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些日子,去了趟纽约。从美西到美东,只是国内航线,比起去什么亚洲、欧洲,手续简便多了。航程短不说,既不必去领事馆填表等签证,还省了签证费。到时买张机票,带些随身行李,揣张驾驶执照,让你美利坚东西南北走透透。嘿,就是这么方便的事,差点让我叫天天不应,叫地地无门。到底出了什么鬼?好,告诉你:  相似文献   

2.
难忘的一天     
梁秉堃 《海内与海外》2010,(5):53-53,52
1978年4月7日,本来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日子,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可是我却不忍心忘记它,北京人艺的人们也不忍心忘记它,也许会记上一辈子。  相似文献   

3.
何平 《东南亚纵横》2010,(12):23-26
随着学术界研究的不断深入,壮泰同源说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但是,这两个群体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分开的?分开以后,他们特别是今天操傣泰语的这些群体又是在什么时候迁徙到他们的后裔今天居住的这些地区的?又是怎样演变成为今天我们所见到的这些民族群体的?对这些问题,目前学术界还没有更多的人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在自己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个问题谈一点简单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1997年6月5日上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同志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见到周恩来的那幅手迹石刻《大江歌罢掉头东》时,问讲解员小刘说:“你知道周总理是什么时候写作这首诗的吗?”“知道,是1919年。”小刘答得很干脆。“那他是什么时候书写的呢?”“我——不知道。”诚实的小刘脸红了。是的,周恩来的这首闻名于世的《大江歌罢掉头东》的诗有什么来历呢?1917年6月,周恩来从南开学校毕业,时值日本政府与清政府签订的由日本政府代培中国留学生十五年…  相似文献   

5.
爱上林楠的时候,是在家乡的小城,那是我心境最愁苦的日子,对她的爱充满了无助与凄凉。由于那时我一事无成一无所有,所以对人生充满了倦怠之情,自从有了林楠,我觉得一切都不重要,只要我还拥有爱,就算失去整个世界又算得了什么?林楠是一个很乖巧的女孩,笑起来很甜.她总能用温柔的倾听抚慰我内心的伤痛,这让我对她深深的爱恋之中溶进了深深的依赖。我们在一起度过了一段深情而又难忘的日子,对世事厌倦的我更是什么也不去想,只要林楠还在我身边,外界的一  相似文献   

6.
声音     
小时候,好像家里有一个带纱罩的老式台灯。只是记忆很模糊了。但在灯下看过什么书,或者做过什么事情,已经全记不住了。毕竟太小了。印象深的是,20岁的时候,妈妈到上海探亲,带回一盏荧光灯,8瓦的,但亮得刺眼,也好看。灯罩是绿色的,轻盈、翘翘,灯座也很小巧。那时,正是文革,日子过得清苦。找从北大荒农村探亲回家,正百无聊赖。  相似文献   

7.
邮市:一把干柴“请问老牛票怎么收?”一位集邮者问。“你得拿来看。”摊主回答。“大概什么价?”“那可不好说,一天三个价,看你什么时候拿来了。”这就是北京月坛公园的邮市,典型的狂炒时的情形。8月15日,香港回归首日封,从香港到南京,规定途经几座城市,但许多都是从香港直寄南京。面值25元,价格太高,普通集邮者不愿买,到了邮票市场,却不得不以十倍或者更高的价格买。到10月1日,该封最高时炒到1000元,价格陡增40倍。一枚邮票的价格经过10年增值40倍。并不鲜见,但一个半月即解决问题却只有在邮市中才能创…  相似文献   

8.
淋雨     
半年雨季,半年干旱。到了六月,南方的雨季终于接近尾声。我是一个喜欢雨的人,到了这个时候,心里不免怅惘一番:要听雨,又得等上半年了。
  你也是一个喜欢雨的人吧?可是,曾想过,自己有多长时间没淋过雨了?
  喜欢淋雨的季节是我们年少时的花季雨季,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拥有无限的心事。我们会悄悄地喜欢上一个人,又不能跟谁明说,就把心事偷偷地写进雨中。我们会寻一个下雨的日子,不撑伞,走入雨中,专找一个没人的小路,嗒嗒嗒地独行。你在听着雨声,雨也在听着你的心声,仿佛,你就这样觅到了知己。  相似文献   

9.
马德 《新青年》2007,(3):37-38
20岁的时候,我以为自己很懂事了,但到30岁的时候,我发现,十多年前的所谓懂事,是那么不经推敲。几年前,我以为自己看清了人世,结果到现在,我竟然还没有完全看清自己。看来,人生啊,实在不是一个成熟的过程,而只是一个苏醒的过程。而苏醒本身,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熟。前些日子,和一家出版社谈出书的事情。大约是我的前几本书,印数都不低,于是我便很觉得自己是根葱。这一次,在印数的标准上,我不依不饶。实际上,  相似文献   

10.
平常的日子     
平常的生活中大多是平常的人,平常的人自然过的是平常的日子,能过平常日子的必有一颗平常心。平常日子是什么?是马路上的自行车川流不息,是菜市场讨价还价的鼎沸人声,是左手豆浆右手油条踩着上班铃声进大门,是高兴的时候信口开河愤怒的时候歇斯底里伤心的时候痛不欲生,是车站商场医院茶楼幼儿园,是锅碗瓢盆琴棋书画描眉打鬓,是雅的俗的善的恶的不雅不俗不善不恶的……总之,平常的日子属于主流生活。  相似文献   

11.
是为摆脱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那悬崖?是为免遭那场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  相似文献   

12.
“雄鸡一叫鸣三省!”还在70年代当兵的时候,只要一乘火车途经“潼关站”,就会听到列车播音员这样介绍。哪三省?陕西、山西、河南。当时听着就好玩儿,不觉心痒:什么时候有空儿走走潼关?后来转业回京;一心扑在学习和工作上,逐渐的就淡忘了。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唐代活得最明白的大臣,为李泌;活得最明白的诗人,为白居易;那么,活得最明白的武将,莫过于这位尉迟敬德了。这其中:李泌,实在了不起,自始至终,明白他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明白他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  相似文献   

14.
波音747宽体飞机在米兰国际机场降落的时候,正是黄昏,面对耀眼的霓虹灯确实感到到了异国他乡。我们走进候机室的时候,忽然听到了亲切的乡音──回头一看是三个其貌不扬的年轻女子。黄皮肤。黑头发和她们的衣着打扮都标示着他们是中国人。我们很快攀谈起来。我说:"想不到这里还有我们的同胞......"她们争先恐后地说:"这里的中国人多着哪!"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都有。"我问:"你们是什么时候到这里来的?"我们都是八十年代来的,也有这几年来的"你们在意大利生活得好吗?"还可以·"一言难尺...·"听大使馆的同志讲,这是新一代的…  相似文献   

15.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种轻柔的怀旧风悄悄的在社会上吹开来,您瞧吧,老同学聚会,老战友聚会,老同事聚会,老插聚会,老转聚会,哇,名堂多了!什么道理呢?有人说是老人念旧,不对啦,这“老”字并不都指的是年龄呵,细究一下儿,有人说啦,现如今世风日下,人情呵,薄如纸呀!嗯,这就难怪啦,人们其实不是怀旧,而是“怀情”呵!也是……可咱电视人能就此为咱北京的老百姓们做点儿什么呢?于是哥儿几个一合计,策划出一个小栏目,定名叫《都市寻人》,搁咱自己的栏目——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的《0北京百姓》中,肯定受老百姓欢迎。不过…  相似文献   

16.
法源寺丁香诗会连年举办十届了,已经成为远近知名的诗坛"品牌",深受诗人和诗歌爱好者的欢迎。记者朋友问道:你不写诗,却每年来参加诗会,这是什么缘分?我说,台湾作家李敖没来过法源寺,却写了一部《法源寺》,这大概就是尊崇中华文化的缘分吧。  相似文献   

17.
这是暑假一天的早上,初升的太阳在这个炎热的夏季早已爬得很高很高。我们一行人走下飞机舷梯,乘车离开济州岛机场前往下榻的酒店。一路上,绿树,红瓦房,各色广告牌不时从眼前闪过。韩国,这一隔海相望的国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记忆中留下了痕迹呢?还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蓝色生死恋》就陪我度过了生活中的许多日子。韩剧,是否在不知不觉中,便成了韩国最重要的符号。  相似文献   

18.
当代俄罗斯文学中存在女性主义文学,这是勿庸置疑的。那么,,当代俄罗斯女性主义文学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历程其主要特征是什么?它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半期开始获得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这是我们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当代俄罗斯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19.
闲情     
我们看电视、报纸、杂志,常看到有记者问名人说:“请问你休闲的时候做些什么?”答案有的时候是:“我休闲时逛街、看电影。”有时候是:“我游泳、打网球。”有时候是:“我在家里暗暗父母妻子。”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当然也有一些是支支吾吾的:“我……看看书呀!看看电视呀!到郊外走走呀!……有时候去旅行到处看看呀!”我看到这样的访问,总觉得那不是“休闲”,而是“忙得不得了”,因为对我来说,休闲是什么都不做,才能算是休闲,即使脑子里面想,也是负担。我平时喜欢散步,那时差不多只是散步,什么都不想,所以走一趟下…  相似文献   

20.
……一…… 每天下班总要穿过长长的地下车库,走到街对面,乘12路公交车回家.有时候加班,便拉着鸢鸢,寸步不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一段路走的胆战心惊,总感觉身后有脚步声若隐若现,回头却什么也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