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小燕  王明华 《前沿》2001,(8):18-23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使高新技术产业化成为新世纪经济日益增长的强大后盾 ,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风险投资机制  相似文献   

2.
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第一支柱。高新技术不仅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而且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力军。知识经济的产生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知识经济的浪潮又进一步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我们应抓住知识经济所提供的发展机遇,努力加快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支柱产业高新技术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新精神,加快建立当代中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在世界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之际,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面对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紧迫局面,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深化进程,就必...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92012]6号)等中央文件要求,大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科技和金融的深层次结合,支持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大力培育和发展服务科技创新的金融组织体系(一)创新从事科技金融服务的金融组织形式。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下简称产业化基地)等科技资源集聚地区通过新设或改造部分分(支)行作为从事中小科技企业金融服务的专业分(支)行或特色分(支)行。  相似文献   

5.
中共湖北省第七次代表大会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核心,要把加速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放在跨世纪发展的首要战略地位,作为实施“科教兴鄂”的突破口来抓。从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实践看,落实省委这一重要战略思路,关键在于尽快启动和建立与此配套的风险投资体系与风险投资机制。  相似文献   

6.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更加重要而紧迫 正当我们迈向21世纪的时候,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300年前,我们曾经错过了由新兴工业技术来改变农业经济的机遇,今天,我们又面临着高新技术产业化形成知识经济的时代变革。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相互融合,知识和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当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给世界经济和政治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机会。“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作为知识创新的重要主体,知识企业的创新正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知识企业的创新指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文化创新等相互联系、彼此作用的环节构成的系统的、动态的过程,通过创新,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与知识创新带来的系统利益是正相关的。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产权化的知识为基础的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将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表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知识产权保护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要想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应营造出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包括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改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方式和手段,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健全国家和地方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促进国家经济包括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差距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巧玲 《前沿》2001,(7):40-43
知识经济是在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的社会基础进入高级阶段的条件下出现的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高科技产业化程度不高 ,发展知识经济的差距还很大。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应是提高工业化水平 ,有步骤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只有这样 ,才能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世界经济正经历着从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的历史性转变,技术能力、创新能力等要素已取代价格竞争力成为国际竞争力的新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高素质人力资源培养等方面的差距将会导致世界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因此,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将是中国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知识经济是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出现的一种崭新的经济形  相似文献   

11.
风险投资——发展知识经济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由于风险投资在科学技术向实际生产力转化中所起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以及它的高风险、高收益、高增长潜力的投资特点,使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地方政府甚至已把风险投资作为振兴当地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举措。  一、高新技术产业化呼唤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是指把资金投向蕴藏着风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的一种投资行为,其目的在于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它是伴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化而得以兴起的。通常,一项成熟的或成功的高新技术成果要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中间…  相似文献   

12.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进程,全面提高本省的科技实力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十五”科技发展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进程,全面提高本省的科技实力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知识经济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如计算机和航天工业;知识密集的产业,如金融和通讯业;以及其它高附加值产品的制造和高技术高知识的服务业。美国知识经济的6个特点据笔者在美国的考察.知识经济有如下几个特占.(1)知识经济多涉及专利、商标、版权、研究与发展、人才培养等一系列问题,其核心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2)知识正日益被转化为信息.通过计算机和通讯网络进行编纂和传输。(3)知识正日益全球化。国界被取消,保密级别在下降,获取知识的代价在缩小.知识被垄断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4)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不断…  相似文献   

15.
两岸创业投资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骏 《两岸关系》2002,(11):41-42
创业投资(Venture Capital)也称风险投资,是指投资主体为获得高额利润,把资金投入到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试制、商品化和产业化的投资活动,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和融资方式灵活等特征。在知识经济时代,创业投资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高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的现实要求,要保持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要实现快速发展,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没有金融的带动,就没有高新技术的持续开发和产业化。要继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进一步创新体制、制度和机制。该文通过分析中国目前科技创新与金融融合存在的问题,从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金融机构科技投资、政策性科技与金融结合等角度,提出有利于科技创新型的金融支持体系和服务平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的“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如何创新,如何深化发展?如何与知识经济和科技信息时代紧密结合?大连市金州区妇联以前瞻性的眼光和理念,积极引导和带领农村妇女加入到以信息网络和高新技术推动农业发展的行列,开展了“网上致富”活动。开展“网上致富”活动,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适应产业化、专业化、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迎接新的农业技术的挑战,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妇女人才,发挥她们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区妇联为抓好此项工作,2000年末在全区12个乡镇进行了摸底调查。通…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革命的爆发使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化表明一种与以往工业经济明显不同的新经济形态已在全球出现,预示着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以智力资源和知识的占有、配置、生产和消费为基本因素的知识经济时代。那么知识经济有哪些基本内涵,它对城市的发展有哪些深刻的影响,笔者就此谈点粗浅看法。一、知识经济的基本内涵1.知识、技术和信息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生产要素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从经济形态上讲大体已经历了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农业经济又称劳力经济,要以土地劳动力资…  相似文献   

19.
收费权质押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银行同业竞争日益加剧。为了调整信贷结构,银行新增贷款大多投向了交通、电力、城建、电信、教育、高新技术等领域。为避免这些领域的贷款因信用缺失可能造成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是构筑在工业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是对工业经济的扬弃。知识经济在中国尚处于萌芽发展阶段。知识经济的萌动呼唤着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并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借知识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中国农业产业化,是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