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学校安全事故的防范第三章学校安全的应急准备和应急保障第四章学校安全的检查、监察和预警第五章学校安全事故的处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1条【立法目的】为了预防和减少学校安全事故,控制、减轻和消除学校安全事故引起的危害,规范学校安全管理活动,保护学生、教职工、学校的合法权益,维护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示范法草案学者建议稿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20世纪70年代美国公布的《公平信用报告法》和德国黑森邦1970年的资料保护法分别拉开了美、欧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序幕,随后有二十多个国家相继完成了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在1980年OECD通过《关于隐私保护和个人资料跨国流通指针》后,欧洲议会、欧盟以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地区组织先后出台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公约、指令和指南,这些国际文件将个人信息保护立法迅速推向了全球。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之要旨,固然在于自然人人格利益的保护,但同时,个人信息作为信息社会的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故此,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另一要旨是规范个人信息的商业利用,尤其是国际贸易中个人信息的跨国流通。本刊推荐的这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建议稿》挣脱了美国分散立法模式的束缚,取法德国模式进行统一立法,较好地为个人信息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统一的行为规范。同时,扬弃了美国的隐私权理论而将权利基础定位在人格权理论之上,为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找到了适合我国法律体制与人格权观念的立足点。在国际贸易方面,做到了既兼顾个人信息的合理流通,又加强了我国对个人信息资源的合法保护。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  相似文献   

5.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草案建议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法是中国当前最为重要的立法任务之一。2004年颁布的《中户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显然不适合当今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然而全新的电子商务法框架体系如何架构,基本制度如何确立与衔接,都成为摆在学界和立法界的难题。建议稿立足于国内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情况,借鉴了美欧日德韩等国家的先进立法经验,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我国电子商务法的立法体系,并条文化为建议稿,以供学术探讨和立法参考。  相似文献   

7.
父母监护责任的合理性包括价值合理性与工具合理性两个方面。其中,价值合理性是其主观性价值——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与父母自由权,与客观性价值——损害填补与预防损害,两者的统一。工具合理性,即合理的归责原则,它为实现父母监护责任的价值合理性而必然采过失责任原则。《草案》与《建议稿》遵循《民法通则》的思路,价值取向强调对损害的填补,其合理性自有疑问;归责原则采严格责任原则更须更正。  相似文献   

8.
周伟 《河北法学》2007,25(6):17-19
反歧视法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北美和欧盟国家出现的一个新的法律部门,并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期为一些国家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的立法所确认.  相似文献   

9.
常纪文 《法学杂志》2015,36(2):11-18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应对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有关部门正在进行立法起草工作。气候变化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问题,因而不能离开公众的科学、全面的参与。公众参与气候变化应对的相关条文设计,首先需要给公众下一个定义,或者界定公众参与的情形,在此基础上可明确公众参与的方式、环节、程序,规定公众参与的保障措施。其中,公众是否有权参与市场交易和提起公益诉讼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建议稿立足于中国的立法实际和《环境保护法》有关公众参与的规定,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公众参与气候变化应对的法律问题,并设计了相关的条文。  相似文献   

10.
父母监护责任的合理性包括价值合理性与工具合理性两个方面。其中 ,价值合理性是其主观性价值──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与父母自由权 ,与客观性价值──损害填补与预防损害 ,两者的统一。工具合理性 ,即合理的归责原则 ,它为实现父母监护责任的价值合理性而必然采过失责任原则。《草案》与《建议稿》遵循《民法通则》的思路 ,价值取向强调对损害的填补 ,其合理性自有疑问 ;归责原则采严格责任原则更须更正。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歧视法学术建议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伟 《河北法学》2007,25(6):11-1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实现实质平等,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法律权利,根据宪法,制订本法. 第二条 歧视妨碍社会的公平正义,违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人平等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司法》2010,(10):18-1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完善人民调解制度,规范人民调解活动,及时解决民间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相似文献   

13.
王晓晔 《法学研究》2008,30(4):68-82
我国反垄断法规定了禁止垄断协议、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控制经营者集中、反对行政垄断等制度。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尚未彻底完成,反垄断法也存在很多不足,反垄断执法初期在立法目的、执法机关、反对行政垄断、处理反垄断执法与行业监管的关系方面会遇到严峻挑战。颁布反垄断法只是反垄断立法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4.
15.
1989年颁布的《行政诉讼法》在行政权力制约、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救济方面发挥了较好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有《行政诉讼法》已经很难有效地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进行救济,亟待修改和完善。本文针对行政诉讼的"五大门"问题,即受案范围狭窄、受理"门槛"过高、司法不独立、纠纷解决能力差、制度存在漏洞等,分别提出立法建议,为有效解决行政纠纷、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意义(一)中国宪法上的土地所有区分原则1982年中国宪法把中国的所有权区分为全民所有权和劳动群众的集体所有权。城市郊外以及农村的土地、法律规定的荒山、荒地等,被规定为集体所有权的对象。原则上的区分是:城市市区的土地是国家所有,农村的土地为集体所有,山地等为国家所有。集体土地被定位为农民的集体所有,它与占中国人口80%的农民休戚相关。本文以中国的集体土地所有权问题为研究对象。这方面的问题有:为什么要区分国家所有与集体所有?二者有何不同?人民公社解体导致集体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集体土地所有权的…  相似文献   

17.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take a look at the main reasonsfor the apparent ineffectiveness of the environmental regulatoryregim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order to assessthe current state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framework,an overview of all major environmental codifications is provided,firstly, by establishing the institution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and, secondly, by reviewing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and policies.This examination will reveal that China'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regime is surprisingly comprehensive, even though statutorydeficiencies exist, and will highlight enforcement tensionsbetween the centre and the periphery—a result of decentralizationand growing local protectionism—as major obstacles to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8.
《行政诉讼法》与抽象行政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行政法学上,抽象行政行为是与具体行政行为相对应的一个学术概念.一般认为,<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2)项 "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的内容是关于抽象行政行为的规定.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对于抽象行政行为的定义是,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对象发布的能反复适用的行政规范性文件.  相似文献   

19.
为了配合国家的立法工作,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运用法律维护权利,本刊从第三期开始开设《新法解读》栏目,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