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第一步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如何突破分户经营、小农经济的樊篱,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市场化?闽北“公司加农户”的实践,为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市场经济探出了一条新路。“公司加农户”是以经济实体(公司或企业)为  相似文献   

2.
政府怎样为农民服务?松桃县政府把着力点放在帮助农民强化市场观念、掌握进入市场的本领、为农民进入市场创造条件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县政府认为,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山区要走向富裕,首先必须走向市场.围绕这一认识,县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引导农民树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遇应的新思想、新观念,帮助他们由生产上有问题习惯找政府向找市场转变,由种田糊口向种田奔小康转变,由“能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向“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转变.在促进这些转  相似文献   

3.
郭金丰  庄小琴 《求实》2007,(3):48-50
分散的农户如何面对市场的变化、抵御市场的风险,这是中国农民面临的一大难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江西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政府引导力度不够等问题,为加快推进江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需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则,更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开展试点示范,典型引导,充分发挥农村现有组织资源的作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4.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形势下,如何引导与自然经济并生、由传统经济塑造的农民尽快地进入市场,适应市场,逐步成为农村市场经济的主体,已是当前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我们要深入扎实地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面对现实,在帮助农民打好基础上下功...  相似文献   

5.
在农业中,面对两亿多农户作为经营主体的现状,如何搞好计划与市场的结合,从而保持农业生产稳定、协调地发展,其难度是非常之大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我国广大农村普遍推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生产经营自主权大为增强.可以说,发端于家庭承包制的一系列农村改革,奠定了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同时也把亿万农民推上了商品经济的大舞台.农村发展商品经济,是任其走市场经济的道路,还是把它引导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道路?从理论上来分析,农业中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既有必要,也有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改革的号角是从农村吹响的。10余年的实践证明了农村改革是成功的。那么,最先荡起改革春潮的中国农村,如何在市场经济的新时期,把改革继续引向深入呢?记者前不久走访了一些有关人士,其中,大石桥市委书记崔德安同志提出沿着“龙型经济”的轨道使农村经济走上集约化经营道路的思路,很有参考价值。 记者:进入市场经济后,农民也面临着如何去适应这种体制的考验,一个市、一个县应该确定一种什么样的思路,才能有效地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呢? 崔德安: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情况,但有一条是共同的,那就是如何结合本地区的实情,积极创造条件,让农民及早地进入市场经济当中。农村经济改革初期,土地  相似文献   

7.
从我们蓝山县看,如何把传统的种养经济发展为适应现代市场的高效农业经济,把分散的小农户与发达的大市场联结好,是我们实施“大郊区”战略、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的主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客观地分析县情,着眼大市场,找准发展路子,引导全县农村经济走向,加快发展速度。(-)白眼大市场建设,找准问回,消化矛盾。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我县农村经济从某种角度上讲已跨入市场经济的门槛,但目前还处在起始阶段,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分散的小生产与社会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市场结构不合…  相似文献   

8.
1、政府领导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职能可以归纳为引导、支 持、保护、调控八个字,就是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引导,帮助农民 顺利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 改善外部政策环境;加强对农业的保护,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 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农村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2、一、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宣传,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的宣传, 引导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 们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坚持把农业放在一切经济工作的 首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基础地位;二、进一步加强深化农村…  相似文献   

9.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新形势下,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成为当前农村宣传工作的重点。对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首先,要教育农民解放思想。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历史性过程中,转变的重点是观念。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进入市场经济的速度。思想越解放,办法就越多,路子就越宽,步伐就越快,效果就越好。目前大部分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农户生产分散,经济结构单一,规模狭小,相当一部分农村基层干部还没有树立起市场经济的观念,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习惯于因循守旧。要想使农村基层干部和广…  相似文献   

10.
正大企业、大集团具有资金实力雄厚、市场定位精准、生产销售方式先进、技术经验共享等优势,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桥梁和纽带。"名企务农",为"三农"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但乡村振兴绝不仅仅是农民的事。乡村如何振兴?振兴农村经济是基础,是龙头。在这方面,贵州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振兴农村经济的产业革命,无疑吸引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大企业、大集  相似文献   

1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无疑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为农村经济的腾飞又提供了一次大好机遇。在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大好形势下,如何引导和帮助农民走向市场?这是摆在我们广大农村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崭新的课题。通过对党的十四大文件的学习,结合农村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来积极引导和帮助农民走向市场。一、进一步引导农民深化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不发达地区的农村,两对矛盾交织在一起,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障碍着农村产业结构工业化、农民生产经营市场化的进程。一是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规模与农民资本积累投入不足的矛盾;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与农民商品经济意识相对薄弱的矛盾。那么在农村经济的三大产业(粮棉油、多种经营、乡镇企业)中,如何选择优势产业,引导农民在市场经济中去获取最大的收益,从而加快不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不容置疑而又十分迫切的问题。工作实践给我们的回答是:多种经营是不发达地区农民参与市场经济的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3.
《新长征》1994,(3)
“公司+农户”──农村经济跨入市场的金桥本刊记者编者按:当前,我省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进程中,应当突出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如何使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接轨。但是,目前农民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惑。一方面,由于农村消息闭塞、信息...  相似文献   

14.
也要引导农民走向更高的道德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已引起重视,但如何引导农民走向更高的道德境界,却未能引起足够的关注。其实,这个问题相当重要,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极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段时间以来,农民的市场观念增强了,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其管理意识、竞  相似文献   

15.
桃源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3%,1995年农业总产值达19.O4亿元,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3.5%,农业和农村经济是桃源经济的支柱。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化是建设农业强县的根本途径。一、产业化是建设农业强县的必由之路。首先,产业化是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有效途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也产生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一是生产分散,规模小,势单力薄,无法抵御市场竞争带来的巨大风险;二是每一农户难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经常出现买难卖难问题;三是农户…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交替时期,新道德不断出现,旧道德不断扬弃,尤其在山区农村,计划经济下的道德模式,正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模式转化。农民的道德规范有哪些?道德素养应达什么深度?如何使农民道德与市场经济接轨?一句话,如何引导农民确立新型的道德观念,创造良好的农村道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商务部门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职能部门,肩负着城乡内外贸市场体系建设与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等重任。如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采取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现代化农村市场流通体系的建设,以及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成为当前和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新阶段,村级体制改革向何处去,其制度设计和组织创新的总体目标是什么!这是深化农村改革中必须研究解决的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村建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种体制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村级经济的发展。但这种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市场经营条件下,也越来越明显地暴露了其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 第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以生产经营为核心的管理制度,是计划经济大背景下的农村微观经济结构的改革。这种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调动农户生产积极性,消除“懒惰”和“干好干坏一样拿工分”的平均主义,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好农村经济中长期存在的产权关系不明晰和农户市场主体地位的问题。实际上在我国已经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情况下,现在农村经济仍十分明显地残留着计划经济的痕迹,从经济基本运行态势看,仍是上级定生产品种、定生产任务,农产管生产管交售,农户没有按价值规律和市场法则独立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正确有效地引导农民进入市场,适应市场,开拓市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各级党政组织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当前,要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引导农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主体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使广大农民彻底冲破小农经济、计划经济的束缚,勇敢地进入市场,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除了靠体制的转轨外,观念的对接同样不可忽视。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20.
涂永珍 《学习论坛》2006,22(5):41-43
当前,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实现2亿多小农户的分散生产经营方式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对接问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小农户联结大市场的"桥梁",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桥梁",是实现农民与政府对话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