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哲  田润辉 《当代韩国》2011,(4):95-106
本文着眼于李明善(1914~1950)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他是20世纪30~40年代韩国学界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李明善作为一名年轻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虽然没有来过中国,也没有与中国文人直接交往的经历,但是他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趋势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并撰写了为数众多的文章。特别是从20世纪30年代后半段开始对鲁迅的大量研究,使李明善在韩国声名大噪。李明善所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就都为韩国文坛了解鲁迅及其文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遗憾的是在“8·15”光复之后,李明善被列为左翼作家,直到20世纪70年代都无人关注,直到80年代才进入人们的视野。为了能够正确理解李明善对中国文学的研究情况,并客观评价他在中韩现代文学交流领域所作出的贡献,本文重点介绍李明善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及翻译介绍情况。  相似文献   

2.
杨磊 《当代韩国》2011,(3):113-122
朴婉绪是韩国著名的小说家,韩国现代文坛的代表性人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她的诸多长、中、短篇小说被翻译成了汉语介绍到了中国。标题和书名是一篇文章或著作的浓缩,能否将其翻译得贴切到位,是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朴婉绪小说题目的翻译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3.
对于韩国和中国来说,20世纪80~90年代是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在韩国,军事政权下台,全国掀起民主化运动;在中国,“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韩国与中国,虽然社会文化环境不同,但除了在世界文学影响圈的文学变化发展有一点时间差之外,二者存在着许多共同点。而且,作家反复苦思文学被利用为政治手段的情况,并为了恢复文学的文学性而作出一些选择,尽管这些带有过分的大众化和商业化弊端,但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莫言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受到韩国文学界的重视,进入21世纪以来,韩国对中国文学的研究热情高涨,翻译了大量的中国当代作品,莫言的中长篇小说几乎全都被翻译过来了。在莫言小说的传播过程中,媒体起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莫言获奖之后,韩国媒体积极报道,使他在韩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快速提升;韩国文学批评界较早关注莫言,21世纪后产生了不少具有深度的研究成果;莫言的小说富有地域特色,在普通读者中的知名度并不高,在研究者和大学生等读者群中却有不小的影响力。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望成为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李箕永 (1895~ 1986 )和金东里 (1913~1995 )在朝鲜动荡的 2 0世纪 2 0~ 30年代崭露头角。李箕永发表长篇名著《故乡》来强调朝鲜知识分子的社会变革义务时 ,金东里却创建“诗人部落” ,高扬“生命文学”的旗帜。“6 2 5”事件以后 ,李箕永在朝鲜任作家联盟中央委员会常委等职务 ,继续发表诸多长篇巨作 ,成为朝鲜文坛的元老和最优秀的作家之一。而金东里在韩国任韩国文人协会副理事长、大韩民国艺术院院长等职务 ,发表了诸多小说、诗、评论 ,在决定韩国文学的走向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已成为代表朝鲜和韩国现代文学的特征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文学生产不仅取决于文学内在的因素,更离不开文学环境和文学制度的支撑和制约。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文学发展迅速、成果颇丰,这与其富有特色的文学生产机制密切相关,尤其是"新春文艺"、文学新人奖、文艺创作专业等文学新人选拔和培养机制,不仅为当代韩国文坛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学活力,还深刻影响着文学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梳理和评析当代韩国文学制度在文学新人的推出和文学推广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韩国和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学交流史。韩国文学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颇深,20世纪初新文学形成以后,韩国文学也开始译介到中国。韩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992年中韩建交以后,译介到中国的韩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数量急剧上升。那么,建交以后究竟有哪些文学作品、在什么时期、怎样译介到了中国呢?从这一问题意识出发,本论文收集整理了1992~2008年初的这段时间,韩国文学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的中译本,并筛选出其中真正能代表韩国文学水准的纯文学(严肃文学)进行分析,以“中韩建交以后中国文坛对韩国纯文学的译介研究”为主题,考察了翻译事实与中国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 黄皙暎文学的现在性 黄皙暎的登坛之作《立石附近》(1962)与 《塔》(1970)以及2003年的《沈青——莲花之 路》,把韩国社会矛盾的时空卓越地描写出来,因此 黄皙哄被称为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基于自身的经 历所勾画的劳动者、城市贫民、打杂工、军人、知 识分子等人物,成为当代现实生活中的模型,他的 作品主要以“现实主义”框架为依托,所以被称为 具有代表性的“20世纪70年代的作家”。 黄皙暎的小说主要关注20世纪60年代以后韩 国社会飞速发展的工业化、近代化、城市化所引起 的现…  相似文献   

9.
蔡万植和讽刺文学朴忠禄正当20世纪20年代无产阶级文学兴起时,蔡万植发表了具有无产阶级倾向性的作品。从30年代初期起,他崭露头角写出了不少讽刺作品,成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讽刺文学作家。他的小说以十分机智幽默和讽刺的笔触,描写了知识分子在失业中的苦闷和不幸...  相似文献   

10.
作家金裕贞(1908~1937)是光复前朝鲜文坛上才华横溢的中坚作家.他通常在解放前的朝鲜文坛上以讽刺的笔调塑造如"缺心眼的人"和"没出息的家伙"等乡土气息极为浓厚的小人物形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说世界.这些小人物忧郁的性格和心理失衡的行为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作者通过他们反映了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饥寒交迫、痛苦挣扎的农民们的悲惨生活.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90年代,韩国曾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小说家。他们的作品轻易就可以售出100万册,给出版商带来了丰厚的收益。繁荣的市场也激励着雄心勃勃的作家们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然而,在过去10年中,这种景气的局面却不复存在,即使是顶级作家的小说,每一部的销售量也很难超过10万册,大大低于100万册的水平。问题出在哪里呢?最显著的原因是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花费很多时间来阅读某些类型的文学作品。文学评论家们指责电子游戏、互联网和其他多媒体玩具占用了人们原来用于阅读严肃的文学作品的宝贵时间。在最近出版的《世界文学》季刊春季号上,…  相似文献   

12.
引言 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阿拉贡称昆德拉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 为什么一个东欧小国移民到法国的作家能在百花齐放文学世界中获得如此青睐与成功?其独特之处莫过于小说作品形式和思想方面创新:一方面,独树一帜作品形式让人拍案叫绝.突破传统,绕过叙事窠臼,另辟蹊径,以冷静和睿智思想为作品打造血肉.以"复调"为主要特色的创作手法,为新颖的"道路小说"创作竖起了旗帜,引起文坛的某种倾向,使其小说带有浓重的前卫色彩;另一方面,昆德拉认为思想是他探索存在和揭露存在的必经之路.将哲学思考与小说结合是他的雄心.他对现实强烈关注与对存在理念不懈追求,展现给现代社会一个思想家的远扩眼光和艺术干预生活的先锋意识,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而又为其深刻而震撼.本文将就昆德拉对小说艺术存在的可能性的挖掘,即作品的形式特色,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和介绍.  相似文献   

13.
"原样派"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活跃在法国文坛上的一个左翼前卫文学团体,其成员都为当下公认的极具影响力的作家和文学理论家。该团体的骨干成员们信仰马克思主义,赞同毛泽东思想,推崇鲁迅,以《原样》杂志为平台,积极译介鲁迅的作品,将他视为"文学革命"的导师。然而,"原样派"对鲁迅的关注,是在特定历史和社会背景下,带有鲜明意识形态特征的解读,旨在为自身的先锋文学实践确立理论依据。对中国文化的借鉴也成为了他们冲破传统文学形式束缚的有力武器。随着时代的变迁,该团体的文学主张已然转变,而法国文学界对鲁迅作品的译介也开始更多地关注作品本身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14.
一 前言 只要谈论20世纪60年代的韩国文学,必然要提到纯粹文学与参与文学的争论(简称纯粹·参与争论),因为在文学史上,但凡评论20世纪60年代韩国的文学批评时,都要重点论述纯粹·参与争论,而且论述20世纪60年代韩国文学特点时,也总是要涉及到“纯粹与参与”。  相似文献   

15.
在中外文化碰撞融合中起步的中国现代文学,由于他者文化的介入,完成了与古典文学的断裂,从而实现了向现代的转化。因此,外来文学的引进是持久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轨迹的不可小觑的力量。谷崎润一郎就是一位曾较早引起学界关注,深刻影响着我国现代文学创造社作家(如郭沫若、郁达夫、田汉等)审美旨趣的日本唯美派大家。本文涉及的另一位作家徐莳是20世纪30年代踏着轻快舞步进入文坛的浪漫新秀,表面看来二人似无联系,因为徐舒既没有创造社作家留学日本的经历,又非谷崎润一郎唯美创作观的追随者。然而这貌似毫不相关的两位作家,却因同类题材的创作成为可以沟通的两极。  相似文献   

16.
日本战后的民族主义文学表现在对侵略战争的认知态度、对日本战败的屈辱感受和右翼民族主义的复兴。日本“战后派”的作品很少反省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责任,相反还存在有意无意弱化甚至掩盖战争“侵略本质”的倾向。以林房雄为代表的右翼作家变本加厉,民族主义思想走向极端化和系统化。随着20世纪60、70年代的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日本当代文坛“集体失忆”,将目光转向个人内心的不安和日常生活,形成“反抗战后”的文学潮流。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石原慎太郎为代表的极右作家,强调民族精神,美化侵略战争,谋求世界霸权。战后日本文学民族主义的根底是日本民族优越论。  相似文献   

17.
在中外文化碰撞融合中起步的中国现代文学,由于他者文化的介入,完成了与古典文学 的断裂,从而实现了向现代的转化。因此,外来文学的引进是持久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轨 迹的不可小觑的力量。谷崎润一郎就是一位曾较早引起学界关注,深刻影响着我国现代文 学创造社作家(如郭沫若、郁达夫、田汉等)审美旨趣的日本唯美派大家。本文涉及的另一位 作家徐訏是20世纪30年代踏着轻快舞步进入文坛的浪漫新秀,表面看来二人似无联系,因 为徐訏既没有创造社作家留学日本的经历,又非谷崎润一郎唯美创作观的追随者。然而这 貌似毫不相关的两位作家,却因同类题材的创作成为可以沟通的两极。  相似文献   

18.
大江健三郎小说语言实验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小说的基本组成因素,是作家个性的体现。大江在文体和叙事上的不懈探索,表现了他对传统小说文体和言说方式所带来的知识危机与意识形态驯化的焦虑。大江的文体和叙事的实验是对文坛上占统治地位的话语权力秩序的挑战。大江对小说语言孜孜不倦的探索,体现了他主张文学多元化、个性化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9.
traR6sume:Enfacedel'absurdeetdelamisersdel'existence(ansensmetaphysique),iespersonnagesnlalruciensscdecidentdcombattreanmoyendel'l'action"--larevolution,mimel'activiteterroriste.Etpourtant,iedcstinabsurdssembleirresistibleetiecombatinutile.Toutcelaneleurapportequeladouleur,m6melamort.Matsauxyeuxdesherosmalruciens,lamortestunautremoyencontrel'absurde,carelletemoigneladignityetiecouragedel'homme.安德烈·马尔罗是西方文坛上与中国革命结下不解之缘的一位传奇式作家。他的中国情结充分体现在他的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20.
路涌 《新民周刊》2012,(7):89-89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还是比较喧哗的,风生水起,流派纷呈,各领风骚三五天。其中"寻根文学"着实也风光过一阵子,其代表作家就是李杭育。但近二十年里,他似乎不怎么写东西了,一会儿迷上音乐,一会儿又迷上了美术,想他在西子湖畔活得还是蛮滋润的。现在,李作家转身一变,以画家身份光临申城,于2月18日至28日,在上海朱屺瞻艺术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