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根据冷战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大趋势下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和内在要求,从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以经济安全为核心,兼顾军事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等多种安全利益,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抛却冷战思维,建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的主张。江主席的国家安全新构想,是邓小平国家安全思想的新发展,是我国国家安全工作的指导方针。一、全球化条件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要求建立共存共赢的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环境(一)可靠的国家安全和…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经历着根本性和结构性的整体变化过程。这一过程大体同我国改革开放逐步走向成功和作为强国崛起的过程同步。换言之,国际环境的变化将在长时期内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统一的过程,也将影响着我国的国际地位。当今的国际环境问题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当今总体国际形势和国际环境分析  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出现了剧烈的变动,雅尔塔两极格局瓦解,不少地区出现了动荡,局部战争和地区性武装冲突频仍…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国际社会应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安全可靠的国际和平环境。”江泽民的新安全突破了传统的安全观,凸显出经济安全在国家总体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具有涵盖领域广的综合安全观的特征,这既符合我国面对现实国际环境,又顺应世界潮流的大安全观;而且将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有机地结合起来,同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为主要内容的冷战思维针锋相对,是和平的、合作的安全观念。江泽民倡导的新安全观为我们在21世纪抓住机遇,维护并创…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国际社会应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安全可靠的国际和平环境."江泽民的新安全突破了传统的安全观,凸显出经济安全在国家总体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具有涵盖领域广的综合安全观的特征,这既符合我国面对现实国际环境,又顺应世界潮流的大安全观;而且将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有机地结合起来,同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为主要内容的冷战思维针锋相对,是和平的、合作的安全观念.江泽民倡导的新安全观为我们在21世纪抓住机遇,维护并创造对我国有利的国际安全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5.
张静 《人民论坛》2012,(20):42-43
在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为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我国国家安全战略基本定位应是以国内安全稳定为前提,持续加强国家实力基石,增强国际影响力;本着和平发展的理念,积极塑造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努力和平发展,成为世界强国。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后,危机已成为国际安全的一种常态,国际危机管理则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关系我国民族复兴、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所以,正确处理国际危机对于确保我国国家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2022年以来,突如其来的俄乌冲突和反复延宕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非传统安全威胁与传统安全挑战叠加,国际安全环境更趋动荡。国际安全研究中,大国举足轻重,小国亦不可或缺。前者是国际安全环境的塑造者和主导者,后者则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大国竞争仍是主流的国际形势下,关键小国的生存与安全模式在国际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重视关键小国一方面助益我们对国际安全研究中的小国因素有深入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对中国在国际安全问题中有效处理与关键小国的关系提供启示,以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与国际安全。  相似文献   

8.
正确分析当前的国际形势及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对于我们制定正确的对外政策,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找准奋发图强的着力点,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 当前的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做出清醒的判断。 (一)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是和平与发展仍然受到多种因素的挑战。 和平与发展是相对于战争与革命而言的。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史无前例的世界大战,经历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长期对峙和厮杀,战争与革命的主旋律曾经高亢激越。7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逐渐缓和。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  相似文献   

9.
机遇与挑战共存,并同时扩大,将是未来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我国国家安全形势的基本特点。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流,大战尤其是世界大战的危险仍然较低,将是我国国家安全最大的机遇:我国国家安全将面临六个方面的挑战。 世纪伊始,我 国国家安全形势 在战略机遇扩大 的同时,也将不断 面临新的战略挑 战。机遇与挑战共 存,并同时扩大, 将是未来相当长 一个历史时期我 国国家安全形势 的基本特点。 进入新世纪,国际安全环境基本趋好,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流,大国发生直接军事对抗甚至引发新一轮世界大战的危险依然较低,将是我国国家…  相似文献   

10.
环境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新领域。严重恶化的环境问题引起国际局势紧张、引发国际冲突,甚至导致局部战争,危及有关国家、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是对国际关系的毒化和对主权的挑战。面对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挑战,惟有展开广泛的国际合作,才能实现全球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营造一个稳定的周边及国际安全环境要求我国行动更加积极:以国家利益为重参与国际事务、处理国家间关系,依据本身的现实利益和利益需要来确定对外政策;以经济发展为核心,创造商利的国际环境;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立合理、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全方位参与国际体系。 跨入新世 纪,我国现代化 建设将进入关键 时期,如何营造 一个有利的周边 及国际安全环 境,依然是我国 面临的重大任 务。 以国家利益为重参与国际事务、处理国家间关系,依据本身的现实利益和利益需要来确定对外政策。安全、发展、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12.
周琦  乔建平 《求索》2007,(10):73-75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基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宗旨而采取的一种国际行动,目前已发展成为联合国最为重要的国际干预手段。新自由制度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影响最为深远的国际关系主流研究范式之一。如何从新自由制度主义的视角看待联合国维和行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全新任务。用新自由制度主义的视角研究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希望能坚定人们对于通过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信心,大力推动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跨国有组织犯罪破坏各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侵犯国家利益和公民利益,并对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已成为各国关注的全球性问题。跨国有组织犯罪具有跨国性的特点,要有效打击这种犯罪,国际合作是基石和应最优先考虑的途径。《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是各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的一种有力工具和在该领域进行国际合作的法律框架。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新安全观强调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政治基础 ,以经济安全为核心内容 ,协调兼顾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多种安全利益 ,运用综合手段创造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上海五国”机制作为一种新型地区安全合作模式 ,为国际社会探索新型国家关系和区域安全合作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进入新世纪以来 ,这一合作机制推动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 ,为当今世界树立了安全合作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5.
双周关注     
《时代潮》2005,(8)
【时政】温家宝出访南亚四国温家宝总理于4月5日至12日对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和印度进行正式访问,其间出席了在伊斯兰堡举行的亚洲合作对话第四次外长会开幕式,并在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温家宝说,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中国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共同发展。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首先是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亚洲地区互利合作发展势头良好,相互利益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南亚是亚洲乃至世界的一个重要地区,人口众多,地域辽阔,资…  相似文献   

16.
钟旭 《创造》2002,(11):52-53
旅游,是当今人们生活的新时尚,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及地区的重视,它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行业或产业的概念,现代的旅游业是集现代国际关系,现代经济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在新世纪,我国加入WTO后,中国的旅游业的发展又遇到新机遇和挑战,旅游业将在今后的发展中处于一种不同的环境之下即:1)在全球化的环境中,随着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得到众多国家的认可,我国在国际社会上地位的提高,和平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旅游业的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2)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国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录前言一、国际安全形势二、国防政策三、国防建设国防体制军事法制建设国防费裁减军队员额参加和支援国家建设驻军香港四、国际安全合作对外军事交往建立信任措施地区安全合作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五、军控与裁军核武器问题  相似文献   

18.
贺鉴  欧阳翠兰 《求索》2007,(11):80-82
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核心机制。从新现实主义的角度来解读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无政府状态理论和国际合作理论是新现实主义的核心部分。新现实主义认为,在无政府状态下,国际关系的主要形式是冲突和竞争,但是,当国家具有共同利益时,它们是可以进行合作的。因此,可以以新现实主义为指导完善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国家顽固坚持用冷战思维构筑国际安全秩序.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出发,在批判冷战思维的基础上,积极倡导"新安全观",推动建立以"互利、互信、平等、合作"为核心内容的国际安全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东北亚安全困局具有安全问题集中、态势复杂严峻,力量中心多元、相互掣肘僵持,利益相互交织、"投鼠忌器"彰显,问题多涉核心、解决难度巨大等主要特征。其成因主要在于,历史遗留问题在新的国际战略环境下重新发酵;有效国际安全机制和战略互信的缺失加剧了安全困局;地区国家的安全认知和具体实施冲击了固有安全态势;美国"再平衡"战略的实施导致安全困局复杂化。但东北亚安全困局并非没有"解药",破解这个困局的路径至少有三条:一是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战略环境,切实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作为发展的总前提;二是抛弃冷战思维和丛林法则,以国际关系民主化为引领,构建和谐的国家关系,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三是构建合理有效的地区安全机制,切实推进战略互信,防止误读误判,运用机制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