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20年2月,陈独秀由北京到达上海,上海学生联合会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大会。在欢迎的学生中,有一个叫金家凤的青年,对陈独秀极为仰慕。金家凤从小就比较激进。1916年从角直小学(今为叶圣陶小学)毕业后,被父亲送到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学习。1919年4月,他和同学侯绍裘、王振球、沈昌等人因制造炸弹谋炸淞沪护军使何丰林而被捕。这是他第一次入狱,时年16岁。  相似文献   

2.
金家凤是中共最早一批党员中最年轻的一员,也是中共早期党员中被关注和研究最少的一员。其复杂的人生轨迹以及离奇的人生结局方式足以成为中共历史上的一大悬案。近年来随着金家凤档案的零星面世,金家凤亲属回忆录的公开发表,金家凤历史座谈会的连续举行,金家凤传奇的一生渐渐走入党史工作者研究的视阈,并在社会上产生不小的反响。深入梳理金家凤研究的概况,反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研究的思路和评价的标准,对于揭开金家凤的历史悬案,重建金家凤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多重历史面相,无疑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汤雄 《世纪桥》2012,(2):18-22
她是中共一大前最年轻的党员金家凤之妻,早在1921年就参加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与北大共产主义小组活动:她曾在李大钊的领导下,以北路总指挥的身份,率领十万长辛店、开滦的工人武装起义;她曾与缪伯英等一起组织领导北大女学生会,组织“女校大同盟”;她曾第一个把《国际歌》翻译传唱到我国……新中国成立后,她历任苏州大公园、怡园管理处负责人等职,当选为苏州市第一届妇联委员、第一届教育工会委员;1951年,毛泽东来苏州视察时,还特意插话说“我在北大时认识了你们苏州的‘毛妹妹’”……  相似文献   

4.
汤雄 《世纪桥》2012,(20):52-56
金家凤是“中共”一大前57个党员中年龄最小者,时年才18岁。他也是当时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即后来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八个发起人之一。  相似文献   

5.
陈建 《广东党史》2013,(5):41-48
还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堂祖父金家凤就在我的心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祖父金家骏曾多次对我循循善诱:"你的家凤阿爹、就是我的亲阿哥金家凤,他可是个有本事的人。不过,你以后长大了可不要像他那样去参与政治,只要像他那样学好文化知识,练好毛笔字,有吃饭的本事就好了。""家凤阿爹是个非常有文化的人,年轻时经常读书写信要直到深更半夜,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后,就又坐在那里练毛笔字了。""伊虽说与我们是同时代的同龄人,但在那个年代里,他算是一个思想激进、观念新潮的年轻人了。有一  相似文献   

6.
<正>生前垢面犹存,衔冤负屈为党;死后典型尚在,高风亮节照人。中共创建初期最年轻的党员,上海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发起人之一,团一大代表金家凤(1903-1979),曾为建党、建团作出过重要贡献。1927年后与党失去联系,但仍追随革命,为党尽力。1939年与党的情报系统建立了关系,为党长期在隐蔽战线从事情报工作。1953年8月,他从香港主动申请  相似文献   

7.
<正>"湘同学比较自我,在活动中有时不守纪律,不尊重社工,与组员不合群。""乐同学有了较大改变,能较好地与小伙伴沟通,逐渐融入整个小组,并且主动分享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成同学是新加入的,活动中显得内向和孤僻,时常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儿,像个旁观者。"……这是苏州众合社会工作事务所的社工陆一铭所做的记  相似文献   

8.
当过知识青年的人,很少有不知道金训华这个名字的. 金训华,1949年3月27日出生,1968年毕业于上海市杨浦区吴淞二中高中部.1969年5月29日,金训华响应党中央"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与妹妹金士英以及23名同学一道,背起行囊、告别家乡,从黄浦江边、苏州河畔来到了逊克县逊河公社双河大队插队落户.  相似文献   

9.
菡子领独走上进步路1935年,我在南通女子师范初中就读,即将毕业。那时爆发了一二·九运动,我积极参加大游行、绝食、罢课等活动,校方就拒绝我升级。我有意识寻找共产党,就离开南通先到江阴,没有找到;又到无锡,考入了竞志女中高一,那是1936年12月。在同级同学中有个罗涵之,就是后来著名的女作家菡子,她原是苏州女师的,因参加进  相似文献   

10.
孟醒 《党史博览》2013,(2):25-26
杨公素原为杨度与徐粲楞所育之子,他前面有两个姐姐:大姐杨云慧、二姐杨云碧。1932年已在苏州东吴大学读书的杨公素,因与母亲就生活费一事发生争执,负气离家出走后不知所终。1941年,杨公素的东吴大学同学好友佘贻泽,为了掩护自己从事革命活动的真实身份,就用了杨公素这个名字,并以此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其后,杨公素之名便一直沿用下来。  相似文献   

11.
吴晨潮 《世纪风采》2012,(12):22-26
甪直,一座蕴藏着江南灵秀的水乡古镇,吴王阖闾曾在这里建有离宫,唐代诗人陆龟蒙、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曾在这里隐居。宋至清康熙年间,这里有进十、贡生120多人。在岁月留痕的小镇深巷,有一座距今1500多年的保圣寺,寺中“国家文物保护”纪念碑上刻有一个名字:金家凤。在这个人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背后,还有一段被尘封在记忆深处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2.
<正>夏东民,男,汉族,1956年10月生。江苏苏州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党委书记。1978年2月至1982年12月于苏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习;1983年于苏州医学院工作,当年任校团委  相似文献   

13.
第三只眼看苏州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州依赖外来资本,在短短的几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苏州的超常规发展并没有赢得一片叫好声,相反引起了许多质疑声,苏州模式是否可复制?苏州模式可否推广?这是一个必须引起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第一个青年团组织是1920年8月22日在上海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诞生的。发起人有8个:俞秀松、李汉俊、陈望道、施存统、沈玄庐、袁振英、金家凤、叶天底,前6位都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会议把青年团的名称定为“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亦即S·Y青年团(英文“社会主义”“青年团”两词的第一个字母)。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书记陈独秀也参加了会议,指派这8个人中最年轻的21岁的俞秀松为“负责人”,参加会议的苏共远东局代表维经斯基提议称为“书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次年,1922年5月在广州召开了全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  相似文献   

15.
1953年5月,我担任苏州地委副书记兼苏州专员公署专员,不久又接任地委第一书记。当时的苏州地区很大,除了现在苏州市所管辖的6个县(市),还包括江阴、宜兴、无锡、武进。1958年2月,松江和苏州两地委合并为苏州地委,原松江地委所属川沙、青浦、松江、奉贤、金山、南汇6县归苏州地委领导,11月又划归上海市委领导。  相似文献   

16.
2005年4月22日至29日赴苏州学习考察,亲身感受了苏州及长三角地区先进的发展理念,浓厚的发展氛围,看到了辽源同苏州的差距,获得了可贵的启示。经验苏州是我们学习的一面旗帜,苏州改革开放发展的伟大实践,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可以学习借鉴的宝贵经验。第一,抢抓机遇意识强。善于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利用机遇,是苏州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秘诀。改革开放以来,苏州  相似文献   

17.
封面简介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99年8月,其前身为1958年创办的“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是我国成立的第一所艺术高等职业院校。  相似文献   

18.
《世纪风采》2010,(12):F0002-F0002
苏州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不断将这座古城推向时代潮头。为顺应苏州整体发展,苏州市人民检察院制定了《2009-2012年苏州检察工作科学发展规化》。从检察业务建设、队伍素质建设、基层院建设、管理机制建设、检务保障建设和检察形象建设六大目标出发.确立了39项改革发展措施,指引苏州检察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杏梅 《世纪桥》2012,(11):30-31
1923秋,晏阳初等人到苏州宣传平民教育,发起平民教育运动,成立苏州平民教育筹备会后改为平民教育促进会。1924年,苏州平民教育促进会创办第一届平民学校,招收十二岁以上不识字的平民教其识字和常识。之后,各社会团体和个人雀苏州城区相继开办平民学校,还出版平民期刊。苏州平民教育运动为不识字的平民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使更多的平民关注了教育,有利于打破“贵族教育”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平民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正苏州的苏剧,年轻的苏州人,也许都从未听说过。但作为苏州的地方剧种,也是江南滩簧的"鼻祖",苏剧一直有"白话版"昆剧之称,更被认为是最雅致的地方戏。只是,经历了十年的舞台绝迹,团散人走,苏剧艺术和众多地方剧种一样濒临灭亡。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