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4 毫秒
1.
张宪涛 《江西律师》2002,(4):22-24,33
我国于2001年12月将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加入WTO后不仅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将有一个巨大而显著的变化以便与WTO规则相衔接,法律和司法实践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WTO要求各个成员的国内立法要与相应规则和成员国自己的承诺相一致,中国已承诺接受WTO的全部规则,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对我国外资立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加入 WTO对我国外资立法的影响从 1 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颁布了我国第一部调整外资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以来 ,我国的外资法规从无到有 ,从不全面到完善 ,现在已经形成了调整外商投资的相当完整的法律体系。近年来我国的外资法律环境逐步完善 ,为我国进一步吸引外资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和 WTO的相关规则对照 ,我们会发现 ,我国的外资立法中存在一些与之不符的规定。我国正在对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进行审查和清理 :对与 WTO规则及我国对外承诺不一致的要通过修改使其一致 ;对违反 WTO规则及我…  相似文献   

3.
阎建明 《中国司法》2002,(10):50-51
我国已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入世承诺中,我国政府明确表示:“中国将保证其有关或影响贸易的法律法规符合《WTO协定》及其承诺,以便全面履行其国际义务(《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第67段)”。作为承担法律服务的公证行业,入世后必然要介入到国际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贸易争端等领域。公证介入到这些领域后,公证行为必须符合WTO规则的要求。鉴于我国目前适用的公证法律规范与WTO规则要求不相适应的状况,加快公证立法就成为履行我国入世承诺的一项迫切需要。一、对我国现行公证法规的评析20世…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入世承诺中,我国政府明确表示:“中国将保证其有关或影响贸易的法律法规符合《WTO协定》及其承诺,以便全面履行其国际义务(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第67段)”。这意味着,作为承担国家法律服务的公证行业,必然将更多地介入到国际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贸易争端等领域。然而,我国目前适用的公证法律规范与WTO规则要求尚不相适应,因此,加快公证立法是履行我国入世承诺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5.
WTO协议在成员国国内的适用 ,本质上就是国际条约在国内的适用问题。本文结合条约国内适用的一般理论 ,认为直接适用在我国并不是一项普遍的法律制度 ,相反 ,结合我国国情间接转化适用条约这种方式似乎越来越受到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视。最后 ,在分析了WTO协议特性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我国不能直接在国内适用WTO协议 ,而是应该坚持我国宪法确定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 ,认真研究、准确把握WTO规则和我国对外承诺的相关内容 ,通过立法程序 ,把WTO协议转化为国内法 ,从而在使其在国内得到适用。  相似文献   

6.
对于商务部驳回反倾销调查申请的行政决定行为,申请人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我国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规定。按照WTO有关规则及我国的入世承诺,考察我国行政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精神,以及国外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商务部驳回反倾销调查申请的行政决定行为应当具有可诉性,应列入行政诉讼的受理范围。  相似文献   

7.
WTO与中国金融法制的完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WTO规则和中美双边协议关于金融业开放的基本要求 ,对中国的金融法制是一个严峻挑战 ,现行的金融分业经营与分业管理制度、中资金融机构过严的业务范围管制政策以及外资金融机构管理制度都需要调整。按照WTO规则和我国的承诺 ,逐步完善我国金融法制的核心内容是通过清理、修改、制定、完善我国金融业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 ,建立健全我国金融法律体系 ,同时要充分利用WTO规则的保障措施 ,保护我国金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入世对我国保险业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按照世贸组织的有关文件及协议,我国入世后保险业将逐步全方位的开放,而目前我国的保险法律法规相对于这种开放的要求而言,还存在相当的差距,如何缩短这种差距是我国保险立法必须关注的视点,本文就此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加入WTO对中国保险业的开放和保险立法的基本要求 (一)WTO规则对成员国保险服务业的开放和立法的原则性要求按WTO对服务业的分类,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WTO以后,法律制度上面临最大挑战之一将是司法审查制度。我国行政诉讼法与WTO中司法审查制度有许多一致的地方,同时也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我国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必须按照自己的承诺接受WTO的一系列规则,适应WTO的规则。《中国入世议定书》第2条(D)段对司法审查作出了下列承诺:1.我国承诺的司法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对中国司法工作的影响及思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包括部门规章与 WTO规则不尽一致。中国加入 WTO还需对外贸、外资、知识产权等相关制进行修改、完善和调整。在司法活动中,对于 WTO规则的适用宜采取“转化适用”的方法,应清理、完善司法解释,建立和完善司法审查制度,公开有关法律、法规、司法决定和判决,保持立法、法律法规适用的统一性,还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政法队伍。  相似文献   

11.
张虎 《政法论丛》2020,(2):91-101
单边经济制裁具有单方性、目标性、强制性、多样性的特点。WTO对单边经济制裁的实施采取了限制的态度,但依然无法阻止一些成员依据其法律制度对他国或地区实施单边经济制裁。近年来,美国依据其国内法,对中国启动调查并实施了相应的单边经济制裁举措,这些措施违反了WTO规则,背离了联合国大会决议的精神和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中国政府采取的适当反制措施契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符合WTO规则,是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制美国单边主义的合法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为遏制我国进一步发展,美国和欧盟相继在WTO起诉我国存在“强制技术转让”。在澄清国内法律与WTO规则相符性的同时,我国已意识到完善技术转让法律制度的内生需要与此次美欧起诉具有相关性:我国并未出台专门的技术转让法,有关措施散见于诸多法律条文而妨碍了制度的整体效用。此外,我国未全面利用WTO例外规定对发展中国家的保护,致使本国劣势企业负担过高义务。为创设公平的技术转让法治环境并避免发达国家滥用技术保护,我国需整合有关法律规范,修正过时规定,依据技术转让所涉的贸易和投资不同属性区别立法,并积极通过国际规则寻求优惠待遇。  相似文献   

13.
金美蓉 《法学家》2020,(2):160-174,196
中国企业在美国的一系列反垄断诉讼发生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与美国在经贸关系中博弈摩擦不断升级的背景之下,其中涉及了美国反托拉斯法的域外适用、国际礼让原则、外国法查明、外国政府对本国法律解释的效力等一系列焦点问题。在相关案件的判决中,美国法院就上述问题的观点和论述存在诸多漏洞和偏颇之处,包括限缩适用"国际礼让原则"中"真实冲突"的条件、外国法查明中客观性的缺失等。而未来随着中国企业日益成为美国反托拉斯重点关注对象,中国企业会面临更多挑战,需从美国国内法、国际法、中国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以及企业自身行为的合规性等方面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4.
论WTO法下的中国法制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入世后在WTO法的约束下,较快地完成了将WTO法转化为大量国内法的艰巨任务。中国入世所引起的国内法制的直接变化和法治观念的间接变化,不亚于30多年前中国法制的重建。WTO法所包括的协定尚无具有国际法效力的中文本,对于国内实施带来诸多困难,但是,中国依然通过对应式、归纳式和分散式三种国内立法转化WTO法而履行了实施义务,并由此促进了中国法制透明度的增强与法治观念的变化。诚然,就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而言,为了进一步适应WTO法,中国《宪法》的缔约规定亟待修改,WTO法在国内的司法解释应予进一步规范,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的关系应予理顺。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融法律体系如何适应WTO规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钱弘道 《现代法学》2000,22(6):131-135
中国金融法律体系与WTO规则存在着诸多脱节 ,中国金融立法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建立和完善现代金融法律体系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金融业在融入国际金融主流中能否经得起考验 ,关键要看中国金融法治化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16.
WTO的农业规则短期内难以改变。全球金融危机给国际农产品贸易带来了较大影响。我国应建立既符合WTO农业协议又能灵活保护国内农业的关税体系,在拆除与WTO农业协议相悖的非关税措施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非关税保护体系;有必要参照WTO农业协议并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立法,进一步完善《农业法》并适当地制定配套法律法规;应活用"黄色"政策和"蓝箱"政策,并用足"微量允许标准"和"特殊和差别待遇",充分运用"绿箱"政策;应注重运用既能保护我国农业,又不受WTO农业协议限制的其他出口支持措施,并从立法与执法上加强对动植物卫生与检疫措施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国际造法新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笋 《法学研究》2006,(3):143-160
在 TRIPs 协议产生后十余年的时间里,知识产权国际造法活动明显加快。在WTO 体制之外,不少国际组织、机构和论坛围绕着如何处理保护知识产权与维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开发植物基因资源、促进公共健康、维护人权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对 TRIPs 协议所确立的一系列高标准的知识产权规则提出了批判,探讨和制订了一系列软法性质的、倡导人权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产权新规则。这些活动打破了 WTO 和 WIPO 在国际法层面上对知识产权立法权的垄断,反映了国际社会对知识产权私权利之外的人权、公共健康等社会权益的日益重视,势必对未来知识产权国际立法和国内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加入WTO"满九晋十"之际,针对目前国内外学界流行的某些看法,提出若干商榷意见和建言,是很有必要的。中国人亟宜认真总结加入WTO九年以来的实践经验,对WTO的体制及其立法、法治、执法现状,进行一分为二的科学剖析和判断,提高认识,用以指导今后的新实践。中国和国际弱势群体既要在WTO现存体制中"守法"和"适法",在实践中精通其运行规则,使其为我所用,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又要在实践中明辨是非臧否,深入探究WTO现行体制中对国际弱势群体明显不利和显失公平的各种条款和"游戏规则",认真思考其变革方向,并通过"南南联合",凝聚力量,推动"变法图强",促使WTO法制和法治与时俱进,造福全球。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在WTO的环境中,已经成为一种歧视性待遇,成为反倾销中制裁的权利。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市场地位问题”判断标准已经超出了经济意义的范畴,具有发达国家的内国政策性的倾向,和发达国家的内国利益相联系。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可能再次成为在世界贸易组织环境下遭受反倾销的原因,引起众多西方发达国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的恶性循环和中国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合法”化的国际环境,在以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受到“保障措施”的限制。因此,在WTO环境下充分运用WTO成员国的权利,积极促进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国际上的承认。  相似文献   

20.
利益集团参与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益集团参与立法,推动了立法图景的变化。在法案的起草和修订过程中,利益集团已经成为一种稳定的重要的参与形式。利益集团通过多种渠道参与立法,其参与带有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特征,与西方社会利益集团有很大区别。从当前阶段看来,利益集团参与立法大体上有助于推进立法的民主化和法治秩序的形成,但是也应看到所引发的复杂后果,其往往蕴涵着积极与消极的因素。对于利益集团参与立法的发展趋势来说,恰当的制度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