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认为当前的国际环境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和平、发展、合作依然是时代的主潮流。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是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2004年,国际形势继续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热点问题突出,单边与多边、单极与多极之争贯穿整个国际关系领域,造成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依然存在,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世界还很不安宁。但国际形势基本走向并未发生根本性转变,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总体和平、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形势的基本态势。中国外交也要有新思路,不断开创新局面。面对新的世界形势, 2004 年 2 月 2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立群 《外交评论》2004,24(4):30-34
2004年国际关系表现出4个基本特征:一是美国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的困难突显出美国力量的局限性。二是国际系统结构虽仍然表现为单极特征,但系统的合法性严重不足。伊拉克战争使美国在威望体系中的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损害;欧洲仍然质疑美国单极世界秩序的合法性;布什主义导致“越打越恐”,不能为国际社会提供稳定与安全。三是全球化带来的相互依存不断加速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欧盟宪法条约签署和东亚地区合作是今年的两大亮点。四是大国关系继续良性互动,合作与竞争因素同时存在,但合作始终占居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未来10年,将是全球经济重大的转型时期,世界格局曲折的过渡阶段,也是国际关系、国际秩序和各种发展模式深入调整的年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加剧将使国际力量对比有新的消长,但西强东弱、北富南贫、一超多强的总体态势不会根本改变,单极与多极的较量、称霸与反霸的斗争是国际关系中的突出矛盾.美国将抓住“战略机遇期”谋求21世纪的霸主地位,其全球战略态势关乎未来国际形势的全局.总地看,世界和平大局可以维护,但不确定、不安全因素也在增多.我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需认真应对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把世界带入一场深重的全面经济危机之中,2009年之后全球经济放缓,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尽管国际安全格局与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没有发生转折性变化,但是从国际安全结构的视角来看,维持现有国际安全格局的因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深刻影响着目前国际安全态势。国际安全结构是指不同地区层次的各个国际关系行为体在国际安全领域内形成的生存与发展状态,是一个融合了地区结构、内容结构与主体结构的三维复合体。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安全结构发生新的变化,表现在:国际安全地区结构多元,多种力量角逐世界格局;国际安全内容结构多样,传统安全势头加剧发展;非传统安全日益复杂,更加依赖国内政治保障;金融安全问题形成溢出效应,经济政治领域不稳定局面加剧;国际安全主体结构多层,行为体之间相互制约性增强。国际安全结构的这些变化表明,国家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为体、地区性安全与全球性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等问题结合得日益紧密。严峻的国际安全格局发展态势需要中国准确定位国家安全战略,有效地处理与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安全关系,为国家和人民创造安全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培育应对安全威胁的国家结构性安全能力,更好地处理国际安全事务;广泛参与国际安全战略合作,尊重国际公约与国际规则,坚持国家利益,保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总体上是和平的,但局部冲突和地区战争时起时伏,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严重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和谐.国际社会动荡不宁的根源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资源争夺.构建和谐世界必须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法治化,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新安全观,进行标本兼治的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7.
至今美国仍然主导着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美国在此地区的外交政策严重影响着东北亚地区安全的未来走势。笔者首先剖析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霸权稳定论及其缺失 ,然后结合美国的发展态势与东北亚的实际情况来论述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最后探析美国霸权对东北亚地区安全的影响 ,进而对本地区安全的保障提出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有核国家为实现其政治目标利用核威慑推行以核武器为载体的核战略,服务于一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在国家的对外战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世界头号核大国,美国的核战略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支柱,其发展趋势不仅与美国自身的安全密切相关,更关乎整个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从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角度看,当前美国核战略的调整与发展对国际安全的影响主要是消极的,同时也不乏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初的国际秩序发生了深刻变化,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尤其是核问题的发展使全球核秩序面临巨大挑战。不仅导致东北亚地区安全环境动荡,也使世界许多国家安全面临新的挑战。中国作为朝鲜的邻国,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不仅关系到中国的安危,还关系到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地缘安全问题研究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实现,对东北亚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稳定发展,对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际体系的稳定关键在于其结构层面。一个体系是否稳定,与体系中主要行为体的数量、主要行为体间力量对比关系、国际体系的调节机制等因素具有密切的联系。体系的变革既有体系内主要行为体力量发展不平衡、力量组合关系发生变动、主要行为体的对外战略发生重大调整等内在动因,也有全球化趋势发展等外在因素的催化作用。中国的和平发展并没有产生变革国际体系的要件,中国的和平发展并不会导致国际体系的剧烈动荡,而是将推动整个国际体系和平、渐进、稳定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