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转化"一得     
以下是坏事、好事或优点、缺点相互转化的事例,它可以使我们受到启发,改变观念,争取事物向我们的愿望发展:坏事转化为好事,好事不转化或推迟转化为坏事.  相似文献   

2.
破窗谬论     
这是一个俏皮的经济学名词。原意是流氓骚乱砸破门窗,虽然造成一定的损失,但由此而带来玻璃制造商、建筑商受益,以及引发新的建设链条从而拉动经济增长。“破窗谬论”用中国话来说,就是坏事可以变成好事。但实际上许多时候,坏事是不能变成好事的。人们之  相似文献   

3.
在初二一节政治课上,对“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个问题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产生了三种意见:一是对所有的人来讲挫折都是好事,理由是它可以磨砺人的意志。二是对部分人来讲挫折是好事,理由是意志坚强的人可以变坏事为好事,把挫折当作对自己的考验和锻炼,视失败为成功之母,取得更  相似文献   

4.
“非典”危机与民间资源的动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国外,遇到紧急灾害时,民间组织往往非常活跃,并表现出及时、高效、灵活、创新的优势。而今天,在这场关系到中华民族安危的“非典”战役中,中国民间组织的参与并不尽如人意。“9·11”事件以后,美国政府成功地将危机转化为契机,将坏事变为好事,一方面政府通过民间组织募集资金、开展救助;另一方面通过发动社区志愿者预防恐怖袭击。而我们又该如何把坏事变好事呢?  相似文献   

5.
正确处理再就业中的若干关系董经纬再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因此,十五大和九届一次人大对此给予高度重视。辩证地看,失业是坏事,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好事,即通过再就业,使劳动力资源按照市场要求得到合理配置。再就业,贵在合理配置,难也难在合理配...  相似文献   

6.
名人新论     
厉以宁:国企改革可用“接管”方式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应沿组建股份制的企业集团道路发展,让一些有竞争能力的、经济效益好的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股份。当它们的股份占到一定的比重,从而作为有影响的大股东而控制了那些企业时,就可以按照自己的经营方针来经营管理或进行企业改组。 厉以宁认为,由于股权以及与股权联系在一起的资本利益在这里起着作用,所以一旦企业之间相互参股,企业之间的竞争必然激化。但激化的市场竞争对于股份企业来说,不是坏事,而是好事。它促使每一个股份企业必须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在产品替代性强、消费品价格弹性大、产品更新期间利润  相似文献   

7.
云溪子 《小康》2009,(6):84-85
丢掉幻想,加倍努力。既然好事"无"了,无外援至,无益可得,无有利条件,那么一切只能靠自己加倍努力。"好事宁可信其无,坏事宁可信其有",这是吾待事的信条之一。好事与坏事,是相对的,是因对象、时间、地点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吾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2001-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以及出口竞争优势的变化情况,并运用贸易竞争指数、Michaely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考察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动态发展趋势.分析表明,在此期间不同类型商品的竞争力有较大的差异,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竞争力较弱,但产业内贸易程度较高;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力,产业内贸易水平一般;资本密集型产品处于竞争劣势的地位,产业内贸易非常发达;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品竞争力有一定的提升,但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不明显,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9.
从嫉妒到怨恨——论中国社会情绪氛围的一个侧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个社会不仅具有特定的客观结构和发展水平,也有独特的精神风气和心态,会有自己的情感律动.中国社会的转型,可以视为一个政治激情转化为利益追求的过程,但是利益并未彻底驯服破坏性的激情.从改革初期的嫉妒成风到目前重重郁积的怨恨,我们的社会经历了一系列情感基调的演变.嫉妒作为竞争的动力,曾经发挥了特有的历史作用.但随着利益格局相对固定化、社会差异显明化和向上流动机会受到钳制,加之社会性伤害的存在,怨恨成为一种主导性的情绪氛围.社会结构性产物--怨恨的一个不良后果--怨恨批评随之盛行.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学生违纪现象,对此,善于借题发挥,则可比害为利。有一次我在讲课中,发现一位同学正在全神贯注地看《世界知识》杂志,当时我正在讲解“矛盾双方的统~”。于是我便走近那位同学,面对大家说:“有的同学喜爱看《世界知识》杂志,了解时事,关心国事、天下事,本是一件好事,可是利用L课时间来看,则成了坏亨。好事变成了坏事,表明好与坏这对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正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统一。当然,矛盾双方的转比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因此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一切要以时间、地与和条件为转移。体育锻炼是…  相似文献   

11.
竞争不仅同产业组织或市场结构有关,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同企业制度有关,它是经济体制和市场结构综合作用的结果。从社会经济组织的角度看,适合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竞争的最终发动因素,并进而影响市场活力和国民经济活力。西方新古典学派的传统竞争理论,只是假定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引起竞争行为,但放弃了对企业制度的研究。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则仅仅将市场结构同竞争联系起来,实际上也撇开了企业制度对市场结构和竞争行为的影响。笔者认为,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过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就不能在诸如…  相似文献   

12.
德才兼备,是我们党一贯的用人原则,其中德是第一位的,是选拔任用干部首要的条件。有德缺才,虽然一时干不好事,但也不会干坏事,德可以帮助才的增长、弥补才的不足,最终也能干成事,尚且可用;有才无德,虽然有时也能干成事,但才用不到正道上,却会干出丑事、坏事,最终误了党和人民的大事,因此不可重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保安》2005,(8):46-47
很显然,工作压力对我们有很大的不良影响。我们能否消除现代工作生活所带来的压力?不——因为这不是一件绝对的坏事,所以我们不能消除。在生活中我们需要一定的压力。压力可以刺激我们采取一些行动,挑战我们自身的能力,帮助我们达到自己认为不可能达到的目标。问题就在于我们怎么处理、安排和缓解工作中的压力而不至于因为压力过大而垮掉。缓解压力的四原则1、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压力在充满竞争的都市里,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各种压力。可是,压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变为动力,就看自己如何去面对。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人在其中不进则退,所以…  相似文献   

14.
据报载,某市运输总公司在今年召开的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交流了几份特殊的“教训”材料,全面地剖析了该市几个典型交通伤亡事故的前因后果,提出了吸取教训的补救措施,使与会者获益匪浅。读罢报导,不禁要为之鼓掌叫好。以往,开会交流工作情况,总是把先进的、成功的经验向人们交流,鲜闻把失败的、过错的教训也拿来交流的。用巨额代价,甚至是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同样也应该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把这些“教训”拿来交流,更可以警钟常鸣,催人警醒。吸取别人的教训,绕过别人摔倒的险区,把坏事转化为好事,它所起到的作用也不亚于“经验…  相似文献   

15.
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这句话包含着深刻的哲理,耐人寻味。很多事情,如果做得不是恰到好处,而是做过了头,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甚至会把好事变成坏事。合理密植,能使农作物增产,过分密植则必然减产;医生处方,剂量大小要恰当,如果用量超过限度,就会使病人中毒或  相似文献   

16.
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的动乱和暴乱,是一件坏事,也是一件好事,它在政治上给我们上了一堂大课,促使我们从国际的大气候和国内的小气候看到了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第一,国际资产阶级“和平演变”的战略进攻,给党的建设提出了“如何防变”的课题。为了扼杀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国际反动势力把和平演变作为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手段,企图通过外交活动、经济往来、文化交流、新闻媒介等途径,同社会主义国家打“民主  相似文献   

17.
肖德安 《前进》2011,(5):55-55
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读了杨善洲的先进事迹,有谁能不为他一辈子坚持不懈做好事的精神所感动?  相似文献   

18.
嘉庆皇帝曾说:"能干的人,因为善于说话而显得更加能干;不能干的人,也因为善于说话,使自己的毛病得到遮盖;最惨的一种人就是,虽然做了极好之事,但是因为不会说话,反而将好事变成了坏事。"怎么说话才算是"会说话"?说些什么话才能"占便宜"?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怎么说。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到国外去留学是好事还是坏事?是苦事还是乐事?许多同学和家长都想弄清楚这件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穆云大学毕业后外出留学并在美洲工作多年。她结识了一些低龄留学的少年朋友,我们请大家听听她的想法——  相似文献   

20.
王琼 《理论月刊》2004,(6):162-165
市场容量是产业发展的基础,FDI重构了国内市场容量,并引起相关产业的市场扩容和产业扩张,市场容量的重构改变了中国产业发展的空间和进程。为此,我们要利用市场重构的机会,构建有效市场容量,在扩张产业内引入竞争程序;在竞争激烈产业内进行产品分工;在市场容量进入快速上升通道的行业抢占科技制高点,引领产业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