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村税费改革后,中国农村各地的乡镇政府普遍处在财政困境当中,因此,旨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农村税费改革就面临落入“黄宗羲定律”的怪圈中。面临着财政困境的乡镇政府在实践中出现了大量的征收税外规费的行为,这使得乡镇政府正在逐步演化为一种既脱离政权体系又脱离乡村社会基础的索取性组织,这意味着中国的乡镇治理面临着深刻的危机。因此,走出这一危机的路径选择在于实现乡镇治理模式的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一项回溯性的研究,通过豫东平原F县的农村税费改革过程的分析指出,国家政策与基层治理模式相互制约,国家体制塑造了基层治理模式,而基层政权的运作方式又直接影响了国家政策的执行效果。在农业税费征收和减轻农民负担之间是一个政策系列,由于国家各项政策在基层治理中的地位不一样,从而使得农村基层政权只能通过中心工作和一线政策等治理策略,来防止涉及农民负担问题恶性案件的发生。一线政策的压力又反过来使基层治理陷于困境之中,从而影响了农业税费征收政策的实施,最终导致了税费改革及治理农民负担问题等国家政策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农村税费改革是近年来中国农业税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向农村发展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国家、集体同农民利益关系的重大举措。此项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但由此也引发了诸多矛盾,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了一系列超越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民减负范畴的更深层次的体制问题。本文主要就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及十届人大报告涉及不多或者没有涉及的几个体制问题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常书铭 《前进》2005,(1):43-46
作为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县的泽州县,在确保农民负担减轻且不反弹,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必要经费投入,确保乡村政权组织正常运转方面,探索出了一套可行的做法。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认为泽州县在税费改革方面的成绩显著,但也必须正视改革中暴露出的问题,从而在进一步改革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做出了“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 ,减轻农民负担 ,保护农民利益”的决定 ,在这新的历史条件下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如何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关系 ,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 ,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当前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搞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正在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地方,一定要把减轻农民负担作为衡量农村税费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有关省(区、市)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税费改革工作的指导,严格执行政策,确保农民负担明显减轻,确保农村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农村义务教育的正常经费。要严把收费审批  相似文献   

7.
乱收费与农村税费改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世剑  王雨华  张丹 《理论月刊》2004,(11):163-164
农村税费改革的初衷是减轻农民负担,理顺农民和国家的分配关系,完善农村税费体制,但是由于改革引起乡镇财政缺口加大,乡镇政府机构臃肿,基层公共产品供给困难等原因,农村税费改革可能引发新的“乱收费”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这种可能性,并指出只有改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转变乡镇财政职能,建立农村财政民主制,“乱收费”问题才可能得到遏止,并伴随行政体制的改革最后被消除。  相似文献   

8.
苏娜 《湖北社会科学》2005,(12):179-180
农村税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有效途径。在税费改革的背景下,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但仍存在显性和隐性两方面负担,前者主要表现为政府作为负担,后者则是生活成本负担。这些负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目前只有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改变财政支出的非农倾向,加快税费改革配套政策的实施,才能真正实现减轻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9.
刘涛 《学习与实践》2008,(5):137-141
世纪初,国家希望通过税费改革解决三农危机,实现乡村稳定,推动乡村发展。然而在缓解危机的同时,负面效果也在呈现,乡镇资源枯竭加之村干部的“不作为”,村庄难以治理,市场冲击下的消费主义兴起,乡村治理又面临新的困境。此时,新农村建设的国家政策使村庄治理的改善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也为农民合作策略的实施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
农村税费改革,特别是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工作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特点:农村负担减轻,乡村干部打硬仗的工作量减轻,农村基层干部的心态难适应,基层干部服务机制难转变,农村基础设施难兴办,乡村债务难化解,乡镇事权和财权管理难匹配。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绝不是“轻徭薄赋”或减轻农民负担后就自行解决了。必须正确地分析农村税费改革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着眼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围绕基层职能的转变,重在治本,立足当前,努力构建一个职能定位明确、人员精干高效、管理服务有效的农村公共服务新框架。具体…  相似文献   

11.
全球经济进程的加快,在客观上要求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准则国际化,对会计实务进行规范和统一,消除各国经济交往中的“语言”障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大学生心中的理想国家进行了考察分析,从价值取向、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政策五个方面详细地描述了大学生心中的理想国家,并在文章的最后指出,大学生心中的理想国家,实际上更像是一个精神王国。  相似文献   

13.
“收入差距”大小是衡量农村小康水平和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众多权威数据表明,目前农村收入差距过大,已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农村收入差距过大后果严重,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遏止农村收入差距继续拉大。  相似文献   

14.
从互助组、初级社到高级社,中国共产党通过多种渠道逐步完成了对农村的合作化改造,从此,农村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政权力逐步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在此形势下,基层干部、普通农民的思想和行为操略,都发生了巨大的改观.  相似文献   

15.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一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扬弃,它继承和发展了儒家重视道德教化的传统,并赋予了时代的新意;它对中西方不同政治取向进行了整合,开启了兼综德治政治与法治政治优势的新思路,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之道。  相似文献   

16.
Trips与我国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已加入WTO,WTO的重要附件之一Trips将适用于我国的商业秘密保护领域,并对相关保护制度产生冲击。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现状、与Trips的要求存在的差距及如何缩短这些差距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商业秘密的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认为,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后发展固家虽然遭受了深重的灾难,但同时也获得了某种跨越式发展的机遇,这是历史的进步。马克思这一思想是我们今天考察全球化与后发展国家命运的钥匙。后发展国家在理论上要清醒地认识全球化进程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在实践上要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要坚持走自己的路,还要加强团结与合作,为实现公正合理的全球化而努力。  相似文献   

18.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行政立法的法治化也是行政立法程序的规范化和法治化。中国行政立法的最大弊端在于其程序的随意性、隐秘性和不可预知性,而全球贸易规则恰恰最强调行政行为的法定性、透明性和可预知性。为此,就有必要建立与世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行政立法程序。从中国行政立法程序及完善动因、全球贸易规则对中国行政立法程序的控制和建立与世贸规则要求相适应的行政立法程序三个层面探讨中国行政立法程序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 ,当今之际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决定一国经济体制变迁方向和内容的新因素。文章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若干国家或地区经济体制的冲击及其在冲击下的变迁,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的背景下 ,只有善于对体制进行适应性变革 ,才能化弊为利 ,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在竞争日益全球化的过程中 ,实力竞争的背后是体制竞争 ,从而促使政府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主体 ;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 ,世界各国的经济体制的变迁具有趋同和趋异两种趋势。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以后,给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虽然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推行已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健全和完善这一制度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要完善公务员制度,要做好制度推行到位、法规配套完善、管理制度创新三方面的工作,致力于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