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论不确定性思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英 《学理论》2008,(10):91-92
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和教育对象思想意识的生成及行为转化的可能性,都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呈现不确定性状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研究不确定性思维方式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现代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理性认识的深化让我们对世界“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统一的本真状态有了新的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和教育对象思想意识的生成及行为转化的可能性,都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呈现不确定性的状态,因而以不确定性思维来审视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以人为本”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学生为本”的新型的教育理念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加强“以人为本”思想。  相似文献   

4.
徐雪平  宋海洋  李娜 《学理论》2009,(15):248-24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方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但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在指导思想和具体做法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因此,有必要以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理念为指导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5.
邹瑄 《学理论》2009,(30):29-30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也是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的核心价值理念。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必须以人为起点,尊重学生的需要;以人为动力,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人为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及实现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敖祖辉  刘淑梅 《学理论》2010,(20):207-20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要求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适应和谐社会的需要。本文主要就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及实现途径进行探讨和研究,力求探寻新的研究空间,同时在认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探索性的提出了“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阐释及其意义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之间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为媒介通过对话而达成一致的精神交往。经由交往的新视域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的全新理解,确立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理性选择。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话语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贴近生活世界;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实践理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正在实现由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的嬗变。柔性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具有可能性与现实性,二者在本质特征上具有相似性。应以柔性管理为视角,从宗旨、理念、机制、根本和管理等方面,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系统的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9.
韩芳 《求知》2008,(8):31-32
科学发展观,简单地说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不仅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指导方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工作水平、开拓创新,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教育理念,构建教育内容,统筹教育方法,从而更好地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13)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如何将生态文明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通过探讨生态理念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系,分析了将生态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遵循以学生为本、开放性和动态平衡的原则,以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关俊杰 《学理论》2010,(19):303-30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加强和改进军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全面发展的理念,把握规律性,富于创新性.增强实效性,坚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谭璐  韦鸿鹏 《学理论》2009,(20):214-215
全球观教育是全球化背景下公共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从全球观教育理念、内容安排和教育指向,全面阐述了全球观教育的内涵。它是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视野.有助于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一代大学生,有助于培养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全球公民。并提出了全球观教育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施构想。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位居五大发展理念的首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高等教育进入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以创新发展理念凝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力量,谋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是目前高校亟需应对的重要课题。面临新阶段新挑战,我们只有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立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才能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营造大学生思想政  相似文献   

14.
王东辉 《学理论》2010,(16):274-275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这为新时期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党的执政理念为指引,不断实现理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李莹莹 《学理论》2013,(6):285-286
后现代主义崇尚多元价值性,反对理性主义,具有不确定性等特征,它引起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失衡、社会责任感弱化以及行为方式随意化等问题,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挑战。坚持弘扬高校文化主旋律,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载体,加强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新的执政理念和重大战略任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功能,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这是题中应有之义。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促进人自身的身心和谐;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功能的实现路径对于顺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要增强教学实效性,就需要通过课程改革和建设,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拓宽教育视野和内涵,突出人文精神的培养;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工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介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形势下,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必须努力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现代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正确处理高校社会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使社会工作恰当介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和其自身缺陷等,也需要社会工作的有效介入来解决。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策略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助人自助的理念,提倡平等和尊重的理念,深入贯彻服务学生的理念,综合运用个案工作法、团体工作法和社区工作法。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语境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在筑牢和坚守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和党性、民族性、实践性等传统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其特征内涵已随实践的发展而有所拓展,萌生了草根性、不确定性、对话性、情境性、交往性、人本性、生活性等新特征。认识和把握新特征更有利于在复杂社会进程中深刻揭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新规律、促成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视野和创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6,(6)
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关注学生的缺点和问题,忽视大学生的固有潜能和品格优势的消极教育模式,导致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实效性不强的瓶颈。冲破这一瓶颈需要一个全新的思路和理念,将积极心理学成果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分析影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深层次原因,论证积极心理学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探析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