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理结 《创造》2004,(12):44-45
目前。中国的耕地以年均1000万亩的速度在减少。到2003年底。国家耕地面积已从原有的19亿5000万亩。锐减到18亿5100万亩。耕地减少。固然有合理的因素。如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城镇化等。但也有供给价太低廉的因素。低廉的价格。刺激了用地单位的欲望。浪费了土地这一不可再生资源。  相似文献   

2.
<正>政府有权依法出于公共利益需要向农民征地,但是唯有对被征地农民给予充分的补偿才是合乎正义的。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正在研究通过改革土地收益分配办法的方式,来遏制地方政府过于依赖"土地财政"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政协八届二次全会期间,共收到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提案21件。会议闭幕后,市委书记陈希同专门调阅了这21件提案,并逐件批示了办理意见。其中民建北京市委建议有关部门强化管理、监督、建立有效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4.
土地权利包括土地权属以及与土地相关的社会保障权和文化教育权。在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物权与债权、实体权与程序权等问题的争议上,制度选择的关键在于明晰土地权属。  相似文献   

5.
加强农民土地权利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就要解决社会矛盾。当前,一个突出矛盾就是社会分配不公,利益格局出现了失衡。一部分人的利益在不断扩张,而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了不应有的伤害,导致了一部分人成了改革的最大受益者,而另一部分人没有或没有足够分享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成果,他们的利益受到了伤害,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民的土地问题。今天,我们应当通过法制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的实现。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十分重要而迫切。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本,保障之本。在目前城乡二元分割的情况下,政府只能为城市人口提供保障,而农民享受不到由政府…  相似文献   

6.
金融性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 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统计,近几年来,我国金融性国有资产流失数量至少在3000亿元以上,占金融性国有资产的10%左右。其流失的形式主要有:  相似文献   

7.
《半月谈》2004,(19):0-62
当前,关于农村土地承包权的纠纷很多,农民们迫切需要我们帮助解答其中的一些问题。为此我们特请李德勇律师用政策、法规回答以下具有代表性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9.
土地流转一定要尊重农民意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力 《政策瞭望》2003,(12):27-28
“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是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一贯政策精神的进一步明确和重申。这既是对农民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充分肯定,也体现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保护农民权益、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土地流转是农业和农村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特别是在土地二轮承包后,土地流转的规模有所扩大,开始由沿海和城郊向内陆扩展。在实践中正确引导土地流转、确保中央的土地流转政策不走样,确保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在流转中不受侵害,这是有关专家和政府官员从不同的层面反复强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关于遏制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流失的对策,经济学界不少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具体措施。但是,笔者认为,研究遏制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流失的对策,不能停留在具体的就事论事上,哪里出了问题就在哪里采取措施。这样,虽然可以暂时起到遏制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流失的作用,但是,最终却难以解决造成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流失的“源”的问题。要有效地遏制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的流失,必须在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流失的深层原因上采取对策。笔者根据这一思路,探讨遏制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流失的主要对策。一、更新观念,提高对保护国有企业无形资产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让农民以土地权利参与工业化——解读南海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蒋省三  刘守英 《政策》2003,(7):54-56
本文所描述的是南海工业化本身的独特特征,南海工业化模式与传统的国家工业化和地方政府主导的乡镇企业工业化模式在土地政策上的不同特点,以及它时农民收入的增长和乡村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独特的南海模式,对破解我省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中的土地难题,引导农民以土地权利参与工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土地资产流失不容忽视黄苦吟土地作为宝贵资源,已被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但土地同时又是巨大的资产,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模式下,我国都是实行的无偿无期的上地使用制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类“市场”应运而生,同时也产生了“隐...  相似文献   

13.
江祖煊 《现代领导》2010,(12):23-23
江苏省江阴市周庄镇山泉村紧紧抓住加强农村民主建设的有利时机,通过积极推进村级民主自治,有效破解了农村工作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给孩子们读书的权利希望工程──一项旨在使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的计划,已经在中国大陆实施4年了。它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①以助学金的方式直接救助失学的孩子。②创办希望小学。③为贫困地区小学提供必要的教学用品。几年来,它使540000多名失学儿童...  相似文献   

15.
农民利益的合法化流失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前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农民的利益,不仅受到违法行为侵蚀,而且在合法前提下,农民的利益被剥夺。本文通过对农民利益合法化流失的分析,以便为农民增收寻找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路富裕 《乡音》2011,(7):26-27
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引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以来,推广迅速,惠及百姓,在充实粮袋子、丰富菜篮子,成功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被誉为我国农业的"白色革命"。  相似文献   

17.
吴兴国 《中国发展》2009,9(2):57-62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权利问题。农民作为一个群体,既有与其他群体相同的权利,又有着自己群体固有的权利。农民权利具有基本性、身份性、不平等性、贫困性、个体性及法定性等特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民权利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农民权利仍凸显不足。该文提出,要构建立法、执法、司法及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四位一体的保障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民权利。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与农民的权利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各个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均衡与协调,而农民这一人口最多的社会群体的一定程序的权利缺失直接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农民土地受益权缺乏有效保障、户籍制对自由迁徙的限制、民主参与权的不足是农民权利缺失的主要表现。为了保障农民权利,确立农民自主权、推行工业反哺农业的宏观政策、通过法律手段完善权利救济制度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人民政坛》2010,(7):32-33
陈道英在《东南法学》2010年第2辑上栽文《农民宪法权利的平等保护初探——兼论与国家发展的关系》认为,农民宪法权利的平等保护是农民人权的核心内容。农民人权的实质内容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群体应该享有的作为人的平等权利和公平对待权利,以及为抵消其固有弱势带来的不利影响而确保与其他群体(市民)平等的享有人的尊严,要求国家、  相似文献   

20.
农民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之一,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我国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勾画了宏伟蓝图。但是从法律的视角审视中国农民问题的法律政策却刚刚起步。有一个基本的事实是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农民在自身权利缺失和国家权力扩张的双重困境中沦为弱势群体,虽然采取了众多的措施安排,也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但在农民权利保护领域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甚至空白之处。权利保护的不足正是造成农民弱势群体的最为根本的原因。本文从农民弱势地位的成因及困境入手,从权利救济的人本发展观视角提出了我国农民权利救济的框架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