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皖明 《求实》2001,(10):39-41
现代市场竞争具有两方面性,一是"争",二是"和"."争"与"和"作为竞争的二个不同侧面,实际上是一个对立统一体.企业在竞争实践中,必须同时兼顾"争"与"和",使二者相互协调,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肩负的双重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个历史使命,关键是要始终坚持和忠实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断提高"两个建设"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省各地、部门和单位,一批批新任领导纷纷走马上任,这是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正常现象.可是笔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时发现,有不少群众对"新官"不理"旧事"的问题反映强烈.  相似文献   

4.
《党的文献》2006,(6):7-9
在外贸工作上面,除你们所讨论的各种办法外,应该特别注意的是"以进养出"和"以出带进"这两条.外贸部已经有指示了,中央也有决定了.  相似文献   

5.
焕然  赵炜 《党史博采》2004,(10):4-11
陶铸是在"文化大革命"前夕调到中央工作的,在"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就被打倒,后含冤去世.他经历"文化大革命"的时间虽然不长,却对"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斗争.正是由于他毫不妥协、刚直不阿的个性,所以在"文革"初期便遭到江青、康生一伙的诬陷和迫害.历史是公正的,"文革"结束后,中央对他的冤情进行了平反和昭雪.  相似文献   

6.
偶然一个机会,看到了台湾的《财讯》杂志的一篇发人深省的文章:《抢中国金子不如先抢中国才子》,不能不引起思想上的极大震动.这个题目本身就够鲜明、醒目,并发人深思的了:明明白白说的是"抢"呀!"抢"中国的"金子"和人才资源.并在这两者之间的孰轻孰重、孰先孰后,作出权衡、比较、选择,采取大规模的"抢滩"行动.  相似文献   

7.
论先秦儒家"孝忠"观中的"谏诤"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谏诤"思想是先秦儒家"孝忠"观的一个重要内涵.自孔子提出了"事父母几谏"和"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的主张后,曾子、子思、盂子各有侧重地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谏诤"思想.曾子侧重于"谏亲",提出了"以义辅亲"和"微谏不倦"的谏亲原则;子思和孟子则侧重于"谏君",前者认为"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后者则阐发了"反复谏"的观点.荀子综合了孔、曾、思、孟的"谏亲"、"谏君"思想,提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的主张,把先秦儒家的"谏诤"思想发展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8.
从"人"的发现到"以人为本"--马克思的"人学"发展理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荣海 《理论学刊》2005,2(1):20-25
马克思对"人"的新发现在于揭示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等命题,并从人的存在方式的多样性角度提炼出人的本质和特点.马克思人学思想有着深刻的"以人为本"底蕴,表现在人处于实践和理论的出发点地位;社会发展是"人的解放"的过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目的.马克思人学思想有着强烈的实践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理论体系上是一脉相承的,在判断标准上是一以贯之的."三个代表"是"三个有利于"的继承、发展和提高.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在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基础上,为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党建工作而提出的新的目标要求,是"三个有利于"标准在党的建设方面的运用和创造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建立自己的"小圈子"、结交"小兄弟"、放纵"小爱好",被公众看成是领导干部的"三小"现象.日前,<人民日报>和人民论坛进行的联合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认为,领导干部"三小"现象相当普遍,不少领导干部的堕落轨迹,与这三个"小"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1.
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两新"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是一项开拓性、探索性极强的工作.党的十六大修订的党章对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明确规定"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对"两新"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却没有提政治核心作用.根据调查掌握的实际资料,从"政治"、"政治核心"、"政治核心的作用"三个概念的不同内涵.分别论述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定位和主要职责,最后得出了"两新"组织党组织应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的基层党组织一样"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从春秋时期管仲最早提出"以人为本",到晏婴提出的"以民为本",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今天我们提倡"以人为本",与历史上"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批判地继承了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一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3.
论"权力"政治向"权利"政治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政治向"权利"政治转变是政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实现这一转变,需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权力"政治向"权利"政治转变的经济前提,逐步形成良好的法治秩序是"权力"政治向"权利"政治转变的根本途径,建设以契约精神为核心的权利文化是"权力"政治向"权利"政治转变的精神条件.  相似文献   

14.
试论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中的"港人治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人治港"是邓小平在解决香港问题上提出的重要思想.它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一国两制"理论,为香港的顺利回归创造了条件,也为香港回归后继续保持繁荣和稳定发展提供了理论保障,为澳门、台湾以"一国两制"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  相似文献   

15.
"信用宁波"建设也要做到"软硬"结合.文章指出"信用宁波"建设的新途径包括"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后者包括制定总体建设规划、评估指标体系、个人信用征信制度,职业信用评估体系以及信用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的重任,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不断研究并探索适合新形势下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基础"课特有的育人功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本文试图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改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自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来,学界对党的性质的研究形成了一个热潮.有的否定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把党的性质"普化",说成是"全民党";或者把党的性质"移化",说成是"知识精英的党".有的反对新社会阶层的优秀分子入党.大多数学者从党的阶级性和党的先进性的关系上阐述"三个代表"思想,认为它突出强调了党的先进性,因而深化和发展了"工人阶级先锋队"理论.但是,仅仅停留在从党的先进性上来理解"三个代表"还不到位,"三个代表"更是对党的本质的深刻揭示.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针对不同的国内国际环境和社会发展现实提出的"争论"与"不争论"思想,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战略的坚定性与战术的灵活性.深入理解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内涵和实质,就要实事求是地决策,分清本末主次,把握处理好"争论"与"不争论"问题的度,目的是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  相似文献   

19.
李强 《党史文汇》2001,(10):42-42
常听到一个新词:"酷毙了".这是近两年的事,意思是说一个人漂亮潇洒得不得了.初听到这个词时,我百思不得其解,为此还翻过字典.中文字典对"酷"和"毙"均有解释,但将二者连在一起却不成词.这"酷"字可能是个洋文音译过来的.于是翻找洋字典,大概说的是"COOL"?它的基本意思是冷,没有找到漂亮、时髦、潇洒之类的意思.冷酷嘛!可能冷了就酷了?中文"酷"字有"极端"的意思.冷极了、冻死了,自然就"毙"了?可这与漂亮潇洒有什么关系呢?也许我的洋文字典版本老了些.时光在飞逝,世界变化快.反映现实生活的语言自然也不甘落后.这没什么稀奇,但也须要让人懂才是.不过不懂没关系,且用之可也!  相似文献   

20.
世上本无鬼,可在封建社会里信鬼者却大有人在,并认为鬼管着人间之事.谁若是做了亏心事,鬼就要索谁的命,以至有"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的流行说法.封建社会是不讲法治的社会,善良而软弱的老百姓无力抗衡恶势力,只得把希望寄托在鬼神对恶势力的惩罚上.因此,"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就成了一方面安慰自己、一方面吓唬那些专做"亏心事"的歹人和贪官的"箴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