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雨甸 《前线》1961,(11)
自一九五六年以来,报刊上发表了许多关于美学问题的文章,讨论的问题,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是什么首先一个问题是,美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在讨论中有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主张,美是客观的,不是人的主观产物,人类的社会实践创造了美的对象,也创造了有审美能力的人。认为物的形象不依赖鉴赏的人而存在,物的形象的美也不依赖鉴赏的人而存在。美的事物之所以美,是在于这事物的本  相似文献   

2.
一 文艺的审美理想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认为,它既是美学的,又是社会的,是通过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表现出来的富有审美特征的社会理想。这一观点,突出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批评理论及实践中。所谓社会理想,是指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的某种社会追求,它体现于文艺作品的内容方面。所谓审美理想,是指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的某种美学追求,它主要体现于文艺作品的形式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张在评论文艺作品时,既要看其  相似文献   

3.
《求是》2015,(8)
<正>中华美学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精髓正在于强调以艺术的载体和审美的方式彰显思想的、道德的力量。从中华美学中汲取向上向善的精神营养,培育发现美、感悟美、表现美的能力,是提振当代文艺的必要条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动活泼"、"栩栩如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相结合,坚持的正是"文质兼美"的美学标准,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特质所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史  相似文献   

4.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一种观点认为,关于社会主义划分阶段的思想主要是列宁提出来的。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不发达,不完善的第一个阶段。第二种观点认为,上述看法没有反映出不同起点的社会主义在其发展的第一阶段的不同特点。所谓初级阶段是指,象中国这种由资本主义不发达的旧社会脱胎而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生产力没有赶上中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前所处的特殊阶段。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曾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称为“崇高的事业”(《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81页)。毫无疑义,社会主义文艺作为这个事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应当是崇高的。崇高,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文艺执著的美学追求、强烈的美学精神和重要的美学特征。不能设想,一种庸俗卑琐、萎靡不振、玩世不恭的文艺,一种嘲笑崇高、亵渎崇高、反崇高的文艺,可以与我们“崇高的事业”相匹配,可以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江泽民同志在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  相似文献   

6.
一年来,人们在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许多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现将《光明日报》《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问题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如何认识和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矛盾的新情况、新特点,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近年来广大理论工作者开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情况概述如下: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矛盾的分类第一种划分方法,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矛盾应当是三类而不是两类:即除了敌我矛盾(第一类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第二类矛盾)之外,还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类矛盾。第三类矛盾本身也是对立的统一,其矛盾显示为和谐与合作,是潜在的矛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不仅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战略家,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诗人。他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当时的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和长远的战略需要出发,不断观察思考中国这个初建的社会主义国家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制订了一系列政策,努力追求实现一种完美的社会主义理想。他的这些思想、理论和社会实践,表现在他的诗词创作中,便成了他社会主义时期诗词创作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9.
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来的历史发展,一般称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它区别于党史发展其他阶段的突出特点是,党在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中最终确立了现代化建设这一中心,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坚定而有成效地推进全面改革和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作为探索这一时期历史发展规律的党史研究工作也渐趋活跃。下面就近年来党史界对新时期若干重要问题的研究情况作一概略介绍。  相似文献   

10.
问题之一:社会基本矛盾是否包括“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个问题本来是一个有争议的老问题,可是为什么我们又重新提出来呢?因为现在有许多同志一方面承认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而且是以此为前提的;而另一方面在概括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表述中,却又明显地仅仅是从生产方式内部概括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市场与马克思的社会哲学理想问题 有的学者提出,马克思的社会哲学(即唯物史观)所要论证的,是人类解放的社会理想。市场经济的提出能与这一理想相容吗?在马克思的传统论证中,人类解放的对立面是人的异化,其根源恰恰在于商品货币关系对人的奴役。恩格斯认为,人类要彻底脱离动物界必须经历两次大解放。第一次,是劳动把人从其他动物界提升起来。第二  相似文献   

12.
一、公平与效率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有的同志指出;现阶段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等其他分配方式的同时并存,从两个方面强化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差别化的进程。个人收入差别的扩大化,严重地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向人们提出了新的问题:个人收入的差别化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如果说个人收入差距的扩大提高了经济活动的效率,那么,我们在效率与公平的两难抉择中,究竟是要效率还是要公平?①如果为了避免这种分化和“不平等”的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后,我国理论界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将一些意见综述于后。  相似文献   

14.
人民大学经济系主任、教授卫兴华,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付教授余学本在题为“教材必须改革”的文章中,认为,目前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大纲和教材还没有形成有严密逻辑结构的科学体系,而且在近几年也难以形成。其根本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历史还不长。特别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的、不成熟的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必然王国,有待于不断的揭示和认识。  相似文献   

15.
“人民至上”是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鲜明品格,主要涵植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的“人民观”,承继于党百年领导文艺的“人民性”,传承于中华传统文艺思想的“重民本”,立足于新时代文艺工作发展的现状。“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和发展动力,是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中“人民至上”品格的核心意蕴。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定向领航、文艺工作者的守正创新、人民群众的激浊扬清、文化监管部门的守土尽责,必将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人民至上”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6.
过去人们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就业问题。因此,不需要就业理论。现在看来,我们应当重视这一课题的研究,它是有待于我们深入钻研的经济学领域。有的同志认为,我国的就业问题与西方国家的就业问题是根本不同的。西方国家的就业问题是需求不足条件下的就业问题,它是属于生产相对过剩条件下或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条件下的就业问题,为了缓和这种就业问题,三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政  相似文献   

17.
一、哲学是不是科学?有的学者认为,任何一种哲学学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今天的,都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科学的成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概括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最新成就,又为各门具体科学及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了世界观和  相似文献   

18.
劳动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地说,凡为社会提供使用价值的活动,都属于劳动。狭义概念只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不参与这个过程的活动,如社会管理与再分配等,就不属于劳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有自身的特点,其中劳动者通过劳动可以从“无产”到有产、变得富有,实现有产者的联合劳动是最显著的特征。关于剥削,传统观点认为: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垄断,无偿占有其它人的剩余劳动,就是剥削,现阶段我国的私营企业主等的收入、贪污受贿、偷税漏税、不干活拿工资等等现象,都属于不合理的剥削收入。而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要符合法律要求,个体私营等资产劳动者而取得的收入,不应视为剥削收入。第三种观点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凭借生产资料占有他人劳动仍然是剥削行为,但有其客观必然性,因此也有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不仅是理想,而且是现实的运动,不仅是结果,更是过程。作为理想它包含了乌托邦的批判精神,作为现实的运动,现代化是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不可回避的历史任务。面对现代性悖论,应继承和发扬列宁的社会主义观,批判吸收健康的乌托邦精神,坚持社会主义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在现代性与鸟托邦的张力中发展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地方政府行为扭曲,“篱笆墙”愈筑愈高,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和改革推进的公害。理论界就此作了种种讨论,现综述如下。一、地方保护主义的表现形式第一种意见认为,地方保护主义直接表现为“市场壁垒”,归纳起来有如下三点:①限制本地有生产的外地同类产品进入本地销售,特别是限制那质量,价格、花色、规格优于本地的产品,以保护本地劣势产品继续维持生产。②对于分散生产、各地都有,全国货源又暂时比较充裕的商品,不惜打破商品的传统自然流向,人为地进行截止,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