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把减员与增效有机结合起来,达到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的目的。”因而,正确认识和处理减员与增效的关系,对于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减员增效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战略举措。富余人员过多是长期困扰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企业外部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使传统体制下造成的原生性的隐性失业显性化;科技的进步、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向集约型转变,使劳动…  相似文献   

2.
口多,就业压力大,这是长期存在的重要的社会问题,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缓解和解决。近几年又进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国有企业要实现三年解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时期,要集中解决长期计划经济带来的富余人员问题,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势在必行。这就成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头等重要任务。但不能因此就不实行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劳动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已日趋严峻地摆在了企业、社会和劳动者的面前。尤其是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政府采取了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人增效等措施,国有企业出现了大量的富余人员。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一次分配定终身”的就业制度,已走进了死胡同,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就业制度必然改变的趋势又导致了就业形势的严峻,这  相似文献   

4.
十五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指出:“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的“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改革政策?笔者认为,减员问题是一项涉及面宽、敏感性强而又意义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这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协同配合才能完成。就国有企业自身而言,我认为在减员问题上应坚持六个结合。  相似文献   

5.
精减富余职工,降低生产成本,是促使企业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而获得理想经济效益的有效办法。近年来的实践证明,有许多困难企业正是靠“减员增效”这一改革措施而绝路逢生。但也有一些企业由于“减员”  相似文献   

6.
减员增效下岗分流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许多地方执行效果显著。但也应看到,有的地方“歪嘴和尚念歪经”,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 为此,建议企业在实施减员增效、下岗分流这一改革举措时,其领导者一定要首先做到廉洁、公正、细致。要慎之又慎,考虑周密,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如下关系,防止中央的正确决策在执行中变形。 1.减员与增效的关系。企业在推行减员的改革措施时,一定要明确:减员只是手段,增效才是目的。纯粹为减员而减员,而缺乏对企业人事权的制约,缺乏对在岗干部和工人的考核、甄别的科学方法,就势必会导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一《决定》内容丰富而且重要,意义现实而且深远。《决定》所写的十二个问题,都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决定》深刻分析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形势,明确了主要目标和指导方针;针对国有企业难以搞好的主要原因,就调整国民经济的布局和推进国有企业改组问题,从战略的高度作出部署;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企业管理问题分别进行论述;就企业债务、企业的富余人员和社会负担问题、以及减员增效、再就业和社会…  相似文献   

8.
《决定》将做好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作,深化企业工资收人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条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政策措施,是指导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行动纲领。《决定》指出: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搞好国有企业有重要意义。这是在总结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实践经验基础上得出的重要结论。下岗分流是企业改革和发展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是实现国有企业三年改革和脱困目标的关键。在下岗分流、减…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开始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题的第二阶段改革,要求对现有资本和劳动力进行重新组合.而这一重组必将名义上在岗的富余人员“显化” 出来,变“在职失业”为公开“待岗失业”.大批企业富余人员的存在,使企业负担沉重,是造成国有企业缺乏活力,效益低下的一个直接而又现实的原因.据国家体改委统计,我国目前仅国有企业的富余职工就超过3000万人,许多行业在职人员的富余率多达30%,少数企业甚至高达50%.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世纪之交,改革和发展都进入了关健阶段。从现在起到21世纪的前十年,能不能成功地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不能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是我国面临的两大关健问题。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解决两个关健问题的要害。而资本运营是国有企业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深刻认识资本运营的意义并加以运用,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具有重要意义。一、搞好资本运营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1.搞好资本运营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谁出资谁受益”…  相似文献   

11.
再就业工程”是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帮助富余人员和失业职工实施再就业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自1993年底劳动部推出再就业工程以来,各地均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对企业改革发展乃至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结构调整、机$衡换质产重组,企业富余人员和失业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将更为突出。笔者认为,加快实施再就业工程的对策是:一、在总的指导思想上,应把减员与安置放在同等重要位三优先考虑。一方面,在结构调整、资产重组、转机建制的过程中,富余人员需要清退、分流;另一方面,为了保…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全党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要坚定信心,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在坚定信心、明确意义、方向、要求上不断深化认识,并且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勇于实践,扎实工作。 1.要坚定信心.这方面应把握好两个要点—— 一是正确看待国有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其深层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部分企业不适应市场经济进程的要求,特别是跟不上由供需关系发生的根本变化而引起的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国有企业富余职工问题已成为改革进程中面临的新课题,必须加以解决。一、国有企业富余职工的出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在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劳动力就业采取了完全由政府包下来的政策,企业不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招工用工;企业用工制度实行的是固定工制,职工一旦进入企业,就“只进不出”,致使职工难以流动,也使企业不能根据自身生产经营情况分流富余职工;企业实行了一包到底的保险福利制度,职工的住房、医疗。养老、交通等完全由企业负责,离开企业就意味着失…  相似文献   

14.
分流安置富余人员,是关系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也是国有企业脱困的一个难点,一直为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在近两年的调查研究中,我了解到一些实际情况,深感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需要上上下下、方方面面进一步增进共识,下力气共同做好再就业工作,保证国企脱困目标的顺利实现。一、减员增效是一项长期任务在国企改革脱困的措施中,减员与减债、减负相比,由于其关系到职工个人的切身利益,以至关系到社会稳定,更为世人关注。几年来,减员增效作为国企三年脱困的一个重大举措,取得显著成效。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实行,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步步深化,冗员问题、失业问题、职工下岗问题愈来愈成为突出的问题。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一既是经济、政治又是深刻的社会问题,学者们和关注这一问题的有识之士发表了不少论文,现将近两年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一、我国目前到底有多少下岗人员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应该了解我国目前到底有多少富余人员。据专家测算,国有企业富余人员大约在3000万左右。按市场经济标准衡量根据有三个:第一,目前国有企  相似文献   

16.
企业改革的重点是解决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问题 建立和发展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的基本制度决定的。以国有企业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发展国民经济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上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有些方面的进展还较显著。但从总体上看,企业转轨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国有企业改革进展不快,困难主要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对此,邓小平同志曾经明确指出:“企业改革,主要是解决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92页)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又把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四句话构成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当前深化企业改革的关键,也是当务之急,是要真正实现“政企分开”。 “政企分开”之所以成为当前改革的关键,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传统企业经营机制向现代企业制度的“两个转变”。传统计划经济的本质和要害,是政府统一组织社会生产,直接管理企业,而企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独立法人的市场主体,只不过是按政府指令活动的一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已进行二十年,时至今日,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江泽民总书记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中央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确保国有企业这一改革和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努力解决企业富余人员过多的问题”。江总书记又说:“要充分认识到,搞好国有企业的减员增效,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任务是非常艰巨的。这项工作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是现实的紧迫问题,也  相似文献   

19.
4年前,中央明确提出解决国有企业富余职工的方针是“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去年党的十五大又重申了这一方针,今年自两会召开以来,围绕“减员增效,下岗分流”这一方针的再就业,不但又一次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而且也是改革实践中的焦点和难点问题。甚至一些省已将再就业列为本省的“一号工程”。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我国今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总结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验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目前,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由试点工作转入了方案实施阶段.从由国家体改委负责联系的30户试点企业情况看,企业制度创新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初步理顺了产权关系、法人治理结构初步形成、普遍进行了公司制改造等.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未能得到根本转变,企业活力仍然不足.本文拟就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及其难点问题作一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