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萌 《传承》2009,(24):17-19
中国共产党在1956-1966年的十年建设中,正确处理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保持并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同时它又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问题、中国共产党执政党自身建设问题、生产力发展水平问题以及对社会主义认识的问题中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对我们现在的建设、改革有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2.
殷萌 《传承》2009,(12)
中国共产党在1956-1966年的十年建设中,正确处理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保持并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同时它又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问题、中国共产党执政党自身建设问题、生产力发展水平问题以及对社会主义认识的问题中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对我们现在的建设、改革有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3.
参政党核心价值观的定位与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要遵循普遍性要求,也要立足党派定位,体现自身特点。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框架中,如何构建与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以及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的参政党核心价值观,是民主党派思想理论建设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构建方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波 《公安学刊》2009,(3):104-108
构建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公安队伍的生动实践,从根本上反映着民警的政治立场、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对民警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集中反映了人民警察的使命任务和职业特性。它以鲜明的政治属性、职业的价值尺度、时代的人文内涵为构成要素,集中概括为“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公正执法、清正廉洁、勇于奉献”。构建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必须把握三个重点:一是加强正面宣传,确保广大民警真学真信;二是紧密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促进理念养成;三是强化典范效应,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5.
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社会共同价值理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承载媒介,要注重构建核心价值理念的社会引领地位。要注重加强全社会尤其是重点群体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还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机制合力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想理论领域需要进一步优化整合。  相似文献   

6.
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反映一种社会制度、一个时代本质的价值观,它是现实合理性和历史合理性的统一,是标志性与强辐射性的统一,也是体系性与论断性的统一。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社会和谐最坚实的基础,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关键。“一元主导,多元依法相随”的价值观念格局,是合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以立为主,重在引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建设的基本方针;应以“三个一致”为核心内容的动态生成性价值评价标准,取代整齐划一、相对静止的价值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战略命题和战略任务,这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是保障社会法治、规范市场秩序、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力量,责无旁贷地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开展海关核心价值观的专题研究不仅是对海关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形成的精神文化财富的总结提炼,也是对近年来海关政治文化建设系列成果的进一步聚焦深化,还是对推动和谐海关建设的文化内核的思考探究。本文主要从构建海关核心价值观的意义、面临的挑战、本质内涵、构建途径出发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徐静英 《前沿》2009,(13):173-174
社会心理作为感性的社会意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回归实践的中间环节。通过优化社会心理,促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心理认同和行为认同。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也是矛盾凸显期,社会出现了某些失序与失控。因此,我们当前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注重适度控制和社会整合。加强社会控制是活力社会的内在要求,加强社会整合是活力社会秩序重建的逻辑必然。只有增强社会活力,才能建设活力社会、实现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行不悖的辩证路径。我们当前注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宣传层面到建设内容都应做到:一不可忽略大前提与偏离大方针,二要同时注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是最大公约数,核心价值观是最精公约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从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荣辱观、生态观、家庭观七个层次来全面加以概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应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七个层次的全面概述出发,同样以七个层次依其内在对应的学理逻辑有序凝练。即求真务实、以人为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爱国敬业、创新争先;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诚信友善、团结互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家庭为基、孝老爱亲。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各民主党派正在深入贯彻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掀起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的热潮。民主党派作为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参政党,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相似文献   

12.
民主党派核心价值观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主党派开展树立和践行礼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既要遵循普遍性的要求,也应立足参政党的定位,体现自身的特点,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结合民主党派的实际情况,有必要提炼出"民主党派的核心价值观",以利于把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活动引向深入.综合研究我国各民主党派在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传统和价值理念,可以把民主党派的核心价值观概括为"爱国、民主、合作、求实、奉献"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国际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究竟是真命题还是伪命题,仍存在很多争议。无论从学理视角还是实践层面,讨论国际社会是否存在其核心价值观及其相关的问题,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从概念入手,通过对“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与“国际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三个方面逐层论述,分析“国际社会价值观”的概念、层次结构以及作用,对“国际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否存在以及相关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14.
薛永苹 《人民论坛》2013,(12):196-197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和本质抽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提出有着深厚的理论、历史文化及世界先进文明成果渊源.  相似文献   

15.
禹晟哲  王金秀 《求索》2010,(6):110-111,149
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保证社会和谐的思想法则,社会文化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温床。本文从解构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主流文化现状入手,辨析了文化与价值观的关系,分析了文化滑坡的原因。通过观照先进和落后文化带来的不同影响,揭示了有文化内涵的文化衍生出有价值的价值观才能存续的规律,同时指出了从文化入手构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周婷  ;程样国 《求索》2008,(9):64-66
“抗震救灾”对我们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认同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社会生活全过程,是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必要支撑。“全过程融入”的要求是,必须在时间意义上一以贯之地融入,在内容和环节上全方位地融入,在效果意义上务求实效地融入。“全过程融入”的途径是,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生活中的制度化,要构造科学的、符合人的成长规律的一体化分程教育体系,要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福利渗透系统。  相似文献   

17.
大众传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和谐社会,是以社会的绝大部分人认同一定的核心价值观、核心的价值理念为基础.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需要引导,不可能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大众传媒作为社会传播系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它的功能就在于监督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化和提供娱乐.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内在联系,又各有侧重,相互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赵永正  ;章罗生 《求索》2008,(8):78-79
唯物史观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考察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理论视野和方法论原则。我们应在社会有机体的总体性中定位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社会有机体的实践特征出发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在社会有机体进化的动态性与开放性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20.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公共治理活动是多元利益主体博弈的过程,受行政人格支配的公务员的行为选择对整个社会有着巨大的教育和示范作用。广大公务员普遍、完美的行政人格的建构,是政府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必要途径与方式之一,也是中国行政改革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