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汉始,以先秦儒学为基础之哲学体系,遂为影响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之核心思想,其“道”、“贤”、“公”、“君子”、“闻达”等内容,为后世政治制度阐幽发凡,对“求至公”、“举贤才”、“尚君权”、“重声名”之科举思想之产生、发展与变迁,影响深远.以禄进贤,士人心性虽有万千气象之变化,或循君子贤士之道,自爱强志以求仁达;或饰正藏邪,巧言令色以图仕禄.然而,科举制度之总体设计,首重遴选严守儒家传统精神之士子“入仕”治政,故而科举思想正在于继承与阐发先秦儒学之价值核心,儒学最终得以走上制度化之昌盛,也正是借助了科举这一外在形式中之内在价值要求而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儒学在汉代取得一尊地位,深刻影响着汉代社会,引发了明经入仕的学术风尚。汉代儒学主流化过程中,随之而起的游学、明经入仕,以及"明经行修"等社会风尚同样对女性产生了显著影响。汉代女性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明经入仕的潮流中,表现出对儒学的特别偏好和积极参与。从文化层面看,汉代女性对儒学的刻意追求,反映了汉代儒家文化的普及化、学术文化的功利化,是女性对儒家文化入世情怀的认同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廖楚雄 《湖湘论坛》2007,20(6):14-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旗帜.它在回答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难题、突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中不断探索发展和形成.在新的历史发展征途上,必然还会遇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西方各种民主思潮影响之间的矛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平目标之间的矛盾;参与经济全球化与防止"西化"、"分化"之间的矛盾;党长期处在执政地位与遏制腐败蔓延之间的矛盾.面对这些必然的矛盾,必须施以科学的处理原则,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发展.  相似文献   

4.
《松州》2010,(2)
韩愈的文与道,言与行都有诸多抵牾之处,而这与他的仕宦意识不无关系。他调和了士志于道和枉道于势,正身之士和仰禄之士之间的矛盾,使他的仕宦意识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把发展定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在落实第一要务,实现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和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这些矛盾,协调好十个方面的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6.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是宋代著名文学家,以他们为核心形成的蜀学在当时独树一帜。他们的思想儒、释、道兼容,其中儒学思想占有重要地位。苏洵重视圣人之道与"机权"的关系,苏轼从仁、礼的角度研究儒学,苏辙以"圣人之道,不求为异"为核心,探讨儒学经典。他们学说的主要特征,就是重视圣人之道与人情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学可分为三大学派:“西汉今文学”、“东汉古文学”、“宋学”.这三大学派几经兴衰,各有特点,各有得失.汉唐以来,“汉学”渐渐失去活力.至宋初,佛、老思想显得空前活跃,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严重挑战,乃至使石介惊呼道:“举中国而从佛、老.”以孙复、胡瑗、石介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为了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打着复古旗号,标榜王权,鼓吹道统,反对佛、道,复兴儒学;同时也从理论上批评了当时的浮靡文风,提出文章必须“述国家之安危”、“正一时之得失”、“写下民之愤叹”.这与唐以前依据古注治经的做法显然不同.他们的言行或呼吁,打破了当时思想文化界的沉闷空气,成为宋代新儒学和诗文革新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8.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掌握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是正确认识阶级社会各种现象的钥匙。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同时,阶级又是一个经济范畴、经济实体。同阶级的起源和实质的理论相联系,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中客观的必然现象,其根源在于阶级利益的根本对…  相似文献   

9.
孔庆蓉 《前沿》2011,(12):179-181
傅玄作为庶族士人的代表依靠修明经学而跻身仕途,这种入仕模式对于那些长期处于时局板荡之中的微臣下僚而言,无疑是充满了巨大诱惑力的。"尊儒家之道,贵儒学之业"使傅玄在文学创作中也传承了儒家的文艺观。但傅玄对于典谟雅颂的认识,已并非仅仅囿于儒家文艺观所关注的温柔敦厚、典雅纯正,而是带上了更多的时代气息和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周敦颐作为“北宋五子”之首,是宋明新儒学的开山宗主.其著作主要有《太极图说》和《通书》(又名《易通》).尽管著述不多且内容简短,却是新儒学的经典之作.周敦颐生活在儒、道、释三家相互激荡、相互融合的时代,他立足于儒家经典,尤其是奠基于《周易》和《中庸》之上,建构了一个融合儒、道、释三家思想的理论体系.其中,“诚”是一个核心范畴,起着整合天道和人道的作用,它使天道伦理化和伦理天道化得以可能.从而在人伦次序方面达到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即“天人合一”.这一理论成就不仅使先秦儒学体系化,而且为宋明新儒学的理论建构开创了思维路径.但是,作为宋明儒学第一个系统化的理论体系,“诚体”思想内含不可克服的逻辑矛盾.  相似文献   

11.
在如何看待知识分子问题上,长期流行“依附说”,即知识分子只能依附于某一阶级。这种观点不利于正确评价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①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而不是异己分子;②知识分子是工人队伍中的先锋部队,在社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愈来  相似文献   

12.
鲁蒙娜 《人民论坛》2010,(12):172-173
在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统治下,我国商人阶级所代表的利益是多元化的,城市商人阶级没有平等自由的主体身份,往往依附于君主权威和农业供给,所以没有出现独立自治的商人团体和城市自治。通过分析商人阶级的地位,比较影响封建社会时期中国与西欧城市不同发展结果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朱进 《江苏政协》2008,(11):27-29
<正>调查研究是人民政协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是政协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政协的调查研究工作与党政机关、学术团体的调研工作有共同之处,但由于人民政协独特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着调研工作必然有着自身的特点、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统治下,我国商人阶级所代表的利益是多元化的,城市商人阶级没有平等自由的主体身份,往往依附于君主权威和农业供给,所以没有出现独立自治的商人团体和城市自治。通过分析商人阶级的地位,比较影响封建社会时期中国与西欧城市不同发展结果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5.
矛盾是复杂性事物必然具有的属性,要求对关于包含矛盾的复杂事物的复杂问题作简单的、单方面的回答,就会导致悖论。真理是复杂的、矛盾的。世界是复杂的、矛盾的。传统科学世界的无矛盾性是因对科学对象的理想化、简单化造成的,是认识、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当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在传统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存在一个庞大的“中间阶级”。“中间阶级”的存在和壮大的事实使马克思主义的传统阶级关系两极分化的理论受到挑战。如何对“中间阶级”加以准确的定位是马克思主义者所必须解决的问题。赖特在批判对“中间阶级”的各种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阶级关系中矛盾的地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社会效应“是由一定社会因素或结构,在社会过程中造成的一种影响下一步过程和人们的社会生活的结果”,它也是一种社会效果。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新旧体制的交错共存,共青团工作必然会遇到更多的问题、矛盾和挑战。要使团组织解决问题,克服矛盾,迎接挑战,我们必须努力使团工作取得最佳的社会效  相似文献   

18.
张佩 《理论月刊》2013,(8):50-54
欧阳修、苏轼的"斯文"道统,是一支在北宋儒学复兴洪流中奋力牵挽内圣与外王的力量。此道统的源起,对欧阳修来说是在北宋文化格局未定的情况下争取机会,对于苏轼而言则因政治处境不利,更添了些迫切性。欧苏道统的"致道"主张为:道本于学;必追随本心,不可图慕虚名勉强求之;道之用在天下,立论太高,止于虚言,则道不可得。此道统之所以隐沦,原因是:对续统人才要求全面,增加了儒生入仕难度;理学胜出后将欧苏道统阐释为"专主文辞",根本不足以成为文化命脉向下延续的正宗;欧苏注重学术自由,不刻意追求师承,无形中令门派自我消解,造成后继乏人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古代历史上,在国家稳定、世道承平之时,对官员是有一定文化素养要求的。有些开明的帝王,还会加强对在职官员的相关培训。古代官员普遍好读书,大多自幼读经、史、子、集,经过若干年的训练,入仕时方能知晓为人处世之理和感悟治乱兴衰之道。古代官员的选拔,是采取"学而优则仕"的入仕制度,没有若干年寒窗苦读、没有对儒家学问有一定积累,是不可能通过  相似文献   

20.
一《论语·卫灵公》中记孔子言曰:“君子谋道不谋食”。此言君子,士人之谓也。“谋道”与“不谋道”遂分别成为当时和以后士人沉重使命的表征和修身养性的禁忌。“谋道不谋食”说,至少包孕了四层含义。一为“士志于道”,士应以建道为己任,谋道是士人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核心,故“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二为“忧道不忧贫”。士人以道的发展为安身立命之基,贫不足忧,而天下失道则堪重忧。故要“笃信善学,守死善道”,不能因谋食果腹之需而置道之有无于不顾,“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孟子“贫贱不能移”则是这一思想的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