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闫玉清 《红旗文稿》2012,(23):18-20
影视剧既是传播国家文化的有效载体,同时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形象代表。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电影同业工会在一份致白宫的备忘录中就这样阐述:电影可以成为以极小成本甚至零成本进行国家宣传的最佳方式。当时的威尔逊总统也确信好莱坞可以用作让美国价值观主导世界的手段,并批准建立国会公共信息委员会,其权限就是通过电影推广美国的文化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文化市场上,表现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资本的竞争上。近年来,美国一直控制着世界60%—80%的电视和广播节目,占有世界2/3的电影市场总票房。相形之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差距还非常明显,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总体上还处在探索起步阶段,规模总量偏小、结构不尽合理、营销手段落后,特别是缺乏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和  相似文献   

3.
《奋斗》2006,(4):57-57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称霸世界的美国机器制造业衰落.代之而起的是以好莱坞电影为旗舰的文化产业,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遮盖了全世界。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不知不觉中世界各国已经在美国文化的挤压下生活了。有人形容美国文化产业如同压路机一样碾压世界各个角落。许多国家的文化部长们呼吁:各国如果不作有效抵抗。美国文化的洪水将把全球文化市场变成沼泽,世界的多元化文化将不再存在。  相似文献   

4.
左小平 《探索》2002,53(6):128-130
冷战以后,美国在世界格局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根据清教主义的使命意识、独特的强势文化以及雄厚的科技、经济、政治等综合实力,在全球实施文化霸权战略,以征服和控制人心,以达到统治世界的目的。美国的文化霸权对各民族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维护民族文化主权,以回应美国文化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0,(11):37-38
注重发展大众文化 提高文化吸引力 美国一向重视运用电影、电视、流行音乐及互联网等大众文化媒介向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传递其价值理念并赚取巨额商业利润。目前,美国的电影、电视节目、音乐、图书以及电脑软件的出口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工业品和农产品。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美国文化战略就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加速发展的时代,美国文化这一极具辐射性和渗透性的软实力,正和政治、经济、军事等要素一样,成为美国对外扩张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美国成为文化超级大国的过程中,其独特、高效的运行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美国文化战略的运行机制如法律制度设计、商业化运作及其开放战略和文化外交战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刘耀峰 《学习月刊》2010,(14):80-80
互联网是人类社会空间最伟大的发明和革命.它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而且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表达方式和交际方式.并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网络文化。互联网的应用,打破了区域,连通了世界,促进了世界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建设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人们随着智力、能力、修养、生活习惯等方面发展而形成的,是为生存而对环境作出的适应方式,它对其主体有着微妙与强大的感召力.<美国传统词典>对"文化"的阐述是"人类群体或民族世代相传的行为模式、艺术、宗教信仰、群体组织和其他一切人类生产活动、思维活动的本质特征的综合".作为文化系统的子文化,企业文化是伴随现代企业的建立成长而产生的,是企业在管理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的总和.其核心是企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浅析21世纪初美国多元文化外交的现状、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整个美国外交史,美国社会多元文化的特征贯穿于美国历支始终.美国文化外交的战略手法和核心架构体系均与其多元文化(multiculture)特征密不可分.21世纪初,在美国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其文化外交在实施主体、手段和目的等方面也产生了多元化的轨迹.这种多元的文化外交模式对当今国际交往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我们研究美国的多元文化外交,不仅是站在其多元文化的视角来看待美国21世纪初的外交政策和理念.更重要的是从中得到某种启示,探索这一时期我国文化外交的前沿.这无疑对于健全我国文化安全机制,完善中国特色的文化外交都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战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余丽 《红旗文稿》2014,(8):33-36
正曾几何时,美国作为世界霸主,在权力、制度、文化等领域施展着拳脚,好不风光。然而,近些年,受到新兴大国崛起、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快等因素的冲击,美国霸权渐趋衰落。一、美国权力、制度、文化霸权的衰落轨迹1.权力霸权:相对削弱且呈现进一步加大趋势。经济实力是一国获取权力的主要资源。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尤其是2008年以来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对主要大国的经济发展影响程度不一,比较而言,美国、欧元区、日本遭受冲击最大,  相似文献   

11.
苏东剧变一方面使美国共产党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另一方面也迫使美国共产党开始走向独立自主探索美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阶段。这包括美国建成社会主义的优势分析、和平方式实现美国社会主义的道路探索、扩大党的力量,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盟构建美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未来美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想等等,这些探索进一步丰富了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对美国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12.
美国霸权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选择过程,也是美国文化价值观的必然结果。但全球化时代最大的特点,应是个性各异的多元文化相互认同与相互融合,妄图以一种文化价值观来衡量世界是不现实的,也是违背客观规律的。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在多元化的时代,美国的霸权也不可能是持久的。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以来美国电影产业的政府扶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美国联邦政府不能过多干预文化经济,美国州政府更多地承担了扶持电影产业的责任。新世纪以来,由于美国受到加拿大等国家电影产业扶持政策的影响,一些州政府按照加拿大模式实施了电影产业扶持政策,形成了竞争博弈的态势,这些州政府通过电影制片项目资助、电影人才培养、为拍摄电影提供全方位的帮助、提供市场营销帮助等对电影产业进行扶持,取得了比较好的政策绩效。  相似文献   

14.
胡晓丽 《理论学刊》2007,(10):110-113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实行反苏反共的冷战政策,有其文化渊源,是美国所独具的文化特性的一种表达和再现。概括起来,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文化渊源主要包括使命观思想、扩张意识和种族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理念。  相似文献   

15.
美国在全球推行文化霸权是和谐世界文化建构的最大阻力.一些西方国家为争取和谐世界文化展开了抗御美国文化霸权的不懈斗争,为中国建设和创建和谐文化提供的启迪主要有:中国在创建"双和模式"的过程中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创生一种新文化来抗御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要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树立温和的中国形象,使文化产业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个新增长点,要在创新人类文化发展模式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6.
尹鸿 《求是》2012,(18):62
当今中国,已然是世界文化生产大国。电影年产量近600部,电视剧超过15000集,动画片约25万分钟,都高居世界前列。新创作的舞台剧、发表出版的小说等,也全球领先。但我们还不是文化强国,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文化产品原创力不足,武侠、谍战剧扎堆上演,宫廷、家庭戏跟风严重,印  相似文献   

17.
美国文化管理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政府十分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其管理方式与其他国家有很大的不同。美国没有制订一套完整的文化方面的法律,但在众多法律中,包含有方方面面的文化法律条款,为美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机会。美国文化管理体系美国政府没有一个行政部门对文化进行直接管理,但是这并不是说美国政府不重视文化工作,也不是无为而治,而是积极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美国政府从上至下,从政府到民间,有一套完备的对文化实行间接管理的庞大体系。  相似文献   

18.
美国文化产业的印象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宏宾 《唯实》2010,(11):75-81
当今世界,美国文化产业发展总体处于巅峰。美国文化产业强盛背后有其深层次原因。立足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实际,必须关注文化的大众化倾向和培育大众文化消费群体、关注新兴文化产业链条和文化产业人才链条、关注文化创意和产业创新、关注政府作为的着力点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地球村”的建立和信息化、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美国的全球性战略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已由过去推崇有形硬性扩张转向注重无形软性渗透。美国文化这一具有极大辐射性和渗透性的软国力,正和政治、经济、军事等要素一样,成了美国对外扩张的基本驱动力之一,并成了无形软性渗透的强力“武器”。在美国文化和意识形态霸权及美国推行“新帝国”战略的新形势下,我们一方面应该分析其战略特性并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批判和抵制,另一方面也该看到美国文化先进的一面,并充分借鉴之,吸取精华,师其长技,助我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乔新生 《学习月刊》2011,(23):15-1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不仅为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吹响了前进的号角,而且为我国民族的振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文化不仅仅是意识形态,也不仅仅是生产和生活方式,文化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精神追求.文化也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