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文刚 《西亚非洲》2007,94(7):22-28
少数民族问题是尼日利亚民族问题的一个重要类型,它常与良政、少数民族权利、环境保护等热门话题联系在一起,因而不可避免地引起尼日利亚国内外广泛关注。尼日尔河三角洲少数民族问题的类型,可分为该地区少数民族同政府、石油公司之间的冲突,以及该地区少数民族之间的冲突三类,其原因在于石油收益分配不均、少数民族边缘化,以及环境污染等多重因素。尼日尔河三角洲少数民族问题不仅对尼日利亚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地区局势、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都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尼日利亚地方民族组织源于各民族对部落战争、部落主义和封闭落后的内忧,及对英国殖民统治所带来的政治奴役、经济剥削和文化侵蚀外患双重压力的回应.它们在反对殖民主义、寻求本民族复兴、和平及发展方面发挥了一些积极作用.但是,它们很快被"政治化",成为政治家们争权夺利的便利工具.20世纪90年代以来,尼日利亚的地方民族组织大量涌现,尤其是在盛产石油的尼日尔河三角洲地区.它们对尼日利亚的民主化产生了深远而复杂的影响:一方面,一些地方民族组织以和平方式提出合理诉求,要求政府进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有助于推动民主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许多地方民族组织以暴力手段谋求利益,有的甚至要求本民族脱离尼日利亚独立或按照民族界限重组联邦,这些影响对国家民族建构程度较低的尼日利亚民主化非常不利.  相似文献   

3.
尼日利亚艰难的还政于民进程任剑梅,曾强一尼日利亚是非洲的一个大国,人口一亿多,居非洲首位。1960年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70年代,尼日利亚依靠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80年代油价大幅度下跌后,尼经济受到严重打击,但其国民生产总...  相似文献   

4.
尼日利亚本土伊斯兰极端组织博科圣地(Boko Haram)2002年成立,活跃于尼东北部,有尼日利亚的塔利班之称.该组织以在尼日利亚东北部建立纯粹的伊斯兰哈里发国为目标,频繁暴力攻击境内的基督教及军政和平民目标,成为尼国内重要的反政府势力.近年来,通过与“基地”组织和索马里青年党等国际暴恐势力加强协作,博科圣地逐步蜕变为国际圣战组织,对地区及国际安全威胁日益增大.  相似文献   

5.
尼日利亚艰难的还政于民进程任剑梅,曾强一尼日利亚是非洲的一个大国,人口一亿多,居非洲首位。1960年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70年代,尼日利亚依靠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80年代油价大幅度下跌后,尼经济受到严重打击,但其国民生产总...  相似文献   

6.
2015年3月28日,尼日利亚举行了自1999年回归民主制后的第五次全国大选,总统和国会选举同时举行.此次大选共有14个政党参与,登记选民达6742.2万人,其中2943.2万选民参与投票,投票率达43.65%.④3月31日当选举计票接近尾声时,尼反对党全体进步大会党(简称大会党)候选人穆罕默杜·布哈里领先现任总统、执政党人民民主党(简称民主党)候选人古德勒克·乔纳森近200万张选票,胜局已定,其阵营先行宣布胜选,乔纳森致电布哈里承认败选并祝贺其获胜.4月1日,尼国家独立选举委员会(INEC)公布正式选举结果,布哈里赢得1542.4万张票,占53.95%,乔纳森获得1285.3万张选票,占44.96%.布哈里以绝对领选优势赢得总统大选.至此,尼日利亚史上首次以民主选举方式基本实现了政权和平交替.  相似文献   

7.
尼日利亚政党政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自身发展阶段滞后和部族、宗教及地区矛盾尖锐 ,尼日利亚民主基础脆弱 ,政党政治先天不足 ,独立后未能有效承担民族国家建设的使命 ,无法应对军人发难。然而 ,由于政党政治代表着尼现代政治的发展方向 ,长期的军政权统治并未完全打断政党内在演变的脉络 ,尼日利亚当今主要政党均有各自的历史传承。进入第三共和国后 ,政党政治呈现出三党并立、一党坐大和一切围绕选举等特点 ,既是本身发展历程的结果 ,也反映出非洲国家政治发展的共性。今后 ,尼日利亚重回军政权统治的可能性小 ,政党政治会在现有框架下 ,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中颠簸前行 ,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民族国家建设和政治、经济解放的使命。  相似文献   

8.
王三义 《西亚非洲》2006,28(3):74-76
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者组织”(以下简称“圣战者组织”)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被占领土上出现的一个政治组织,它先后制造了多起针对以色列人的袭击事件,造成人员伤亡,然后宣称为袭击事件负责,以表明它的力量和影响的存在。相关的书籍和新闻报道中一般把圣战者组织与其他极端组织并提,强调它们之间的共性。其实,圣战者组织有其产生的特殊背景,有成熟的政治主张,思想来源和组织结构也较复杂,有自身鲜明的特点。一“圣战者组织”是从“穆斯林兄弟会”(以下简称“穆兄会”)分裂出来的一个团体。穆兄会于1928年在埃及成立,在埃及一度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美国对尼日利亚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日利亚被美国选定为在非洲的关键性双边关系国之一。尼日利亚在美国对非政策中的这种地位与其对美国利益非常重要这一事实分不开。美国对尼日利亚的政策一贯受3个核心因素支配,即双边经济关系(能源、贸易和投资)、地区安全(西非地区维和)和政治控制(消除腐败、推进民主价值和人权、强化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世界各个地区石油原油产量世界各个地区石油原油产妞(单位:日千捅)地区197斗年暂定数1980年估计数1985年估计数中东地区 抄特阿拉伯 伊朗 科威特 伊拉克 阿布扎比非洲地区 利比亚 阿尔及利亚 尼日利亚北美地区 美国 加拿大中南美地区 委内瑞拉亚洲、大洋洲地区 印度尼西亚西欧地区 北海共产国家地区 苏联 中国21,500 8,500 6,100 2,500 l,,900 1,400 5,500 l,600 9002,30012,70010,5002,2004,4003,0002,4001,400 45010,3008,6001,200(下限)—(上限)23,000—28,000 9,000—11,000 6,000—7,000 2,OQO—2,500 3,000—4,000 2,000—2,500 7,0…  相似文献   

11.
2013年9月21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西门购物中心遭“基地”组织在东非的分支机构索马里青年党(Harakat Al-Shabaab al-Mujahidin,简称Al-Shabaab)袭击,造成至少67人死亡、170多人受伤,成为自1998年美国驻肯尼亚和驻坦桑尼亚大使馆遭恐怖袭击以来,东非地区最严重的恐怖袭击.当前,青年党仍然控制着索南部大部分农村地区,在主张国际化圣战的头目谢赫·阿布迪,戈登(Shaykh Abdi Godane,又名Mukhtaar Abu Zubeir)领导下,青年党有可能进一步扩大袭击范围,对外国在非洲目标、甚至是在美欧本土发动恐怖袭击.  相似文献   

12.
李文刚 《西亚非洲》2012,(1):84-100
尼日利亚民族国家构建的困境源于英国殖民统治的影响和独立运动的缺陷,民族宗教问题及外部影响又给其添加不少变数,使得地方民族主义比民族一体化在尼日利亚更有市场。"联邦特征"原则作为消除地方民族主义、促进民族统一的一项基本原则对主体民族"三足鼎立"、少数民族众多的尼日利亚有诸多积极意义,其核心思想以宪法条文或不成文规定的形式影响着尼日利亚的政治发展,在某些方面推动着民族国家构建。由于该原则的缺陷和民族国家构建自身的复杂性,其有效性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尼日利亚民族国家构建亦需其他力量的推动。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发展中国家形势出现了引人注目的一些特点,单边主义在发展中地区不断碰壁,大国围绕反恐、反贫和石油等问题加强了对发展中地区的拉拢和争夺,与此同时以巴俄印中(BRICs,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简称)为代表的发展中新兴大国迅速崛起,中国在发展中地区的影响快速上升。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当前发展中国家总体崛起的势头和国际局势的变化,并将对未来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一、巴俄印中新兴发展中大国迅速崛起2003年12月,世界著名的投资银行高盛公司在其网站发表题为《与巴俄印中共梦:通往2050之路》的报告后,巴俄印中立即成…  相似文献   

14.
伊加特     
“伊加特”是“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Intergov-ernmental Authority on Development,IGAD)的中文简称,该组织于1986年1月成立,其前身是由东非国家组成的“政府间抗旱与发展组织”(The Intergovern-mental Authority on Drought and Development,IGADD)。1996年3月,在内罗毕首脑会议上,该组织决定将其改为现名。同时,其职能也由解决抗旱、抗荒漠化扩展至解决政治、经济发展、和平与安全等问题。伊加特的宗旨是:在推行和平与安定的基础上,加强成员国的相互依存,从而发展该地区的合作,将之建设成为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人道…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印尼自1953年签订贸易协定之后,两国的经贸关系发展得很顺利.然而,由于大家知道的原因,1965年两国关系突然恶化,并于1967年断交,正常的经贸关系也随之中断,只保留通过第三国和地区的间接贸易.两国经过共同努力,1985年恢复了中断18年的直接贸易关系,从而推动了中印(尼)1990年8月恢复邦交.两国的复交又推动了经贸关系的稳步发展.回顾两年多以来中印(尼)经贸关系的发展,展望其前景,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对于继续发展两国的经贸关系是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6.
正巴基斯坦塔利班(简称巴塔)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反政府恐怖组织,巴塔自2002年作为一个组织雏形出现以来,就以巴政府、安全部队和平民为袭击目标,是巴国内安全的最严重隐患。2007年12月巴塔正式宣告成立后,在巴西北边境省级联邦部落直辖区十分活跃。为维护巴和平稳定,巴政府一直尝试通过对话方式与巴塔和谈。2013年5月11日,巴基斯坦举行国民议会选举,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简称穆盟)谢里夫派获胜。同年6月7日,巴新内阁就  相似文献   

17.
尼日利亚在全球化中的两难处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宪 《西亚非洲》2003,(3):35-40
尼日利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其他国家一样无法抗拒全球化。长期以来 ,尼经济结构具有明显依赖进、出口贸易的特征 ,因而此特征的延续使尼日利亚的发展离不开全球化。但全球化是大有利于国际资本的单向和片面的全球化 ,其背景下的合作关系更有利于投资方。因此 ,全球化对处于经济和技术弱势地位的尼日利亚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另方面 ,尼军政权时期的国家高度集权制 ,盛行的腐败现象 ,政府对经济信息准确度的干扰 ,以及还政于民以来国内频繁的社会冲突等非经济因素构成尼日利亚参与全球化进程的更大障碍。对此 ,尼政府和社会在进行自我调整 ,以改善尼日利亚在全球化中的两难处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西非大国尼日利亚经济快速发展,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瞩目。2014年4月6日,尼日利亚国家统计局对外发布最新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数据,按照重新确定基准年(2010年)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2013年尼GDP总额高达5099亿美元,大幅超过同年南非的GDP3703亿美元,尼日利亚成为非洲第一大经济体。该统计数据发表后引起了外界的争议,质疑声不少。本文试图在分析该统计数据可信度的基础上,阐释尼日利亚第一大经济体的经济地位对南非在非洲经济领头羊地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尼日利亚是非洲大国,自1960年独立以来,经济经历了由发展到衰退的痛苦过程,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决策失误及政局不稳。10年来,尼政府进行了经济结构调整,虽取得一定成效,但经济状况仍非常困难。拥有发展经济的巨大优势(一)尼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尼素有西非."天府之国"的美称,拥有丰富的物产资源。适宜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造就了潜力巨大、品种丰富的农业。一批工业发  相似文献   

20.
2016年上半年,土耳其外交政策逐渐出现调整迹象.执政的正义与发展党(简称正发党)有意与地区国家化解矛盾、缓和关系,弱化激进的意识形态主张,意图重回实用主义轨道.这是正发党检视近两年来种种外交失败后所作的战术调整,同时兼具深刻的国内政治背景.但是,土耳其外交政策的战略指导思想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其未来仍不免将经历一段动荡调整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