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祥平 《前沿》2011,(7):34-37
"民主、法治"等普世价值的实践给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推进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许多重大进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日趋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实现;共产党发展成为一个开放性政党,标志着阶级革命党到国家执政党的转变。面对当前仇富与丑官一系列新问题与新挑战,中国政府应加大践行"民主、法制、人权"等普世价值的力度,积极扩大人民民主,还应利用大众传媒努力培育民主政治文化,造就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2.
白剑波 《求索》2011,(1):72-74
近年来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日趋热烈。西方学者们宣扬"人权、自由、平等"等天赋观念是人类各个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共有的普世价值,并以此指责其他非西方国家和文化的主权与独立性。如何正确看待与分析评价西方学者们宣传的"普世价值"观,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问题,甚至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3.
刘士文 《前沿》2011,(21):30-36
"普世价值"的争论既是政治异见的交锋,也是社会思潮冲突的缩影,还深刻体现出哲学派别的分歧。"普世价值"缘起西方,但西方普通人、政治人、宗教人士对此概念沿着客观性、实践性、主观性路线有不同解读并在变化。中国对该词的理解已经不同于西方,有了"中国特色":或指西方模式;或指自由民主人权;或指人类共同的利益。不同人群间难于对话。"普世价值"争论已经复杂化,应该分别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相似文献   

4.
“普世价值”何以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利益的共同性是“普世价值”得以存在的前提。阶级存在和社会主体利益多元化的事实决定了“普世价值”只能存在于主体自然属性领域。而在主体的社会属性领域,“普世价值”基本上是一种“虚幻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化,“普世价值”将逐渐从虚幻走向现实,但这是有条件的、极为有限的。真正的“普世价值”有待于世界大同,即阶级的消灭、国家的消亡,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但即使到了世界大同实现之时,也不能消除价值主体的多元化,也就是说,“普世价值”在那时也不能囊括价值的全部。同时,不能把“价值共性”简单等同于“普世价值”。在国内,那些热衷于传播“普世价值”的人,是旨在自由、民主、人权、平等的旗号下,推销西式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在国际上,对“普世价值”的吹嘘往往是某种强权政治的代言辞,是价值观的“强制认同”与“引诱认同”。  相似文献   

5.
从抵制《功夫熊猫》到反对答世价值 2008年的中国,大事很多,四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都是要载入史册的。大事之外,还有一些思想文化事件,也掀起了一定的波澜,比如《功夫熊猫》受抵制,比如普世价值遭反对,都值得历史来思考、辨析与记录。  相似文献   

6.
魏靖宇 《人民论坛》2013,(2):202-203
伦理是指人际之间符合某种道德标准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杆,具有明显的政治性、社会性、时代性、可传承性、行业领域性、地域特征以及实用性和超越性等诸多特点。针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日趋严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缺失,普世伦理与普世价值成为人类需重新审视的又一个时代性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普世价值"逐渐成为我国思想界热烈议论的话题。2007年3月16日,温家宝在答记者问时说道:"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等等,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全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有些人认为,温家宝提到的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属于"普世价值"。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是"西方资产阶级"认可的东西。"东方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8.
陈先达 《新东方》2009,(8):60-62
普世价值与价值共识最易混淆。价值共识可以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而普世价值似乎是人人都应该认同的一种价值共识。普世价值是一种以抽象人性论为依据、以绝对的普遍性为方法的唯心主义价值观。在当代,西方和国内少数人借助强势话语霸权,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称为普世价值,以达到他们西化和分化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9.
西方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是世界上众多文化资源当中的一种。西方文化对普世性文化的贡献只是构成普世性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替代普世性文化的全部。某些西方学者坚持“西方中心论”,把西方文明完全等同于普世价值,把非西方文明看作是特殊价值,如亨廷顿所说的“普世文明的概念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西方消费模式和大众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正在创造一个普世文明”。这就过分夸大了西方文明中的普世价值,把其中的特殊价值也普世化了。在现实中的突出表现就是,  相似文献   

10.
关注理由: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宣扬"普世价值"思潮的人企图把党的十八大精神歪曲为"普世价值",力图在十八大的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中塞进"普世价值"的内容。核心观点:"普世价值"的思潮鼓吹社会主义改革应该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接轨,融入西方文明。新动向:借助一些社会热点,为我所用,这是近期"普世价值"思潮传播中的一个新特点。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文章写到这里,适逢有关"普世价值"问题的论战犹酣之际。这场论争令人感兴趣之处,主要基于如下实际情况:在承认不承认普世价值这个问题上持相反观点的文章中,有的却对普世价值本身有着基本相同的认识;同样,在持相同观点的文章中,有的又存在着对普世价值种种不同的表述。  相似文献   

12.
残缺的人权文化起源与人权普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普遍的人权,促进对人权的普遍尊重和实现,是联合国在多个文件中提及的人权教育目标。通过对西方人权根源的分析,从人权理论研究的视角出发,提出人权问题不存在普世价值,人类只存在具体的、历史的人权价值,人权价值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3.
李云龙 《人权》2011,(2):10-13
当代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迅速,成就巨大。每一个生活在中国社会的人对此都有切身感受。认真研究中国发展的观察家也很容易看到这个事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经济上,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在政治上,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在法律上,  相似文献   

14.
有些人很害怕听到"普世价值"四个字,似乎这四个字代表了西方势力。其实既然是普世,那就是适用于全人类的,可以来自西方,可以来自东方,当然,也可以来自中国。最近在全球火爆上演的电影《功夫熊猫》,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地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欢迎,原因之一就在于这部电影里可以看到  相似文献   

15.
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代中国的新主题。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丰富完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建设这样的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利益多元化、共同富裕、以人为本,应是基本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6.
关于正确认识民主社会主义观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一段时间民主社会主义重新泛起引起了理论界的注意。本文从理论界对此问题激辩的由来、正确认识民主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三个方面,对有关民主社会主义的问题争论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研究社会主义价值目标,首先应明确它是有层次性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应该包括人类价值目标某些共同的规定,此外,它还要有自己独特的东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除具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共性外,也应该有自己特殊的规定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中,还应提炼出其核心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8.
普世价值就是那些做为底线的共同价值,比如人的生存的权利、自由等。从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角度看,普世价值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能抛开主体空谈价值特别是普世价值;普世价值是人类在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不是“普西价值”;要理性对待和处理文化多样性和普世价值的关系;普世价值给人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共同目标和评价尺度。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来,"普世价值"在我国思想理论界引起激烈争论.肯定论者认为世界上有"普世价值",就是自由、民主、人权、平等、博爱等.否定论者认为世界上没有适用于所有时代、所有国家的"普世价值",承认"普世价值"的目的是为了在我国推行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把中国引上资本主义道路."普世价值"争论其实是要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斗争,是中国举什么旗的方向之争,是中国走什么路的道路之争,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一场看不见硝烟的交锋.  相似文献   

20.
陈春雷 《人民论坛》2013,(2):200-201
"普世价值"观作为一种西方政治社会思潮,在我国已引起学界、思想界及相关政策机构的广泛关注、热烈讨论甚至争论。有必要在认真解读和深刻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观进行细致比较、梳理及厘清,在内涵、阶级性、宣扬价值的异同上对其进行认识和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