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牙咬痕同一认定数字化分析的盲法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定人牙咬痕同一认定数字化分析方法的精确性。方法 采用数字化分析法对人牙咬痕及8名“疑犯”牙列模型进行双盲法分析实验,用Photoshop 5.5将获得的咬痕扫描图像生成overlay,用AutoCAD Rl4工程测量软件分析各项参数,比较人牙咬痕和“疑犯”牙列参数的匹配性。结果人牙咬痕及“疑犯”牙列模型数据化分析的各项参数分析结果一致。结论对于试验性咬痕,数字化分析是一种可行的认定方法,对法医学实践具有可行性及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沈家健 《法医学杂志》2001,17(2):120-121
咬痕是上下颌牙齿相对咬合作用于人体或某种物体上并进行切磨、撕扯而留下的痕迹。在法医检验,特别是性犯罪检案中,人体咬痕常掺杂于人体其他损伤之中。人体各种类型损伤中是否有咬痕、有何特异性及咬痕的同一认定,对犯罪嫌疑人的排查、甄别及认定,特别是在某些只有犯罪嫌疑人的口供的案件中,就显得尤其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皮肤咬痕实际案例检验,对皮肤咬痕特征及同一认定的可靠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皮肤咬痕检验鉴定应具备的条件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咬痕是上下颌牙齿相对咬合作用于人体或某种物体上并进行切磨、撕扯而留下的痕迹。在法医检验,特别是性犯罪检案中,人体咬痕常掺杂于人体其他损伤之中。人体各种类型损伤中是否有咬痕、有何特异性及咬痕的同一认定,对犯罪嫌疑人的排查、甄别及认定,特别是在某些只有犯罪嫌疑人的口供的案件中,就显得尤其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5.
马卫东 《证据科学》2001,8(3):162-163
在实际侦查中,皮肤上咬痕的鉴定比较注重咬痕的痕迹特征检验。由于人的皮肤在记录咬痕方面是一种很差的介质,有些咬痕特征不能得到明显的反映,因而在个人识别上的利用价值不大。应用PCR-STR技术对咬痕留在皮肤上的唾液斑进行多态DNA位点分型,可以达到个人认定或排除的目的。现就我室受理的两例皮肤上咬痕的DNA检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人牙咬痕形态学变化的动态过程 ,了解咬痕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 ,为已发生变化的咬痕同一认定提供依据。方法 动态追踪观察活体及死亡动物咬痕的变化过程 ,并测定其相关形态参数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咬痕形态、牙面积、时间、牙合力、牙宽度、牙厚度之间的关系 ,建立咬痕形态学变化回归方程。结果 咬痕的形态、牙形态、时间、牙合力有一定的数学关系 :S =-6 96-1 68× 10 2 T -0 11F +2 2 1W +3 75H (活体狗实验T <3 60min) ;S =-2 1 90 +5 3 4× 10 2 T -0 3 6F +4 5 7W +6 66H (死亡狗实验T <14 40min)。  相似文献   

7.
在实际侦查中 ,皮肤上咬痕的鉴定比较注重咬痕的痕迹特征检验。由于人的皮肤在记录咬痕方面是一种很差的介质 ,有些咬痕特征不能得到明显的反映 ,因而在个人识别上的利用价值不大。应用PCR -STR技术对咬痕留在皮肤上的唾液斑进行多态DNA位点分型 ,可以达到个人认定或排除的目的。现就我室受理的两例皮肤上咬痕的DNA检验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1.我室在 1999年 6月及 8月受理的两起咬痕案例 ,检材为血液 (痕 ) ,唾液斑。2 .皮肤上咬痕唾液斑提取 :用干净消毒后的 1cm2 纱布沾取蒸馏水后 ,用镊子夹着纱布以同心圆方式由里向外…  相似文献   

8.
咬痕越来越多见于虐童、性犯罪等暴力案件中,常是嫌疑人攻击或受害者自卫的结果。由于人类牙齿大小、形状、排列各不相同,在皮肤、食物等物体上形成的咬痕具有特征性。法医牙科学运用这个原理,将实际咬痕与口内牙痕进行比对,认定或排除嫌疑人。本文就咬痕证据的实际应用、咬痕分析的研究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简要综述,并展望咬痕分析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犬咬人不仅是公共健康问题,也是社会安全问题,会引发诉讼。在犬咬人事件或案件中,准确认定嫌疑犬至关重要。犬咬人必然会导致咬痕的遗留。本文通过系统查阅和总结相关文献报道,从犬齿列排布特点及用途、损伤类型及形成机理、损伤部位影响因素、犬咬痕的法医学鉴定要点等方面进行综述,展望了犬咬痕法医学鉴定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我国犬咬痕法医学鉴定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笔者近两年在会诊凶杀案中,连续发现三例将咬痕误定为某一圆型接触面工具而导致案件分析或认定罪犯困难的案例.本文着重分析漏检咬痕的原因、咬痕在侦案中所起的作用及检验咬痕的注意事项.二.案情简介案例1:一老年女子被害,脸部、下腹部留有多个中空性类圆形的皮下出血(见照片1).初检意见认为是案犯携带的某一中空的圆形工具打击所致,侦察人员准备从工具着手分析案情、查找线索.笔者在会诊此案时发现这些中空性类圆形皮下出血直径在2.5~3厘米之间,一侧周边皮下出血较宽、程度重,另一侧周边皮下出血呈间断状排列,从而确定为咬痕,  相似文献   

11.
一强奸未遂案中,受害人与犯罪分子搏斗,左手指被犯罪分子咬伤,留下清晰咬痕,手指覆有薄层血迹。经办案单位排查,发现陈某有重大作案嫌疑,遂将陈某血样DNA与受害人手指咬痕上DNA检验比对,结果认定同一。该类案件为常见案件,但要处理好需要有一定技巧,本文将检验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咬痕个体识别的比对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一个牙模数据库,为通过牙齿、咬痕进行个人识别的研究及其在法医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 经过对400例牙模进行分析、计算,将牙齿的形状、排列转换成数字型(X,Y)坐标,通过计算出每颗牙关键点与坐标原点的相对位置,在DOS系统下运用Borland C++5.0语言编写程序,快速地计算出牙齿和牙弓的特征。结果 能对牙模进行自动识别,达到排除与认定。其比对精度长度为1.3mm,角度3°;可取的最少牙点位数目为12~14较为合理,大致需要5~7个完整的牙痕。结论 该方法是研究咬痕与牙模比对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咬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玮 《刑事技术》1998,(6):6-11
咬痕在解决刑事、民事案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由于咬痕证据的应用难度较大,影响了其证据价值的发挥。本文对咬痕的分类、物质基础及形成机制进行了阐述,使咬痕分析更趋科学化、明朗化,以期提高咬痕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其证据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签字笔笔痕是否天然地适用圆珠笔笔痕检验条件而能够进行同一认定.方法 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在不同纸张条件下,以签字笔和圆珠笔为研究对象,收集288份有效实验样本,分别观察、记录、分析实验样本中的所产生的笔痕特征.结果 签字笔笔痕主要出现在大笔画的划痕特征;签字笔笔痕的稳定性和特定性要比圆珠笔弱.结论 签字笔笔痕同一认定需要考虑签字笔本身的特性,不可盲目鉴定.  相似文献   

15.
笔痕特征是文检笔迹鉴定的新方式,经过多年的应用实践,获得了较突出的成绩.笔迹鉴定新采用的笔痕特征检验,解决了特定书写笔与书写人同一认定的检验技术难题,提高了对少量字及笔画、摹仿等疑难字迹的检验效率.近年来,签字笔的普遍使用,让“书写习惯对签字笔笔痕的影响”这一课题变得必要.本文重点研究个人书写习惯对签字笔笔痕的特定性和稳定性的表现,有助于掌握利用笔痕特征进行同一认定的具体规律.  相似文献   

16.
在法医学实践中,咬痕常为攻击和自卫行为的反映,因其具有明显且相对稳定的个体差异性,对行为人的认定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借助三维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鉴定1例咬痕。  相似文献   

17.
咬痕DNA分析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咬痕进行DNA分析 ,国外学者推荐使用两根棉签法[1] 提取 ,即先用湿棉签擦拭咬痕 ,再用干棉签擦拭 ,将两根棉签分别进行DNA提取和扩增 ,以增加检出单一个体基因型的机会。本文作者提取 1例咬痕样本进行DNA分析 ,取得满意结果 ,现报道如下。1 案例资料2 0 0 2年 11月 ,在某地女厕内发现一女尸。尸体衣物被撕毁 ,其乳房、前胸、面颊部位有咬痕 ,女尸内裤有少量血迹。用棉签蘸取少量生理盐水 ,在尸体咬痕上轻轻擦取咬痕斑迹 ,Chelex法提取棉签上的咬痕斑迹和死者心血、内裤上血迹DNA ,用ABIPro filerPlusTM 、Y PLEXTM5试剂 (REL…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学影像资料法医学同一认定的鉴定原则、思路及方法。方法总结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1992—2012年受理的30例医学影像资料同一认定案例,对影像资料数量、种类,鉴定利用的识别点及其类型、间隔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胸部X线片为最常见的鉴定资料类型。利用的识别点共有33处、6种类型,包括:自身惟一性特征、骨骼自身结构的变异或发育畸形、疾病或退行性变、创伤后病理变化、医疗后果和正常形态的多处一致。结论影像资料常规审查是案件受理前提之一,同一认定时结合资料类型、投照部位及案情特点选择相应识别点,自身惟一性识别点最佳,多种类型识别点联合使用,识别点多处表现一致得出肯定结论者可应用于鉴定实践。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作案分子进入现场采取新的方式——用木钻在门板上钻孔以打开暗锁。本人在木钻钻痕检验技术中,成功地认定了一起用木钻钻孔入室盗窃的案件。进一步证实了根据木钻钻痕可以进行同一认定。 1 木钻痕迹的形成 钻痕是一种复杂重叠的动态痕迹,随着钻子旋转运动形成圆形洞孔痕迹和木屑。木钻生产厂家不同,其工艺上必然有差异,尤其是在使用上,  相似文献   

20.
申泽波 《政法学刊》2011,28(4):125-128
同一认定理论的流行让人认为它是有用的,但它实际上是无用的。运用现代逻辑方法分析同一认定命题,在特定案件中,被寻找客体是限定摹状词,受审查客体是专名,单称的同一认定命题是一个含有限定摹状词的句子,它赋予个体一个性质。同一认定涉及的是个体识别问题,全称的同一认定命题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全称的同一认定命题是在语言形式上对全称理论命题的模仿,在逻辑上制造了混乱,对同一认定命题意义的澄清可以消除这种混乱,在刑事技术中恢复清晰的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