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法语人称代词第二人称单数同时存在两种形式:tu和vous。法译汉时,一般将前者译作“你”,将后者译为“您”,但其用法远比汉语中的“你”和“您”复杂。有关这两个代词的研究已经超出了语法学研究的范围:社会语言学家和心理语言学家们将二者的语用问题纳入到社会称谓系统中进行研究,因为称谓是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第一人称写作中,"我"作为单数形式的人称代词具有指代明确、统一的特点,勒热纳的自传契约更明确了"我"作为作者、叙述者和主人公的同一指代。在安妮·埃尔诺的自传中,叙述者"我"在不同文本却具有不同的指代对象(主人公本人、社会群体中的某一个体甚或是某个社会群体),表现出虚构性、自传性、复数性和嬗变性,第一人称被赋予多义的内涵,成为埃尔诺所谓的无人称形式。"我"的多义性赋予个人叙事以普遍意义,从而使埃尔诺的"个人的"传记成为"社会的"传记。  相似文献   

3.
刘朝晖 《新民周刊》2023,(26):46-51
<正>“科普已经成为世界科学的一个新动向。”“好极了!我们今天是在科学大会里来谈科普!”7月5日下午两点,汪品先院士作为主持人宣布“科研与科普:地球系统科学的启示”圆桌会的举行。圆桌会聚集科研与科普工作者一道开展自由讨论,在横跨“天、地、生”的系统性科学视野下,探讨科研人员从事科普工作的意义和方式以及科研与科普之间的链接,分享他们在科研与科普融合中的宝贵经验和见解,交流在当前多学科交叉和创新性教育的新趋势下,科普的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无论是“一人思”“两人玩”还是“合家欢”,游戏世界不会让你失望。上有老下有小不敢出门随便浪?单身狗每到佳节倍觉形单影只?不爱上街人挤人凑热闹?——不管出于哪种原因,都可以成为你春节安心在家当个“游戏宅”的充分理由。无论是“一人思”“两人玩”还是“合家欢”,游戏世界不会让你失望。  相似文献   

5.
《新民周刊》2023,(16):6-7
新民周刊首届青少年社论大赛,为年轻人提供一个挥斥方遒、浪遏飞舟的舞台!——半年前,新民周刊首届青少年社论大赛启动,向青少年发出了郑重的邀请,欢迎四方学子英才写下自己的第一篇“社论”。新民周刊特邀著名学者组成专家评审团,评选出优秀的文章和优秀的作者。一千多篇青少年社论文章背后,是一千多颗滚烫的、青春的心。青少年是未来、是希望,他们怎么认识世界,决定了世界的走向。让我们一起通过社论大赛,去了解青少年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6.
忻华 《德国研究》2008,23(4):36-42
世界经济的“中心一外围”结构,与世界政治的霸权秩序,是互相牵制、互为因果、融为一体的。而连结“中心一外围”结构与世界政治结构的“枢纽”,是“半外围区”里具有极其重要的安全战略价值的国家和地区。这些“枢纽”之地往往成为霸权国的盟友,它们利用自身在霸权秩序中的特殊位置,获得独特而优越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比一般国家更容易实现经济“起飞”。自大航海时代以来,国际政治结构中先后出现三个霸权体系,其中第二个霸权体系中的德国,正是凭借世界经济结构与霸权政治结构的互动关系所提供的独特机遇与空间,迅速实现了经济的“起飞”。德国工业化进程的典型案例,能够清晰地表现出“中心~外围”结构与国际霸权体系之间互动博弈的演进模式。  相似文献   

7.
“易”不可译,似乎已成为《易经》翻译界的某种共识。“异延(differance)”这个词同样具有某种不可译性。吊诡的是,以上两个不可译的单词或概念有某种内在的共同点,如果对他们的不可译性的来由和解决办法做深入探讨,似乎可以找到西方哲学与中国古代思想的某种通道,使两种思想系统能够直接对话和“通约”。  相似文献   

8.
胡展奋 《新民周刊》2022,(33):76-76
“洛杉矶竟然有如此高尚的文化去处?”初听张军律师介绍“亨廷顿图书馆”,我立即浮现类似的疑问,须知,洛杉矶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个“大农村”,大海般一望无际的别墅,似乎洛杉矶人除了别墅,就知道别墅,而亨廷顿图书馆,除了收藏60多万册珍稀图书,还珍藏数百万份学者真迹手稿,与“别墅世界”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相似文献   

9.
“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苏京平中韩两国都有过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性灾难。当然,现在已是半个多世纪后的春天,曾经传遍世界的抗战誓言“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如今对老一辈人来说似乎已十分遥远,对新一代人来说似乎又十分陌生,然而历史往往是这样...  相似文献   

10.
知蓝 《新民周刊》2023,(29):70-71
<正>他们需要懂计算机硬件、软件,掌握特殊的计算机语言,才能使用PC机,从今天的角度看,这个门槛可不低。1981年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年份。这年8月13日,IBM公司向世界展示了第一台PC5150电脑,并创建了行业标准,这一天标志着个人电脑真正走进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意味着世界正式迎来“全球互联”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1.
1992年春季,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时,对广东提出了殷切希望:“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特别提到新加坡,指出:“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  相似文献   

12.
1940—1958:在西欧文艺界发生,占廿世纪文学史不少篇章的两个运动:“达达”(1918)和“超现实主义”(1924),我们且读跟这两个运动联系密切的著名的一些诗人。莫管达达在先或超现实主义继后,他们都一边将“改变生活”与“改变世界”相提并论,一边竭力将诗推到可能的极限。两者意图都在认识艺术本质、生活与艺术的区别,以及运用艺术方法去挖掘他们所谓的人的自由、解放的各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在前苏联国内出现了一股诋毁和否定列宁与列宁主义的倾向,有人将其称之为“非列宁化”现象。“非列宁化”的表现形式从贬低列宁的历史地位,否定列宁的思想学说和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直到烧毁列宁的画像,捣毁与列宁名字有关的象征物和纪念物。 1988年5月,一位名叫瓦西里·谢柳宁的经济记者在《新时代》杂志上刊载了一篇文章,明确提出强迫劳动和集中营制度早在列宁领导的“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就已建立起来。这篇文章可以看作是“非列宁  相似文献   

14.
金姬 《新民周刊》2023,(4):38-41
<正>对于所有中国旅游业从业者而言,2023年的1月让他们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随着未来国际航班逐渐增加,海内外出行便利度愈发提高,预计到今年“五一”假期能看到明显的市场爆发。对于所有中国旅游业从业者而言,2023年的1月让他们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先是从2023年1月8日起,中国正式取消入境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取消“五个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再是1月11日,文化和旅游部(以下简称“文旅部”)办公厅发布通知,宣布文旅行业8项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废止。最后是1月20日,  相似文献   

15.
重庆开县麻柳乡创造了备受推崇的“麻柳经验”。麻柳的“八步工作法”荣获了“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麻柳乡人民政府荣获了“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麻柳经验”彰显了一个道理:我们其实用不着刻意去向外来世界学习什么模式,只需要尊重生活中最朴素的常识、经验和智慧,就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矛盾问题,创造和决定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西方学者、媒体习惯于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话语体系和分析工具,对中国的发展态势作出评判。近年来,他们渐渐放弃“中国崩溃”、“中国威胁”等论调,而代之以“北京共识”、“中国模式”等话题。尽管目前他们对于中国模式的看法并不统一,但是,话语转换本身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王助 《法国研究》2009,(1):35-41
最近几年,法国海外领地的政体经历了很大变化。法国波利尼西亚和新咯里多尼亚成为“共和国内的海外属国”。这些海外领地享有相当大的自主权,以至于新咯里多尼亚甚至可以通过全民公决宣称独立。另一方面,魁北克作为加拿大惟一的法语省份,在2006年被加拿大众议院承认为一个“统一加拿大内的民族”。在本文中,我们将比较和分析两个地区的异同点,分析它们的独立走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者简述了“法语世界”这一概念的起源与发展过程,认为“法语世界”首先是一个文化概念而非曾一度有过的政治概念。所谓“法语文化”也将像戴高乐内阁文化部长、法国著名作家和学者安德烈·马尔罗认为的那样,逐步地被“人类博爱”文化所涵盖。  相似文献   

19.
自从1962年1月以来,美吴集团在我国南方加紧集中人民到以“战略村”为名的各个变相集中营,它们阴谋建立一种规模庞大的监牢。 迄今,在南方到处都有“战略村”,自分界线南面的永灵和第五联区的山林地带到南部平原,甚至在城市的周围以及西贡堤岸地区,各个“战略  相似文献   

20.
刘波 《法国研究》2006,(1):27-36
“矛盾修辞”将两个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并使它们发生修辞上的联系。它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对比,而是使两个本来不可调和的事物所具有的特征相互渗透,相互溶入,通过对两者的综合,用两者的合力营造出一种全新的境界。它不仅在美学方面体现出一种雄健的审美趣味,而且在揭示自然和精神的真相方面表现出一种道德上极端残忍的清醒。作为表现手法,“矛盾修辞”使表现不可表现的内容成为可能;作为思想方法,它把意识活动引向常情常理不能达到的深处;作为创造手段,它开辟了一个充满悖论的统一世界。波德莱尔在其创作中惯常使用“矛盾修辞”。对“矛盾修辞”的探讨可以帮助我们廓清波德莱尔倡导的“深层修辞”某些方面的内涵。同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相比,波德莱尔通过“矛盾修辞”体现出来的美学理念无疑是一种深化和升华,它揭示深度的思想情感或思想情感的深度,凸显生活中固有的不可消解的矛盾和悖论,启发一种观照世事和人心的现代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