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刻认识加强城乡区域统筹、构建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意义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2.
统筹区域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的有力支撑。本文在考察国内外有关区域发展前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统筹区域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理论内涵,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实证分析,选择科学的、合理的、遵循区域时空演化规律的统筹区域发展模式和途径,实现区域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军 《中国发展》2012,12(1):46-50
杭州市通过实行“六个创新”和建立四项保障机制,在较短时期内开创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新局面,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杭州在城乡区域统筹发展上的经验和成功做法,为其他地区正在进行的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郭宇 《前沿》2013,(21):83-85
本文以山东省济南市为中心的城市群经济圈规划发展为例,对城市群在区域统筹发展中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进行了相关分析,探索如何通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化解单体城市发展的困境以及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均衡问题,从而实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程必定 《学习与实践》2005,(1):46-49,5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类型的区域经济蓬勃发展,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发展已进入城市主导型的新阶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应该推进城市主导型的区域发展战略,以城市为主导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城市为主导统筹区域经  相似文献   

6.
王树华 《群众》2013,(7):21-22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必然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关系到"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统筹区域发展的关键,在于建立起能够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的长效机制,以培育和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永续动力。建立制度化的行政协调机制。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区域发展的差距问题,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力量来统筹区域协调  相似文献   

7.
熊桉 《政策》2004,(5):12-13
统筹区域发展,是党中央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区域间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立足湖北省情,打破地域界限,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各类资源、各类要素优化配置,是提升湖北省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张学玲 《前沿》2011,(23):171-173
内蒙古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问题日渐突出,促进内蒙古区域协调发展尤为迫切。本文从区域统筹的方向及路径,区域统筹的功能定位,区域统筹的机制保障,区域统筹的抓手及着力点四个方面作了简单思考。  相似文献   

9.
朱传耿 《政策》2005,(6):18-19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先后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20世纪80年代的区域非均衡(重点)发展战略,以及20世纪90年代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加大了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力度,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由此,我国已开始进入实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落实五个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2008,(10):17-20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其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颐。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推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朱忠彪 《湖湘论坛》2020,33(4):81-87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区域化党建和社区教育以点带面深入开展,在城市基层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综合考察区域党建、社区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现状,可以找到其融合发展的现实必要性和理论逻辑性。区域党建和社区教育有机融合,强化统筹管理体制,创新协同推进模式,建立科学考评办法,是新时代区域党建、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新的奋斗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集中体现了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其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天等县作为我区典型的山区贫困县之一,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步伐,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强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统筹区域发展的大背景下,本文在介绍并评价倒U型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倒U型理论的一些修正,来明确指出区域均衡协调发展与国民经济相互间的复杂而多变的联系,为如何使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而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其中之一就是统筹区域发展,对此,我们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其实,建设和谐社会也有一个地区和谐、民族和谐的问题,统筹区域发展实际就是地区之间的和谐问题,实际上包含着民族之间的统筹,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沈毅 《大连干部学刊》2019,35(12):12-18
新时代,大连发展步入了历史新节点。跨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口,推动经济站上高质量发展的台阶,迫切要求建构与之相应的区域经济新布局新体系,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陆海空间合理统筹、园区经济产业延伸、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周边区域协同的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实现新布局新目标,必须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后发超越、军民融合、民生优先等关键层面施以新方略、开辟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房山区力图打破制约农村地区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同时尝试突破教育事业管理分属不同部门的条块壁垒,逐渐走出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新模式,可以概括为:区域统筹、协同创新,实事求是、科学发展。其中,区域统筹、协同创新是基本方式方法,而实事求是、科学发展则是指导思想和实际成果。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强调了"五个统筹"的任务目标,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张颖 《求索》2012,(4):14-16
本文以分析区域统筹发展和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关联性为切入点,概括描述了以区域统筹发展为导向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具体实施,并着重对财政转移支付的区域效应进行分析评价,认为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作为实现地区经济均衡发展、促进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的一种重要的政策措施在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速度差距、增强区域间经济发展均衡性、有效缓解区域间财政困难程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地区间统筹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统筹城乡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地处苏北的连云港,城乡统筹的基础条件比较差,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在这种条件下推进城乡统筹,必须紧紧抓住建设、改革和调整三个关键环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加快山区经济发展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重要内容。前不久召开的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强调,加快山区和欠发达地区发展是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举措,要制定实施山区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扎实推进山区经济加快发展。我们要立足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大局,切实把加快山区经济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