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非法行医罪的主体根据我国刑法第336条的规定,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非法行医罪的主体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关于非法行医罪的主体问题目前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本罪是特殊主体犯罪,另一种认为本罪是一般主体犯罪,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只能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才能成为非法行医犯罪的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不具备医疗技术、医疗知识的普通自然人;(2)具备医疗技术,但尚未取得合法行  相似文献   

2.
非法行医罪和医疗事故罪在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各犯罪构成要件上都有区别,罪数形态上亦有区分,执业医师擅自脱离执业地点和不按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的行为应以非法行医论处,有证医疗机构的无证"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活动造成损害的应以非法行医论,无证人员无偿提供医疗服务的仍属非法行医行为,刑法立法上应当对此作出相应规定以资完善。  相似文献   

3.
非法行医罪在相关的法律中并没有详细的介绍,但是其在现实生活中是有一定作用的.非法行医罪作为法律规范对医疗管理及保证公民健康权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对非法行医罪是一种职业犯进行分析.对非法行医罪是行政犯进行分析、对非法行医罪是身份犯进行分析、对非法行医罪中的医疗行为进行分析四方面,对非法行医罪在刑法学理论上的定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王峰  谭静 《中国卫生法制》2009,(2):13-14,12
在利益机制的趋动下,非法行医现象屡禁不止,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医疗管理秩序。刑法虽规定了非法行医罪,但是目前对该罪的认定问题,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存在诸多争议,争议的焦点之一即是菲法行医罪的主体要件。笔者试通过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以期能有助于对非法行医罪主体的准确界定。  相似文献   

5.
论非法行医罪的主体和客观方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医疗市场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公从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虽然国家已通过刑事立法规定了“非法行医罪” ,然而 ,社会上非法行医的现象还是屡禁不止 ,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社会危害。为了从理论上澄清对非法行医罪的种种误解 ,以便于指导实务操作 ,本文试就非法行医罪构成中的主体和客观方面进行一些探讨和分析。一、非法行医罪的主体目前国内对非法行医罪的主体多采取一般主体说 ,即认为犯罪主体为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 ,既可以是无医疗技术的一般公民 ,也可以是有一定的专业技术但未取得执业资格的人 ,还可以是取得执业资格 ,但是不具备从事特…  相似文献   

6.
试论非法行医罪中的非法行医行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石磊 《政治与法律》2002,2(6):45-48
非法行医行为是非法行医罪客观方面最重要的内容。所谓“非法行医”就是非法主体擅自实施医疗业务,而医疗业务是指以反复、持续的意思实施以医疗行为为内容的活动,医疗行为则是指运用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接受医疗者消除或缓解疾病、减轻身体痛苦、消除或者减轻其对药物或者毒品等的病态依赖、延长生命、改善身体功能与外观、矫正畸形或者帮助或避免生育等与接受医疗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某些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具有相当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已达到犯罪程度,有必要通过刑法的手段加以打击和遏制。现行刑法典关于非法行医罪的规定已不能完成这一任务。笔者建议从两个方面对刑法典关于非法行医罪的规定进行修改:(1)删除刑法典第三百三十六条对非法行医罪主体的限制性规定,将该罪主体设置为一般主体;(2)将非法行医罪客观方面的表现明确化,并将非法为孕妇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行为纳入其中。  相似文献   

8.
非法行医罪是我国1997年新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设定的新罪名,在理论上与司法实践中存在很大分歧,争议颇大。而何为"非法行医"更是其中争议的焦点,本文认为对医疗行为理解的不统一除了从理论上进行界定之外,还应从立法上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9.
97刑法增设非法行医罪,对于规范国家医疗卫生秩序、打击非法行医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但刑法对非法行医罪只作了抽象性的规定而缺乏可操作性,司法机关在对该罪的法律适用上存在较大的难度,同时,理论上对非法行医罪的界定也存在诸多争议。本文探讨了非法行医罪构成要件的理论分歧,并对非法行医达到"情节严重"的界定和非法行医罪中结果加重犯的因果关系认定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李宝珍 《证据科学》2001,8(3):145-147
医疗市场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公从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虽然国家已通过刑事立法规定了“非法行医罪”,然而,社会上非法行医的现象还是屡禁不止,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社会危害。为了从理论上澄清对非法行医罪的种种误解,以便于指导实务操作,本文试就非法行医罪构成中的主体和客观方面进行一些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非法行医犯罪愈演愈烈,只有对非法行医罪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才能切实有效地规范我国的医疗服务市场,保障我国医疗卫生市场的健康发展,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本文以内蒙古通辽市丰田镇为例,对非法行医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旨在为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整治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非法行医罪主体认定中的两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出现了数起社会影响巨大的非法行医案 ,如河南胡万林非法行医案 ,江西南昌个体牙医章俊理非法行医案等。在这些案件的处理过程中 ,控辩双方对涉案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存在严重的分歧。争议的焦点之一 ,是行为人是否具备非法行医罪之主体要件。一、如何正确理解刑法第336条规定中的“医生执业资格”?(一)判断是否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标准是什么?根据刑法第336条第1款的规定 ,非法行医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 ,即仅限于“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显然 ,对非法行医罪主体要件的正确把握和认定 ,关键在于要对“医生…  相似文献   

13.
王建新 《法制与社会》2010,(11):251-253
刑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务工作中对非法行医罪主体范围的认定存在分歧。本文指出应根据我国刑法对非法行医罪的立法规定和司法解释,立足于目前的国情,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角对非法行医罪主体范围的认定作出解读。  相似文献   

14.
章桦  石镁虹 《河北法学》2015,33(2):125-137
以全国27个省份法院裁判文书作为实证研究样本,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我国非法行医罪的量刑进行分析,观测我国非法行医罪量刑的基本特征;对影响非法行医罪量刑的诸多因素进行概括总结,探索基于不同因素在量刑上的差异及对量刑的影响。发现当前我国非法行医罪量刑上值得推广的经验和需要改进的问题,期翼为我国非法行医罪的理论繁荣提供经验基础,为司法人员量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论非法行医罪在刑法学理论上的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法行医罪作为刑法分则的一个个罪,蕴涵着许多刑法学理论基本问题,包括法定犯、职业犯、结果加重犯、身份犯、抽象危险犯以及与违法性阻却事由的关系等问题。探究非法行医罪所涉及的刑法基本理论问题,既是深入研究本罪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对非法行医行为正确定罪、准确量刑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6.
姚诗 《政治与法律》2012,(4):111-119
司法解释对非法行医罪中"情节严重"的解释方法存在疑问,解释结论也殊有不当;非法行医罪应是抽象危险犯,其保护的法益以个人的生命、身体健康为核心,这是解释本罪的基本立场;从该立场出发,明确"情节严重"的实质判断标准,有利于将单纯违反医疗管理秩序但未侵害法益的行为排除在外,有利于在具体案件中正确适用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17.
非法行医罪在我国刑法理论中属于集合犯中的职业犯,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备以实施不特定次数的同种犯罪行为为目的,即行为人不是意图实施一次犯罪行为就结束犯罪行为,而是预计实施不特定次数的同种犯罪行为,并以此作为自己的一项职业,这要求我们在考察非法行医罪中的"行医"时,必须从客观上考察其"行医"是否具有反复性和连续性。同时非法行医罪还属于集合犯中的营业犯,通常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营利"目的,行为人如果主观上不以营利为目的,尽管在行医过程中有收取少量的钱财也不能认定为"营利"。最后在认定非法行医行为是否构成非法行医罪时,应当采取一种实质解释论的立场,考察该种行为是否具有严重的情节,是否达到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医疗市场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虽然国家已经通过刑事立法规定了"非法行医罪",然而,在近几年的司法实践中,该罪的认定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分歧,而相关的部门又未及时做出相应的司法解释,这对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有效维护公共卫生秩序、保障全民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19.
非法行医罪,作为1997年刑法新增设的一个罪名,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该罪的设立对惩治非法行医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的医疗卫生秩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司法实践中案件的复杂性,在对该罪的认定和处理上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有利于实践操作.  相似文献   

20.
非法行医罪的认定及立法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章民  刘江格 《河北法学》2005,23(8):95-100
近年来,危害公共卫生犯罪案件数量不断上升,其中非法行医罪占较大比例。面对非法行医犯罪的高发态势和出现的新情况,人们都在关注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几年来的司法实践中,学术界和实务界对非法行医罪的认定尚存在较大的认识差异,而相关部门又未及时作出相应的司法解释,这对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有效维护公共卫生秩序、保障全民身体健康极为不利。因而,对非法行医罪的犯罪构成作出正确认定,加强非法行医罪的立法完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