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治中主政新疆,不负重托,全力营救中共新疆在押人员,精心安排他们出狱1934年,军阀盛世才发动政变,登上新疆边防督办的宝座,成为“土皇帝”。为维护自身统治,他一面向南京政府闹独立,一面打出“反帝、亲苏、民主、清廉、和平、建设”的大旗,同苏联亲近,并多次“恳  相似文献   

2.
张治中主政新疆,不负重托,全力营救中共新疆在押人员,精心安排他们出狱 1934年,军阀盛世才发动政变,登上新疆边防督办的宝座,成为"土皇帝".为维护自身统治,他一面向南京政府闹独立,一面打出"反帝、亲苏、民主、清廉、和平、建设"的大旗,同苏联亲近,并多次"恳请"中共派得力干部进新疆帮助工作,甚至要求入党.  相似文献   

3.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9月1日下午,毛泽东由张治中、邵力子陪同前往中苏文化协会,参加庆祝《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的鸡尾酒会并参观苏联图片展览。马寅初以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的身份应邀出席了这一酒会。这是毛泽东与马寅初初次见面。在会上,他们互致问候。会后,毛泽东邀请马寅初去他住处恳谈了2小时。  相似文献   

4.
1949年,宋庆龄当选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后又连任会长,在将近二十多年的工作中,一直致力于中苏友好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在此期间,宋庆龄两次出访苏联、接待苏联代表团及领导人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中苏关系的讲话。宋庆龄之所能够出任中苏友好协会领导人并在中苏友好关系的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与党和国家的外交方针有关,另一方面则源于自身与苏联的渊源,更重要的是对孙中山联俄遗愿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5.
新疆的和平解放是多种因素促成的.诸如中共中央、毛泽东的正确决策和周密部署,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的强大攻势,新疆各族人民的觉醒和对和平的强烈渴望以及张治中、陶峙岳、包尔汉等国民党有识之士和新疆进步军政人员的主动配合和积极努力等都是促成新疆和平解放的重要因素.此外,苏联在新疆和平解放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可以说苏联自始至终都参与了新疆和平解放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中共与中苏文化协会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苏文化协会是一个在近代发生过重大影响的特殊民间文化团体。1935年10月25日成立于南京,至新中国成立前,它长期从事沟通中苏文化,增进中苏友谊,宣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宣传抗战和争取民主进步的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统战史上.中苏文化协会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人们对此所知寥寥,本文拟就中共与中苏文化协会的关系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7.
1933年,盛世才走上新疆统治者的位置,由于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名义上虽“归附中央”,但实际上一直处于半独立状态。盛世才主政新疆后,开始全面实行亲苏联共政策。1935年4月,盛世才正式颁布实行“反帝、亲苏、民平、清廉、和平、建设”六大政策,并编写了一书,进行公开宣传。鉴于苏联和盛世才的密切关系和显示出来的进步倾向,中共中央亦开始重视对新疆的工作。1937年10月,通过苏联联系和我党努力,盛世才同意八路军在新疆设立办事处,这标志着中共与盛世才的统一战线正式建立。1937年11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王明、康生等返回延安时途经新疆,…  相似文献   

8.
在南方局领导关怀下的中苏文化协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936年,在南京就成立了中苏文化协会。当时国民党政府迫于日寇压境华北的形势,为了同苏联改善关系,增强友谊,抵御日本帝国主义进攻,由立法委员张西曼出面,与一些留苏学生  相似文献   

9.
张治中(1890—1969年)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将领和富有远见的政治家,在我国和新疆历史大转变的时刻,于1945年9月到1949年12月曾五次飞渡天山,为稳定新疆局势及新疆的和平起义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张治中五渡天山可分为前四次和后一次两个阶段。前四次在维护蒋介石国民党统治的前  相似文献   

10.
屈武(1898-1992),字经文,陕西渭南人.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1922年夏考入北京大学文科,并加入进步组织共进社,任常务主席.1923年春,加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初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赴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军事.1928年被苏联当局逮捕,判刑流放.1938年回国,历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顾问处处长、立法委员、少将参议、中苏文化协会秘书长、陕西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等职.1941年皖南事变后,在重庆参与创建中国民主革命同盟.1945年10月,作为国民党中央赴新疆和谈代表团成员前往新疆,后任新疆省政府委员兼迪化市(今乌鲁木齐市)市长.1949年9月,参加新疆和平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新疆乌鲁木齐市市长,政务院副秘书长兼参事室副主任、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中苏友好协会会长、孙中山研究会名誉顾问等职.1950年再次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民革第五届中央副主席,第六届代理主席、主席,第七届名誉主席.1992年病逝.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5周年,也是中苏友好协会成立65周年,该协会作为中国对苏联的友好组织,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宣传、介绍苏联和构建中苏友好话语体系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北京市中苏友好协会作为其分会之一,由于地缘和政治因素,作用发挥比较明显。一、成立及缘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格局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冷战和对抗,复杂的国际背景及当时中国国内的诸多现实因素,促使中  相似文献   

12.
《北京党史》2014,(6):38-38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会定名为北京市中苏友好协会。第二条本会宗旨是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中苏两国文化、经济及各方面的联系和合作,介绍苏联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经验和科学成就以建设人民首都,并加强中苏两国在争取世界持久和平的共同斗争中的紧密团结。  相似文献   

13.
冯惠 《广东党史》2011,(7):32-35
张治中作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一生珍视和平,始终不渝地坚持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为国共两党的和平不断奔走呼唤,可说为人民、为实现祖国的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和平将军"。毛泽东称他是"三到延安的好朋友"、"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邓颖超称他是"同我党有长期历史关系的亲密朋友,  相似文献   

14.
“苏联与三区革命”是近50年来中苏关系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由于档案文件的禁锢,许多疑团至今没有解开。例如,苏联为什么调停三区与国民政府和解?从外在的现象,即国际外交的角度看,这是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所导致的合理结果。但为什么在签订同一个条约时,苏联却坚持外蒙古必须独立,而对新疆却网开一面呢?本文仅就中亚的民族因素对苏联的新疆政策所产生的影响作粗略的分析,认为是泛突厥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亦即民族分裂主义的威胁,使苏联采取了务实政策——促使三区与中国中央政府和解。为了讲清楚这一政策,文章对上个世纪20和30年代苏联的新疆政策进行了简单的回顾。  相似文献   

15.
刘向晖  陈伍国 《湘潮》2004,(1):34-37
张治中,字文白,1890年生,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1911年开始投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进入军界后,长期从事军事教育工作。曾参加过著名的抗击日寇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和“八·一三”淞沪抗战。作为国民党高级将领,一直为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而不懈努力。为了和平,曾三去延安的事一度传为佳话。解放后,仍积极为两岸和平统一奔走疾呼。他是同我们党有长期历史关系的亲密朋友。 作为国民党军政当局的高层决策人物,张治中的身份与职权本与地处偏远的新疆无涉。但是,一次突发性事件却让他的命运和新疆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6.
说到新疆的和平解放,人们会想到陶峙岳、包尔汉,会想到彭德怀、王震,但还有一个人不能不提到,那就是张治中。 正如彭德怀在与张治中飞抵新疆时,对陶峙岳、包尔汉和欢迎的人群说的:“陶将军、包主席及其部属功不可没,党中央、毛主席和周副主席对各位的义举十分赞赏,当然,还有一位功臣我们也不能  相似文献   

17.
1958年炮击金门前中国方面是否曾与苏联协商或通知即将采取的行动,是一个在历史上颇有争议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答案涉及到对当时中苏同盟关系状况的判断,以及对后来中苏分裂原因的探寻,需要做出准确的回答。作者利用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及当事人回忆录对此进行了详细考证,并得出结论:中国方面在炮击金门前的确没有与苏联进行协商,也没有向苏联通报这个意图。然而,毛泽东却有意给外界造成一种印象,似乎中国采取的这个军事行动是中苏协商的结果。毛泽东在赫鲁晓夫秘密访华后不久便下令炮击金门,使美国认为中共对金门的军事行动很可能是中苏共同采取的一致行动。这正是毛泽东坚持赫鲁晓夫必须公开回国并发表会谈公报所期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叙述了1949—1950年新疆和平解放和中苏结盟谈判中涉及的新疆问题,对这一时期中苏在新疆问题上的分歧与合作及其结果和影响作出分析,还就当代中国新疆在中亚地区的地位与影响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正1939年9月,随着诺门罕战役的结束,一向对苏强硬的关东军也开始松动,讨论起日苏亲善和关系缓和的问题。为与苏联改善关系,日军参谋本部从1939年11月开始讨论一个计划,提议将中国分割为日本、苏联和蒋介石政府分别掌控的三块势力范围,其中"满洲"是日本的势力范围,新疆及西北地区是苏联的势力范围,华南地区是蒋介石政府的势力范围。尽管日本的这一计划最终失败了,但日本仍在继续谋求同苏联改善关系,其主要目的是减少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相似文献   

20.
去年十月,我们“中苏友好积极分子专业旅游团”和“中国青少年工作者考察团”在访问苏联和民主德国时,除了考察苏联的革命传统教育外,还考察了这两个国家的劳动教育。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