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在英国政坛,议会遭受报销门冲击,反对党要求提前大选,右翼势力在抬头。有趣的是,英国经济却出现了复苏迹象。布朗在救经济上押的宝,开始有了反应。不幸的是,在惯于报忧不报喜的英国媒体中,没有人站出来替布朗说话。  相似文献   

2.
吕品 《南风窗》2008,(3):74-75
在去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布朗政府几乎每天一个危机,然而布莱尔及他的旧部没有发出任何不满之声。精明的布莱尔当然明白他若要竞选"欧盟总统",肯定离不开布朗的帮助,所以现在还远远不是他可以再次介入英国政治的时刻,一切都还要走着看。  相似文献   

3.
杨芳 《当代世界》2008,(2):22-23
2008年1月18—20日,英国首相戈登·布朗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其就任英国首相以来的首度中国之旅。短短的三天访问期间,在积极推销英国的同时,布朗首相集中展示了英国新一届政府的对华政策、立场。中英领导人会晤所达成的积极成果则为未来双边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调。  相似文献   

4.
胡亮 《当代世界》2009,(7):34-35
自2009年5月初以来,英国《每日电讯报》持续披露国会议员滥用特权报销津贴,在英国引起轩然大波,英国政坛发生大震荡。迄今约300名下院议员被牵扯其中,一些议员被迫辞职或宣布将提前退休。内政大臣等多名内阁成员相继辞职,工党部分后座议员密谋“逼宫”,布朗被迫仓促改组政府。民众对主流政党极其失望,工党、保守党、自民党支持率均有所下降,绿党、民族党和独立党等非主流政党支持率上升。  相似文献   

5.
英刊《国际社会主义》2007年夏季号发表克里斯.哈曼(Chris Harman)题为《新工党的经济“奇迹”》的文章,驳斥了戈登.布朗在上台之际吹嘘工党10年来的统治创造了“经济奇迹”的神话,认为在这10年中英国经济增长率虽然相对较高,但是英国制造业工作岗位丧失得比大部分西方国家都多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自安东尼.吉登斯今年出版的新著《交给你了布朗先生:英国怎么才能再赢》(2007年Polity出版社出版)。吉登斯认为,工党下一步必须重视消除英国的贫困,但是不能靠简单地把富人的财富装入穷人的口袋里的办法,而必须在16个政策领域进行调整。如果工党不在消除贫困上取得成绩,英国保守党就可能对工党构成威胁。文章主要内容如下。对于那些生活在低层的人来说,英国仍是一个不平等的事情太多、机会障碍太多的社会。“再分配不够!”有人说。如果事情这么简单,那就好了。再分配是要搞,但是此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英国的平均收入自1997年以来大…  相似文献   

7.
寰球眼     
《南风窗》2008,(24):12-12
连吃"闭门羹"的鸳鸯持沙特护照的本·拉丹之子奥马尔2007年与英国人简·布朗成婚后移居埃及,上半年他申请英国签证遭拒。鉴于埃及签证即将到期,11月3日他与妻子一起前往摩洛哥,却在经停马德里机场时突然向西班牙政府请求政治避难,不过5天后终被拒。之后夫妻俩在回埃及开罗机场时遭调查,随后被逐往卡塔尔首都多哈。与其经历类似,泰国前总理他信近日被英国注销签证,传言中他的下一个落脚地菲律宾也拒绝接纳他。不过有报道指他信失妇已取得巴哈马群岛荣誉公民身份,可用巴哈马护照旅游,玻利维亚当局亦考虑聘他担任经济顾问。  相似文献   

8.
正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是享誉全球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家和思想大师。《如何改变世界——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奇》(以下简称《传奇》)是作者生前整理的最后一本专著。该书于2011年由英国利特尔和布朗出版社出版,同时被翻译为西班牙文出版,2012年由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再版。2014年3年,中央编译出版社推出了《传奇》的中文版。读罢此书,深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匠心独运之作。  相似文献   

9.
围绕布莱尔何时辞职交权问题,英国工党内部的"二布之争"最近有了比较明确肯定的答案.面对党内强劲的"逼宫"浪潮,英国首相布莱尔在今年9月工党年会前夕,明确承诺将在12个月内辞职交权.在随后举行的年会上,布莱尔带着依依惜别之情发表了告别演说.布莱尔在演讲中称赞了布朗,说"没有布朗就没有新的工党和3次大选的胜利."对即将离开领袖的岗位,他表示,"离开是艰难的,但也是正确的",称他"爱这个党,永远和它在一起".布朗在年会的第一天发表了主旨演讲.他首先颂扬了布莱尔为工党、为国家做出的杰出贡献,明确摆出了首相继任者的姿态.而后,他大谈新工党、新英国的理想和价值观,描述了工党未来改革的新前景.他还恳请工党同仁给他机会战胜保守党领袖卡梅伦,宣告了接替布莱尔的意愿.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的20多年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共同发展和采用了旨在在全球规模上提升资本主义的战略纲领,并设计和介绍了一些制度,通过这些制度,中低收入国家可以选择适当的政策而且这一过程可以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所监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宣称在治理全球资本主义中,它们要发挥核心作用。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在2002年4月20日就加强  相似文献   

11.
曾飚 《南风窗》2008,(19):88-89
在7月底发表了那篇政治檄文之后,米利班内心就应该知道,任何的事后解释都不能改变自己和布朗的对立关系,要做的就是将这场挑战布朗的战斗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2.
政治家们认为,布朗是一个传统的社会主义者,布莱尔是一个中立派现代主义者,问题是,若从布莱尔政府过渡到布朗政府,政策将会如何改变?  相似文献   

13.
5月17日,英国工党新领袖候选人、财政大臣布朗赢得议会90%工党议员的支持,党内唯一挑战者约翰·麦克唐奈因达不到45名议员的提名数,而无法对布朗发起挑战.  相似文献   

14.
英刊《国际社会主义》2007年春季号(总第115期)发表了约翰.纽赞尔题为《布朗从改良主义到新自由主义的旅程》的文章,分析了英国首相布朗在政治和思想立场上的转变过程:从青年时代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布朗的政治和思想观点尽管有所变化,但他既反对左翼的社会主义,又拒斥放弃斗争  相似文献   

15.
捷克总理把美国的注资救市称为"通往地狱之路"。这个评价代表了欧盟发达国家与美英日韩在最基本的救市政策上的分歧。但是,捷克的立场与西欧的德法接近,东欧国家却普遍需要资金来拯救,这一悖论意味着布朗的运作空间。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关于中国问题的较大争论有过四次。第一次是1992年,美国世界经济研究所布朗提出“谁来养活中国人”,引发了一场大争论;第二次是1994年后,国际上泛起一股“中国威胁论”,直接影响到西方大国对华政  相似文献   

17.
刘成 《当代世界》2019,(9):23-29
英国"脱欧"公投引发了英国主权与欧盟超国家治理之间的矛盾,英国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发展之间的联系将变得愈发紧密,并牵动英国、欧盟与北约等多边关系的走向。"脱欧"后的英国对国家的掌控将有所加强,但其在欧洲和全球的地位和影响力将遭受挑战。英国"脱欧"是其传统对欧政策和现实政治交织的产物,"脱欧"公投呈现出英国地域、阶层和族群的差异性。英国政党的对欧政策不能完全违背传统对欧政策的"孤立主义"原则。英国未来将面临诸多调整,成功与否取决于政党能否达成共识,并使其成为真正符合"人民意志"的期待。回归历史与传统则是英国发展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8.
吴娜 《法制博览》2015,(6):142-143
英国作为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之一,它的宪政发展模式有着自身的特色,在麦基文的《宪政古今》一书中,就曾对英国的宪政发展状况进行过叙述,从而让人们对英国的宪政发展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英国宪政的发展带动了当时英国社会的进步,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加强对英国宪政史的研究,能够更加准确的认识现代社会的宪政发展。本文通过对英国宪政史中的传统模式以及现代化状况进行分析,增强人们对英国宪政的认识,为现代法治社会的建设提供更好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面对工党地方选举惨败,布莱尔只得快速出手,以变应变,以求平抑党内对其不满情绪。从5月5日内阁大换血来看,布莱尔近乎挥泪赶走了嫡系重臣,改而起用布朗系或其他党内派系的人物。但从他赶走党内温和中间派斯特劳到议会担任议会领袖一事上看,其危机不但没有解除,反而更有恶化之势。  相似文献   

20.
马辉 《当代世界》2014,(10):36-38
<正>2014年9月18日,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的苏格兰地区根据英国议会和中央政府授权依法举行独立公投,55%的苏格兰民众选择继续留在英国,否决了独立,使英国作为一个主权统一的国家得以保全。英国是单一制国家,议会和政府同意本国部分领土通过地区性公民投票决定是否同母国分离,牵动很多英国人的心,世界上许多国家表示关切。从国内层面看,如英国观察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