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背景介绍1932年12月25日,《革命与战争》第4期画报第2版刊登漫画《国民党大烧大杀下的工农劳苦群众》,揭露国民党军用长枪大刀无情地屠杀工农群众的悲惨场景,用血的事实激励人民起来,与国民党军的"围剿"进行最后的抗争。  相似文献   

2.
正背景介绍1934年4月,《红星画报》第5期刊登漫画《国民党屠杀工农的惨状》,揭露国民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革命群众的罪行。漫画旁边配有短文,全文如下:血的"四一二",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是国民党背叛革命,投降帝国主义,开刀屠杀工农群众及共产党员的日子。数年来在国民党屠杀下,被杀的革命群众及共产党员不下数十万  相似文献   

3.
<正>背景介绍1933年4月11日,《红色中华》第68期第二版,在《以全部粉碎敌人的大举进攻来回答残酷的白色恐怖》通栏标题下,刊载《反帝拥苏总同盟通电:反对帝国主义国民党投射毒瓦斯》,并配发了漫画《帝国主义屠杀剥削工农》。画面上一双帝国主义国民党的黑手,握着铁夹子,把全中国的工农夹在中间,进行血淋淋的屠杀和剥削。漫画把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勾结起来残害工农的反动本质揭露无遗。  相似文献   

4.
最近 ,中大档案馆在整理档案过程中 ,发现一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历史文献。计有 :1931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的《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1931年10月5日东江工农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的《东江工农革命军事委员会为反对国民党勾结日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宣言》、1931年10月25日东江工农革命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的《反对广州反动政府十月十日大屠杀劳苦工农及革命的学生》、1931年10月中国共产青年团东江特别委员会的《纪念十月革命告苏区青年群众》及东江工农革命军事委员会绘印的…  相似文献   

5.
“扩红运动“是指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尤其是各革命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而展开轰轰烈烈的人民群众参军参战活动.当时,作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县份之一的宁化县广大工农大众,热烈地响应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号召,纷纷拿起大刀、长矛、土枪、土炮,来到中国工农红军的各个部队,奋起抗击国民党反动派一次次疯狂的反革命“围剿“.……  相似文献   

6.
一、开篇之语1927年4月3日,八闽天空乌云滚滚,武夷山下、闽江两岸腥血连片。福建的国民党右派分子,在省会福州城发动了一场反革命政变,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人士和革命群众惨遭杀戮。紧接着,他们又把排除异己、镇压工农革命的所谓“清党”运动,从福州迅速推及至全省各地,拉开了福建乃至全国反革命政变的序幕。福州是福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福建  相似文献   

7.
一九二七年四月三日,福建的国民党右派,秉承蒋介石的反革命意旨,在省会福州首先发动了反革命政变,继而推至全省,开始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镇压工农革命的“清党”运动。福州“四·三”反革命政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发生于蒋介石在南昌、  相似文献   

8.
《人民周刊》是中共广东区委的机关刊物。1926年2月4日创刊于广州,1927年4月10日停刊,共出版了50期。张太雷任主编。《人民周刊》刊登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性文件以及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的文章,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各地的革命运动概况。它及时地揭露和打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右派的进攻,维护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对指导与推动广东工农群众运动和北伐军进军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介绍 原载一九三三年六月二十三日《红色中华》第八十八期第二版.该版刊发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抗议德政府屠杀革命》的报道.报道指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近因德国法西斯蒂希特勒政府自专政以来,以最残酷的屠杀手段镇压革命,造成德国空前的血腥惨史.特于五月十三日由执行委员会,鲁迅宋庆龄等亲赴上海德国领事馆提出严重抗议如下:「本...  相似文献   

10.
正背景介绍原载一九三年五月八日《红中华》第七十七第一版。该版发了《日满军侵沽源》《泺东日继续前进》《红反帝反国民党威》报道。报道出:﹃现在日军已经进迫到平津来了,国民党还是抵抗,相反的正压迫抗日士兵与义勇军,步步撤,把华北完全奉送日本帝国主义……我们号召全国的工人,农民,士兵和劳苦群众,在中国共产党苏维埃中央政府领导之下,配合我们胜利的进攻,  相似文献   

11.
《湘潮》1991,(2)
古老的中国似一头沉睡的狮子。这头睡狮一旦被唤醒,就会发出惊天动地的吼哮。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唤起亿万工农群众,掀起了震撼神州的第一次大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二七”大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明白了一条道理:工人阶级必须联合一切民主力量,建立各革命阶级、党派和革命力量的统一战线,尤其要唤起工农群众,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因此,中国共产党采取积极措施,与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联合。共产国际也认为:中国国民党是“中国唯一重大的民族革命集团”,鼓励中共与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  相似文献   

12.
“扩红运动”是指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尤其是各革命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而展开轰轰烈烈的人民群众参军参战活动。当时,作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县份之一的宁化县广大工农大众,热烈地响应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号召,纷纷拿起大刀、长矛、土枪、土炮,来到中国工农红军的各个部队,奋起抗击国民党反动派一次次疯狂的反革命“围剿”。  相似文献   

13.
正背景介绍原载1933年3月30日《红色中华》第65期第6版。该版刊发了《一尊尊炮口对着长江沿岸的民众》的报道。报道指出:"为了镇压屠杀长江一带反帝反国民党的革命民众,停泊在长江沿岸的帝国主义国民党兵舰已有二十余艘之多。"在报道中配有一幅《帝国主义奴  相似文献   

14.
背景介绍 原载1934年5月25日《红色中华》第193期第4版.该版刊发了《浙江定海农妇反对法西斯蒂抽编后备队》的报道,配登了"反对法西斯帝战线"标语.报道指出:"法西斯蒂抽编后备队,为的是准备进攻苏区,所以这一次斗争,明显的带着反对国民党五次'围剿'的性质,沿海一带的劳苦群众,在国民党残酷的剥削之下,革命斗争在普遍的...  相似文献   

15.
军旗壮国威     
在中国近代史上,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漫漫岁月难掩1927年8月1日的辉煌,南昌起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它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工农群众和革命人民,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的开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从此,中国人民向世界挺起了胸膛。  相似文献   

16.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人最痛恨的人,除了蒋介石,还有何键。大革命失败后,两湖革命青年和工农群众死于何键之手者,不计其数。何键是最早对罗霄山脉的工农武装进行"清剿"的国民党将领,并在湖南设立"铲共法院",全国独一份。何键甚至还派人挖了毛泽东的祖坟,是十足的双手沾满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7.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这些耳熟能详的革命歌谣,当年曾飘荡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城乡山水之间,激励着红军将士和工农群众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保卫苏维埃革命政权、创造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生活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8.
正背景介绍原载1933年3月18日《红色中华》第62期第1版。该版刊发了《国民党勾结国际帝国主义进行与日本直接交涉》的报道。报道指出:"自蒋介石北上,在保定与国民党各派军阀会议后,国民党出卖华北的大计划,已完全决定。首先是无条件的把平津送给国际帝国主  相似文献   

19.
中央档案馆存有一份署期为“1928年1月到3月”,但无作者署名的历史文件,题目是《江西工农革命的纪录——江西第一个苏维埃——万安暴动的胜利》。文件说:“1928年的开始是江西革命最光荣的一个新纪元。霹雳一声,万安县苏维埃政府在全县十余万工农群众的热烈拥护之下诞生了”,“万安暴动的胜利,是全省苏维埃革命的信号”,“他不但是万安工农革命胜利的产儿.并且是江西第一个苏维埃.为江西革命开辟了一个新的局面——苏维埃革命的局面。”1929年3月,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在《关于湘鄂西苏区发展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把万安建立苏维埃之事,与广东的海陆丰、琼崖.湖南的醴陵.湖北的黄冈等地的苏维埃相提并论.万安暴动为党中央所关注,为全国人民所瞩目。  相似文献   

20.
背景介绍 原载1934年5月25日《红色中华》第193期第4版.该版刊发了《中国法西斯帝统治的死亡》的报道,配登了《反对卖国辱国的法西斯蒂国民党!》《国民党召集卖国的战区行政会议》电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