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姬暄 《前进》2003,(8):22-24
经过三年的努力,我省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顺利实现了“初见成效”的目标。这是我省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将改变山西发展的历史进程。一、“1311”规划进展顺利,一大批潜力产品正在做大做强1、10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有85个进入实施阶段,省级支持的34个企业基本建成,2002年的销售收入达45亿元,三年来,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组织发展到4200个,实现销售收入146亿元。农民户均农业产业化经营收入达到800元。2、30个重大工业产品项目。销售收入总额从1999年的221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456亿元,三年翻了一番;税收从1999年的19.6亿…  相似文献   

2.
董继斌 《前进》2004,(4):13-15
纪之交,山西省委、省政府总结20年来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原因,下决心狠抓结构调整,做出了一系列调整山西经济结构的重大战略决策。全省人民围绕“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抓好五项创新,实现三个提高”的战略决策,不断做大做强潜力产品,推进“一增三优”,实现“八大战略工程”,构建“六大支撑体系”,实施“1311”规划,经过3年多的奋力拼搏,使山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当前,山西经济发展正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最佳的战略机遇期。所谓战略机遇,一是表现在我国新一轮经济扩张对山西带来的机遇,二是老工业基地改造对山…  相似文献   

3.
张保 《前进》2005,(1):11-12
一、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是山西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新思维,是山西发展思路和战略的又一次升华定位准确、思路科学是加快发展的根本性问题。1999年省委七届九次会议提出了实施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性决策,引导全省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一年起步、二年入轨、三年初见成效,正在向五年明显见效的目标迈进,可以说经济结构调整是山西发展思路和战略的一次重大变革。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省委、省政府及时提出要把  相似文献   

4.
梁滨 《前进》2000,(3):23-24
省委七届九次全会把调整经济结构摆上突出位置 ,是贯彻中央四中全会精神、指导我省经济工作的重大举措。当前 ,我区也和全省一样 ,正在全区上下开展一场经济结构调整大讨论。我们认为 ,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 ,特别是所有制结构调整滞后 ,直接影响全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 ,在结构调整过程中 ,所有制结构调整是整个经济结构调整的前提和核心 ,“国退民进”是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目标。要通过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实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一、所有制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前提和核心我区是一个发展滞…  相似文献   

5.
1999年末召开的省委七届九次会议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会议提出了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抓好“五项创新”,实现“三个提高”的经济发展战略决策,从而拉开了我省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帷幕。实施三年来取得的骄人成绩令人鼓舞:“1311”规化的一大批潜力产品正在做大做强,结构调整全面推进、亮点频出,主要经济指标包括GDP增速、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及其在全国排位均发生了十分喜人的显著变化。我省经济结构调整三年攻竖初见成效的实践证明,省委提出的这一经济发展战略思路是十分正确的。它充分体现了我省学习贯彻邓小平…  相似文献   

6.
刘振华 《前进》2003,(8):7-9,21
今后三年,是实现我省经济结构调整明显变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三年里,我们总体上要认真把握的基本要求,概括起来,就是按照一要深化二要提高的要求,努力实现“三个转变”,达到“三个提高”。“三个转变”:一是由产品切入到企业、产业、行业整体推进的转变;二是由政府扶持向企业依靠市场调节转变;三是由单个企业和以县市为单位向区域性主要产业、行业和发展工业园区的转变。“三个提高”:一是提高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二是通过做大企业、做强产品,形成规模,提高经济总量;三是提高经济效益,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今后三年的主要…  相似文献   

7.
在中部崛起战略中,作为资源型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的山西如何加快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面对这一关乎三晋人民福祉的重大问题,省委、省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总结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实践经验基础上,做出要把山西建成国家的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这是对山西多年来改革发展和能源基地建设成果的承接、扬弃和创新,也是对省委七届九次全会提出的"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抓好五项创新(技术创新、金融创新、人才机制创新、环境创新和观念创新),实现三个提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发展思路的进一步深化,既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和现实条件,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8.
《前进》2006,(10):1-1
省委书记张宝顺在全省经济结构调整会议上强调,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是我省发展的“三根软肋”,如果这“三根软肋”得不到有效强化,资源环境约束就难以缓解,发展后劲、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就难以提高,经济发展就难以走上科学发展之路。这切准了山西发展的要害,山西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化这“三根软肋”。  相似文献   

9.
三晋气象新     
进入2000年以来,山西佳音频传。1月28日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选出了新的省长,确定了今年全省经济工作总体思路;省委、省政府关于调整经济结构的决策,得到了全省人民的拥护,各地市县闻风而动,各行各业群策群力,全省首批十大类潜力产品的58个项目开始启动,标志着调产已进入实施阶段;一月份全省完成工业增加值29.9亿元,同比增长2.88%,全省进出口完成13650万美元,同比增长129.6%;,“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唱前,上自山西的决策层,下至普通百姓,都已清醒地认识到:昔日的辉煌已成历史,资源优势不等于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0.
田成平 《前进》2003,(8):4-6
1999年第四季度,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全省调整经济结构工作会议和省委七届九次全会,作出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决策,从而拉开了我省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序幕。三年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扭住经济结构调整不放松,坚定信心,奋力开拓,相继实现了一年起步、两年入轨、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促进了产品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升级、投资结构的改善和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结构调整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发展和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第一,经济结构发…  相似文献   

11.
调整求发展     
刚刚跨入2000年的山西,没有过多地沉缅于新世纪的欢庆之中,全省上下正在冷静地思者一个重大的课题——调整产业结构。山西省委书记田成平、代省长刘振华上任半年多来,轻车简从,多次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一套着眼于全省未来发展的调整产业结构总体方案。于是,调整产业结构迅速摆上了山西省各级党委、政府最重要的议事日程。山西大门要调产?山西是中国的煤炭大省及重工业基地,昔日曾有过许多辉煌,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山西现在的产业结构起来越显现出种种弊病。第一产业基础不牢,第二产…  相似文献   

12.
潘云  张文雅  栗挺 《前进》2013,(8):6-10
2010年7月29日,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代表省委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提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发展思路,这一发展思路站在时代的高度,从中国与世界、历史与未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打开了山西发展的新视野,开辟了山西发展的新境界,提升了山西发展的新高度。三年来,这一  相似文献   

13.
牛仁亮 《前进》2003,(11):7-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理论武器,也是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工作的重要思想保证。回顾我省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历程,从“一条主线、五项创新、三个提高”发展战略的提出,到“一年起步、两年入轨、三年初见成效”阶段性目标的确定,从前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成功实现,到后三年“明显见效”工作的安排部署,都突出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突出体现了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宗旨。一、从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以行业结构调整为主要内容,继续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工作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维…  相似文献   

14.
王昕 《前进》2003,(10):12-13
省委七届九次全会把金融创新作为推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五项创新的战略要求之一突出地加以强调。三年来,我省结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这其中金融创新功不可没。近年来,我省金融创新主要呈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信贷投入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各商业银行能够比较辩证地处理好服务经济发展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系,通过加快发展增强化解风险的能力。上半年,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双双创下近7年最快增幅,而且出现了贷款增速明显高于存款的好形势。二是在开发金融产品和优化金融服务上有新举措。金融创新涵盖了…  相似文献   

15.
白金 《前进》2004,(6):22-2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统筹区域发展,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就山西来说,亟需对全省的区域发展进行统筹和协调。省委书记田成平曾指出,我省今后一个时期将全力推进“五大经济结构调整”。其中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就是以太原率先发展为龙头,充分发挥太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大太原经济圈。作为距离太原最近的城市,晋中在大太原经济圈中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一、构成大太原经济圈的基本要素所谓城市经济圈,最早是由法国地理学家哥特曼于1961年在他…  相似文献   

16.
2000年是山西省实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一年。省委、省政府从山西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把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作为支撑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全省调整战略顺利起步的着力点,精心制定实施了《山西省2000年“361”工业调产计划》,以实施重点调产项目、特别是标志性工业项目,带动了全省的产业结构调整,使全省“十五”前期实施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阶段性目标更加明确创新的计划所谓“361”工业调产计划,即2000年重点扶持36个重点调产项目,由省政府筹措6亿元贴息入股资金,带动银行贷款及社会资金100…  相似文献   

17.
薛延忠 《前进》2000,(4):4-7
省委七届九次全会提出的“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中心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 ,抓好五项创新 ,实现三个提高”的经济发展思路 ,是关系山西经济全面振兴的战略决策 ,是指导全省跨世纪发展的基本方针 ,符合中央精神 ,符合山西省情。特别是省委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近期工作的中心任务 ,抓住了山西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只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省委的战略决策 ,抓好经济结构调整这个中心任务 ,就能使山西经济摆脱目前的困境 ,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从而全面提高山西经济的质量和水平 ,提高山西人民的生活水平 ,实现兴晋富民的跨世纪目标。省委七…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发展速度上确保8%、力争11%的山西省,目前正在多渠道筹巨资用于全省电力工业的发展,在今后2—3年之内,电力工业可望成为山西新型支柱产业,撬动山西地方经济满盘皆活。 一般工业品的需求不旺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产品的销售不畅使目前山西经济处于低迷状态。在扭转这一局面过程中,山西省经过审时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山西省代省长刘振华接受记者采访时欣喜地说:经过近五十年的奋力建设,山西能源基地已经建成,当前全省上下正在调整产业结构上做文章。刘振华开口不离“煤”。他介绍说.山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全省119个区县中有91个富藏煤炭,且煤质优良,埋藏浅,易开采。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上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和全国经济快速发展巨大需来的拉动,使山西煤炭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八十年代初,全省出台大中小并举.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和对重点煤矿建设加大投入等一系列政策,特别是把山西确定为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之后,历届山西省委…  相似文献   

20.
赵满仓 《前进》2005,(3):15-17
为了系统了解山西国有企业近10年改革与发展的情况,我们在全省选择了100家有代表性的国有企业,就企业改制、入世、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社会保障体系、环境保护以及今后如何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调查中我们发现,山西国企在改制和调产过程中,收获颇丰,但存在的问题及矛盾仍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