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学理论》2017,(8)
从19世纪80年代的计划生育政策到2013年的单独二孩政策再到现在的全面二孩政策,政策调整的背后是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经过对济南市、烟台市、济宁市部分地区的城市居民进行的生育意愿调查研究表明城市居民对于二孩的生育意愿尚可,但经济压力、工作压力、年龄等成为众多居民不愿生育二孩的现实因素。在此调查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应的建议为相关部门完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8)
实行了几十年坚决不动摇的计划生育政策为什么在短短的两年内经历了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的巨大转变?是什么原因推动了这项政策的最终出台?这项政策背后的议程是如何构建的?运用多源流分析框架,对"全面二孩"政策进行梳理分析,有利于我们理解政策出台的背后过程。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实施,"儿童经济"逐渐成为商家追逐的热点。根据华泰证券的研究,二孩政策放开,将带来每年超过2000亿的消费市场。在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儿童消费相关内容在商业综合体以及购物中心越来越多,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其在综合体中的占比,已从原先的5%上升至15%左右。同时,市场上的各种儿童用品也越来越多,尤其是食  相似文献   

4.
基于复旦大学2012-2013年上海市"80后"大规模抽样入户调查数据,探讨不同子女数量"80后"家庭婚姻满意度与婚姻冲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无孩群体主观幸福感只受到婚姻满意度的正向影响,一孩群体主观幸福感同时受到婚姻满意度与婚姻冲突的显著影响,二孩群体主观幸福感则只受到婚姻冲突的负向影响,即随着子女数量的增加,婚姻满意度、婚姻冲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应呈现出明显的从婚姻满意度向婚姻冲突转移的趋势。子女数量与幸福感并不是线性关系,一孩群体主观幸福感最强,二孩群体最低,无孩群体居中。由于二孩群体婚姻冲突的程度显著高于无孩与一孩群体,同时二孩群体主观幸福感只受到婚姻冲突的影响,导致婚姻冲突显著降低了二孩群体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在不少省份"双独"或"单独"子女可以生育二孩的政策规定是否贯彻执行,应当慎重对待。执行微调确实存在一定的挑战性和风险性。只有取代微调的养老手段及配套措施的实施,才有望达到一孩并不比二孩差的赡养效果。  相似文献   

6.
《民主》2019,(5)
<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二孩政策放开,学前教育越来越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热点。2013年至2018年,中国在园幼儿从3894.7万人增至4656.4万人,而目前全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缺52万人。考虑到2020年适龄幼儿新增入园需求,相应还需增加专任教师13万人。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政协第二十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就围绕"加强幼教师资培养"这一主题建言资政。  相似文献   

7.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婚育年龄,产生大量的双独家庭、单独家庭,不同家庭类型的变化将引起政策生育率自然回升,如果考虑到有部分家庭放弃生育二孩,则意愿生育率会低于政策生育率。本文从独生子女婚育选择的角度出发,使用相关调查数据分析,发现由双独家庭所产生"4-2-1"家庭的数目受政策微调生育的影响较小,政策微调可以大幅度降低一孩家庭的比例,二孩家庭比例的增加无疑会降低家庭风险,且不会大规模地增加出生人口数量,因此,中国应当对生育政策进行微调,增强人口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计划生育政策对家庭发展能力的影响及其政策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家庭发展理论和家庭可持续生计理论基础上构建了家庭发展能力理论框架,为研究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效应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实证研究发现,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不仅有效地控制了中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和规模,而且对中国居民的家庭发展能力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它限制了人们的生育选择权利、改变了不同家庭的禀赋构成和策略选择空间。在政策约束、市场主导和家庭资源整合三重力量交互作用下,中国家庭在自身的结构调整和策略重组中得以延续和发展。但是在当前稳定的低生育水平下,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家庭自我调整能力下降,需要政府给予政策支持以帮助家庭更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可以将开放单独夫妇生育二孩作为过渡,逐渐向城乡二孩晚育政策平稳调整,以增强家庭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是人口大省,出生性别比失衡是该省面临的突出人口问题之一。通过运用湖北省鄂州、黄石和仙桃三市的调研数据对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现状进行分析,证实二孩政策能够基本满足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别比严重失衡的鄂州地区,运用该市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在现行生育政策和不同实施方案的二孩政策下对该市未来人口发展进行了计算机模拟预测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孩间隔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总量、稳定低生育水平、保证正常的出生性别比等方面优于现行政策和无间隔二孩政策,该政策对于解决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衡地区的人口问题仍然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7)
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为积极应对迫在眉睫的人口问题,我国严格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宣告终结,正式进入"全面二孩"时代。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市育龄女性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生育成本、就业压力、计划生育政策长期影响下的生育意愿惯性以及缺乏相应的人力、物力、精力和场所对孩子进行照顾等方面成为影响育龄女性生育意愿的关键因素,笔者从社会政策视角出发,分析研究打消女性生育顾虑的可能,使"全面二孩"政策发挥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生育支持体系对缓解个人的"工作-家庭"冲突与促进国家的"生育-就业"共举具有重要作用。运用2013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以已育一孩的青年流动女性为研究对象,关注生育保险、孕产服务和抚育照料三方面的生育支持因素对其生育后是否就业的影响。通过构造工具变量、交互效应和分样本检验等统计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对产后是否就业而言,生育保险的作用具有长效性和稳定性,孕产服务的作用具有时效性和类别性,抚育照料的影响具有选择性和先导型。构建和推行一套与"全面二孩"政策相配套的生育支持体系,对解决中国当前人口生产面临的困境及相关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二孩政策的实施,在国家生育制度与政策支持系统还未完善,主要由家庭承担"带娃"责任的情况下,将老人资源升格为战略性资源,嵌入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里,优化配置老人资源,并深度开发"带娃"潜能,以此破解年轻家庭带娃困境及重塑老人价值体系。以国家视野将个体性的带娃行为上升为带娃经济战略,可能是一个突破口,意味着一种新的生产性老龄化,产生更多的隔辈合作剩余和帕累托改进的可能性。在此,除了达成积极老龄化的社会共识外,还需要构建带娃配对市场,打造共情社区与清除体制机制障碍,从而优化带娃经济的内外部环境,将老人规模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上海小学生父母家庭养育问卷"的调查数据,本研究探讨养育"二孩"是否稀释了家庭资源,"二孩"家庭的养育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二孩"家庭养育中,经济资源存在一定的稀释效应,但教育资源的分配并不因养育2个子女而减少;相对"一孩"父母而言,"二孩"父母对亲子关系的满意度更高,对孩子个性的评价更为积极;在不同类型的"二孩"家庭中,育有2个男孩的父母养育体验更为消极,而育有2个女孩的父母养育体验更为积极;父母文化程度、养育角色、子女排行和负性生活事件等因素都影响"二孩"养育。  相似文献   

14.
严可仕 《民主》2023,(6):23-24
<正>实施“三孩”政策,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意义重大。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分析,“三孩”政策落实效果并不理想,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为956万人,低于2021年的1062万人。调研发现,除了经济压力、没有时间照护等因素外,房屋空间不足已成为城市家庭放弃生育“二孩”或“三孩”的主要原因。受访者普遍表示,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将出现三代同住或者家人与职业保姆同住的情况,从而增加家庭人口的实际数量,需要通过“以小换大”或再购入一套住房,改善房屋空间需求。如果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生育“二孩”或“三孩”很难真正落到实处。我国房地产政策是基于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背景制定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商品房分为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  相似文献   

15.
二孩生育与城市妇女就业是一个互相关过程:二孩生育对城市妇女就业存在负面影响,同时城市妇女就业参与也会降低二孩生育水平。从经济学视角分析,主要原因是二孩生育与妇女就业的相对机会成本高和生育的边际成本高。缓解城市妇女生育和就业的矛盾,经济措施包括转移企业承担的生育成本、实施家庭津贴制度、规范和发展家政服务市场。  相似文献   

16.
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对国家人口均衡发展,改善人口结构,保持国家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存在,计划生育政策对不同地区民众的影响不同,进而导致各个地区对于政策的响应程度呈现区域差异化的特点。当前,缩小区域及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因地制宜完善相关配套政策设计、营造良好生育文化氛围、科学推进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是可能重塑不同区域民众生育价值观,促进我国人口合理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二孩生育与城市妇女就业是一个互相关过程:二孩生育对城市妇女就业存在负面影响,同时城市妇女就业参与也会降低二孩生育水平。从经济学视角分析,主要原因是二孩生育与妇女就业的相对机会成本高和生育的边际成本高。缓解城市妇女生育和就业的矛盾,经济措施包括转移企业承担的生育成本、实施家庭津贴制度、规范和发展家政服务市场。  相似文献   

18.
婚姻挤压是由婚姻市场中可供选择的男女两性人口数相差较大、比例失调而形成的,反映了一个队列人口潜在的择偶压力。本文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利用队列要素法和婚配性别比法,测算我国初婚市场的婚姻挤压度及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989—2010年我国婚姻挤压突升突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轻度男性与女性婚姻挤压;2011-2030年,我国婚姻挤压度随着时间推移逐年增大,到2030年MR值高达119.86,为中度男性婚姻挤压,这期间会导致少数男性处于终身不婚的状态。现实中夫妇婚龄差、通婚圈的逐渐扩大以及"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未来婚姻市场的潜在择偶压力。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10月26日,在第四届中国(杭州)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潮起钱塘"第二届全球跨境电商峰会上,原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表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得非常快,现在正以35%到40%的速度增长。估计到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的规模人民币可以达到12万亿元。目前,大连市一位侨商把跨境电商做得风生水起,声名远播,他就是被人称为东北跨境电商"第一人"的黄刚。  相似文献   

20.
《民主》2018,(7)
正2017年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效应逐步显现,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二孩占比首次超过了50%。全国多地的调查发现,全职受访母亲中,约三分之一因孩子无人照料而被迫中断就业,女性的职业发展和孩子养育出现了矛盾。过去传统的老人照看孩子的方法将难以为继,一方面源自于隔代教养出现的问题和家庭矛盾,另一方面,伴随着延迟退休政策的逐步落地,老人教养小孩的现象客观上也存在着下降的趋势。可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