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2005,(44)
于10月中旬在北京举行的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79岁高龄的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丹始了他任期内的第一次访华,很可能也是最后一次。“近20年中,格林斯潘主席引领着美国经济走过起起伏伏,”布什在评价格林斯潘时这样说。其实,不仅是美国经济,在格林斯潘美联储主席职位连任5届18年的任期内,他在运用货币政策方面一直牵动着全球的经济神经。  相似文献   

2.
张捷 《瞭望》2020,(18):34-35
将美债作为再贷款的抵押物,美联储这一做法无疑极大提高了美债的地位。由此,美债将变成一种金融资产,而不仅仅是债务。如果美联储是全球央行,美元是国际货币,那美国发行的美债就要对应全世界GDP。这样看来,美国负债其实就不那么高了。人民币发行要尽快摆脱外汇占款模式,以国债为主要发行方式,同时要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货币政策从非常规向常规切换由于美元是全球最重要的货币,无论美元还是美国股票市场的走势,都会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联动效应。金融危机之后,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开始实施"直升机撒钱"式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以至美联储正式进场购买美国国债和政府支持债券。对美联储行动的预期会左右全球主要汇率的变动,美联储政策从非常规到常规切换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一年一度的《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揭晓了。2009年的年度封面人物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中国人相关的是,除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之外,“中国工人”作为一个群体人围《时代》周刊年度人物。  相似文献   

5.
频发的金融丑闻暴露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脆弱,更提醒中国的金融改革慎重1月21日晚纽约股市开盘前,美联储紧急宣布降低基准利率75个基点至3.5%,这是18年来美联储最大幅度的单一降息。美联储重拳出击的理由是,1月21日全球主要股指出现大暴跌,而当日美国因马丁·路德·金纪念日休市,为防止股灾在新的交易日延烧至美国,美联储  相似文献   

6.
正近期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再度升温,我们首先应该排除的是对耶伦的无端批评,似乎一些中国研究者比美联储更了解美国经济,更需要对加息的后果负责似的。这对我们关注美联储为什么加息及其可能的冲击并无益处。美联储加息与否,是一种艰难的权衡,美联储可能既需要确认美国和全球经济的复苏进程不至于受加息所累,也需维持美股、美债等  相似文献   

7.
江涌 《瞭望》2005,(42)
十月,中国的“黄金周”长假刚刚结束,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副部长亚当斯、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考克斯、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主席杰夫里等陆续来到中国,开始了被媒体称为“调查之旅”的中国之行,此行的重头戏将是在北京举行的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相似文献   

8.
过去的10年,美元货币印刷总量超过以往40年印刷总量,全球官方储备增长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倍之多,中国的官方储备由2000年1656亿美元上升到目前的1.3万亿美元。2007年9月18日,美联储打破连续一年多维持利率不变的格局而降息50个基点,同时市场预期美联储还有降息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关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华勇 《理论参考》2009,(10):14-15
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弊端 第一,美元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垄断与霸权地位。这种垄断霸权地位使得全球流动性的松紧基本操持在美联储手中。在世界主要中央银行中,货币政策的目标绝大多数是单一的,即物价稳定,而美联储仍实行多目标制,  相似文献   

10.
张茉楠 《求知》2013,(1):21-23
美联储在2013年继续宽松加码符合预期。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的复苏远比二战后任何一次复苏都要缓慢得多.为提振尚显乏力的经济.美联储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然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债务“去杠杆化”问题.却可能使全球经济复苏变得更加艰难.政策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1.
正时隔近10年,美国终于进入加息周期。比起意料之中的加息本身,市场更需要关注的是2016年的诸多不确定性。如何影响全球经济在华尔街看来,由于加息预期充分,市场倾向把加息解读为美国经济向好的证明。美国卡通恩公司高级副总裁基思·布利斯还称,如果美联储未能在本次会议上启动加息进程,股票市场会面临下行压力。至于美联储加息将对其他经济体产生的潜在影响,不少分析师预  相似文献   

12.
张捷 《瞭望》2020,(16):54-55
美股连续11年牛市,很多人看不懂;美股大跌的同时,美元指数却上涨,很多人看不懂;美国宣布放水后,黄金一度不是大涨而是大跌,很多人看不懂……种种现象背后,西方货币理论是否已经改变?从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近零水平,到美国政府2万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再到美联储2.3万亿美元贷款援助,一系列动作充分印证了美国财长姆努钦此前所提到的“美联储和财政部争取提供不设限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3.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影响1.关联储量化宽松退出导致全球资本流向逆转国际金融协会(IIF)预计2013和2014年从新兴市场流出的跨境资本将增至1万亿美元,并将2014年流入新兴市场的资本规模从今年的1.145万亿美元下调至1.112万亿美元,为2009年以来最低.  相似文献   

14.
一句话新闻     
《侨园》2012,(1):21
——包括美联储、欧洲央行在内的全球六大中央银行2011年11月30日罕见联手出招,意图稳定金融市场,缓解债务危机的冲击,美欧股市当天疯狂飚涨,涨幅大都超过4%。  相似文献   

15.
正毫无疑问,2015年全球市场最为重要的不确定因素即是美联储加息时间节点。随着12月的临近,最后的答案即将公布。而加息预期的升温也使得美元指数在几番挣扎后成功站稳100整数关口。美元指数的100关口对于全球金融市场到底意味着什么?所谓美元指数,是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16.
张茉楠 《求知》2014,(4):28-31
<正>回望令人难忘的2013年,全球经济在经历过2008年次贷危机的洗礼,2010年以来欧债危机的冲击之后,终于露出复苏的曙光。然而,发达经济体增长格局的反转与全球经济的不平衡性复苏也加剧了全球货币政策周期、全球股市、债市、汇市,以及货币格局的"大分化"。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格局在持续动荡中加速变化,随着2014年美联储启动QE(Quantitative Easing,即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程序,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作为全球影响最为广泛的货币政策正在发生转向,并引领全球步入"后QE时代",而这也标志着全球将不可避免地迎来一个新的金融大调整时期。  相似文献   

17.
全球经济遭遇黄牌2008年全球经济减速将会持续。尽管低迷的美国房市打击了消费信心,金融紧缩抑制了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但鉴于各国央行的降息行动及全球活力对下行趋势的缓冲,更由于主要经济体之间周期的不同步,2008年美国及全球经  相似文献   

18.
正进入2016年,人民币并没有改变贬值的趋势。近四日,在岸和离岸人民币一直处在下跌通道,其中离岸人民币最高暴跌600点,跌破6.70关口。央行称有投机势力炒作牟利对于连日来人民币在在岸和离岸市场的下跌走势,央行1月7日表示,当前人民币价格并不代表其真实价格,一些投机势力试图炒作人民币从中牟利,这不代  相似文献   

19.
美国经济正处于关键节点;举措得当可望由此逐步走出困境,否则将拖累全球经济当地时间12月16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下调到0至0.25%区间,创历史最低。这预示着美国事实上已进入零利率时代,美联储也已失去运用利率进行宏观调控的传统手段;要拯救美国经济,美联储就必须采用非传统手段,并取得美国其他政府部门的配合。受此影响,美元对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汇率跌至新低,美元指数也呈现阶段性见顶走势。  相似文献   

20.
戎殿新 《求知》2004,(1):20-23
世界经济在2001年出现衰退之后,2002年复苏步伐沉重,有些国家的经济甚至仍处于谷底。2002年10月9日联合国发表公报说,全球复苏患了“贫血症”。2002年11月19日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指出,衰退虽然不十分严重,“但是十分迅速地实现恢复也是很困难的”。200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