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社会上有很多讨论。但究竟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什么不是,似乎说的还不是很清楚,有的甚至是误读。那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笔者以为至少需要把握以下几点。第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是改革,对象是体制机制,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离开了这个实质去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  相似文献   

2.
正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经过近30年时间的推行后,西方大多数国家普遍面临着两大主要问题,一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二是经济停滞、高失业率和高通胀率并存的"滞胀"问题。这一局面引起人们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普遍质疑。很多人把形成滞胀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滥用,认为这套理论面对这种局面已经束手无策。由此,供给经济学便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供给经济学的英文原名为Supply-Side Economics,  相似文献   

3.
正大体上来说,经济学界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解读有以下几类观点。"新供给经济学"的观点"新供给经济学"是最近几年国内新兴的一个学派,发起者主要来自政府相关研究机构或市场机构,他们的学术讨论比较活跃,2013年成立了"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和"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等研究组织。在近期对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讨论中,新供给  相似文献   

4.
《求知》2016,(7)
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于中国的意义到底有多重大?从经济发展周期和历史发展阶段看,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我国正处在经济内在动力转换、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交替接续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在这一阶段里,一些有别于以往的发展新特征越来越明显。数量型扩张的经济模式已经难以支撑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量实现高速增长。特别是随着人口红利减少,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要素配置效率、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潜在  相似文献   

5.
正什么是供给侧?有人认为是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这种理解不能说错,却失之于简单和片面。供给侧是相对需求侧而言的。经济学通常把投资、消费、出口称作三大需求,其中前两者是内需,后者是外需。我们耳熟能详的说法是,三大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与此相对应,供给侧指的是劳动力、土地、资源、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和利用。为什么现在又提出供给侧改革?是因为经过连续三十多年的经济高增长,我们的供给侧出了问  相似文献   

6.
正第一,坚持简政放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则得到落实。最重要的就是简政放权,凡是市场能更好发挥作用的坚决还给市场。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配置扭曲,焕发市场主体活力任重道远。第二,供求两侧不可偏废,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能动摇。当前的尴尬是旧的模式在被打破,而新的模式并没有建立起来,缺乏新的增  相似文献   

7.
正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从多方面发力:第一,坚持简政放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则得到落实。供给侧改革的要义是从短期的需求管理转向中长期的供给管理;从靠出口、投资、消费这"三驾马车"拉动需求,到发挥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主动性,解决经济中长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从短期的政策调整转向长期的制度变革和完善。最重要的就是简政放权,凡是市场能更好发挥作用的坚决还给市场。在我国现实中,政府管得过  相似文献   

8.
《求知》2017,(5)
<正>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进入第二个年头,"三去一补"已在进行时,要真正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向深入,未来一段时间应该是以改革作为重点。本阶段的改革应以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阶段作为一个大背景,通过改革,使我们的体制机制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与经济成长的阶段相适应,并能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中等收入阶段的跨越并不是人均GDP水平达到某个数字就完成了,它应该是经济管理以及社会发展的水平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而  相似文献   

9.
正四、供给侧改革的实质与内容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高长武以为,要准确领会供给侧改革这一概念的精神实质,需要厘清和回答好如下四个认识问题。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新常态具有怎样的逻辑关系?2.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不是意味着实行需求紧缩或者放松需求管理?3.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  相似文献   

10.
正"供给侧",作为一个经济学名词,在2015年岁末中央高层重磅提出后,一跃成为"热词"。而提出"供给侧改革",被认为是中国宏观政策的重大分水岭,是面向全局的战略性部署,其成功与否,决定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何谓"供给侧改革"?如何领会其精神实质?迅即成了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权威人士、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政策性解读与学术性阐释。而推进"供给侧  相似文献   

11.
孟凡强 《党政论坛》2016,(4):27-28,1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同志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缺乏全面理解,导致出现种种认识误区,这必然会影响中央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神贯彻落实的力度。  相似文献   

12.
正供给侧改革也有宏观和微观之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排除宏观政策的必要调整,比如采取供给学派所强调的减税等措施,但重点还是在微观层面,通过实质性的改革措施,进一步开放要素市场,打通要素流动通道,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高要素生产率。具体地说,优先和重点的改革领域包括如下几项。第一,对减产能要采取果断管用的办法,在一定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中国经济高杠杆危害中国经济安全一般来讲,衡量杠杆率的指标分为两种:一种称之为总指标,以国内信贷占GDP的比重来衡量,2014年底,我国国内信贷占GDP的比重为169%;另一种称之为分部门指标,即政府部门杠杆率、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居民部门杠杆率和金融机构杠杆率。政府部门杠杆率用政府债务占GDP比重来衡量,2013年6月底,我国政府部门杠杆率为36.7%~[1]。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用企业负债占总资产的比重来衡量,2014年,我国  相似文献   

14.
正信号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咋定义?一个公式来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含义是什么?从国情出发,不妨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公式来理解,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发展难题稳定经济增长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给侧改革的思想对党校工作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召开后,党校的各项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对新形势下党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近年来,党校教学取得了公认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十三五"时期,要实现发展动力的顺利转换,需要达成供给和需求在新条件下的对接和平衡,通过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经济增长和改革的潜力,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互联网+"作为新的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创新改变传统的供需关系,已经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十三五"时期加快推进"互联网+"战略,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实现提质增效、培植经济发展新动能、顺利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7.
《民主》2017,(6)
<正>目前,"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的重心,似乎仍主要停留在狭义的经济领域,停留在企业的层面上。而作为人力资本的主要供应端之一,我国的高教领域还没有主动行动起来。众所周知,人力资源是供给侧的五大要素之一,而服务经济建设更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因此,有效提高科技人才供给与经济发展需求的吻合度,本身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正人民日报2016年5月6日发表贾康的文章指出,供给侧改革不是贴标签式地选择新概念,而是实行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创新;供给侧改革不是否定需求侧和简单搬用供给学派减税为主的思路,而是借鉴中外所有需求管理、供给管理的有益经验,又侧重于供给体系建设的系统工程;供给侧改革不是所谓搞新计划经济,而是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总体上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为以深化改革为核心内涵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实现机制转型的系统工程。"新供给经济学"研究群体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本政策主张,可以概括为"八双、五并重"。首先是以改革统领全局,以"双创、双化、双减、双扩、双转、双进、双到位、双配套"引领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人口方面。我国目前老龄化程度愈发严重,截至2014年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超过15%,总人数高达2.1亿。劳动人口绝对值在2012年出现首次下降。伴随劳动人口的减少,出生率的下滑,我国人口红利日渐趋于消失。这种趋势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