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近年来,昌黎县注重发挥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作用,积极构建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开创昌黎人才工作新局面,为县域经济、社会实现进位赶超发展注入新动能、新活力。实施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为主题的校园人才引进计划。出台《"智汇昌黎"校园人才引进计划暂行办法》,每年引进100名左右应届全日制本  相似文献   

2.
正曲周县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引进1000名科技型、创新型高学历毕业生;培育1000名高素质、高能力公务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者;打造1000名科技专家、行业标兵和乡土能人;引导1000名创业精英和文化名人来县创业。打造三个平台,构筑高层次人才聚集高地。一是政策优势。制定出台《关于实施"聚才凤城"计划推进创新型县建设的意见》,开设人才绿色通道,来曲周县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在土地使用、信贷担保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实验室、科研经费和独立住房,优先参加上级培训、职称评定和各类人才评选、人才工  相似文献   

3.
正元氏县着眼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缺乏难题,实施了"人才回乡千人计划",计划从2018年开始,用三年时间,通过乡情感召、产业带动、服务吸引等举措,力争引回元氏籍在外优秀人才1000名以上。搭建平台,拓宽人才回乡途径。以亲情、乡情为纽带,搭建三个平台,感召人才回乡。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建成了1500余名在外人才的动态管理台账,辑印了《元氏籍在外人才通讯录》,创建了外出人才微信群,夯实"人才回乡"的实施基础。搭建联谊活动平台,依托县决策咨询委员会,定期邀请元氏籍在外高  相似文献   

4.
李延军 《新长征》2013,(12):44-45
<正>近年来,延吉市站在人才兴市的高度,面向全国公开引进340余名高校毕业生,成立"80后"大学生党委,强化人才管理和培育力度,全面提升"80后"大学生能力素质,为加快提升延龙图在长吉图先导区中的开放前沿功能,加快推进具有民族特色的图们江区域宜居旅游开放中心城市建设进程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一、推进三项创新,建立人才引进工作的新格局延吉市在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中,特别将大学生引进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工作。通过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开通"绿色通道"等一系列举措,使人才引进工作取得新  相似文献   

5.
正"福建念‘山海经’,青海念‘草木经’,我们正定可以念‘人才经’。"1982年到1985年担任河北正定县委副书记、书记期间,习近平高度重视招揽和重用人才,以虎虎的生气、蓬勃的朝气和改革的勇气,为正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留下了用人引才的佳话。思想解放,"招贤令"差点被拒登1984年9月,中组部邀请十多名县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5,(12)
<正>"草原英才"工程实施以来,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自治区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推进"三大平台"建设和"十大百人计划",集中力量抓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引进、使用和服务工作,涌现出一批创新创业优秀团队和先进个人特色产业高端人才聚集平台呼包鄂"草原硅谷"人才试验区平台京蒙人才交流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欠发达县份的实际,强力实施“人才兴县”战略,多渠道、多形式引才引智,先后引进586名高层次人才,其中有两院院士3名、教授216名、博士及博士后16名,加快了科技强县的步伐,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按照中央关于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决策部署,2009年初我省启动了海外引才"百人计划",4年来累计投入近2.3亿元专项资金,分4批资助引进232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和9个顶尖创新创业团队,提前完成了"用5到10年时间引进20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既定目标。此外,全省还有117人入选国家  相似文献   

9.
正4月23日,是首个贵州"人才日",贵州以专属节日形式向为贵州发展作出贡献的各类人才礼敬;次日,第九届线上线下贵州人才博览会开幕,全省2300余家单位携3.4万个人才需求到会引才,覆盖全省各类重点产业、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0.
正祁连县着眼人才整体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统一,深化人才培养机制,组织实施本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工程,采取"精准培训与创新保障"相结合的"双轨制"培养路径,做好"育才、养才、用才"工作,促进本土人才能力整体提升,为高效践行"一优两高"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六式"精准培训,提升业务能力促进发展。制定出台《祁连县本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工程实施方案》,实行分类全覆盖培训,突出理论武装强党性、业务培训强素质、技能学  相似文献   

11.
人才是事业成功之本。古人云,"为 政之要,在于得人","得人才者得天下"。 组织部门是选人用人、选才用才的部门, 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要想揽得进、留得 住更多的人才,就应当按照"三个代表" 的要求,以识才、用才、爱才、聚才、育才 的实际行动,努力营造一个鼓励人才干 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和帮助人才干 好事业的氛围与环境,这就要求在抓人 才工作时做到"五要"。  相似文献   

12.
正"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人才,始终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所以,我们要聚八方人才,才能强省会;所以,贵阳贵安,贵在人才;所以,我们将努力实现人才大汇聚,让贵阳贵安与人才相互成就。"开幕式上,贵阳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滕伟华向八方英才发出邀请,用"三个所以"表明贵阳贵安对人才的渴望。  相似文献   

13.
不论是实施西部大开发,还是迎接入世以及知识经济的挑战,人才是第一要素,这已为全社会所共识。然而,就内蒙古自治区的人才状况来看,人才的分布、使用以及发挥作用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全区50万名专业技术人员大部分分布在教科文卫等领域,农牧林水等领域不足4%,工程技术领域也只有15%。人才“孔雀东南飞”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观,80年代至今就流失各类人才30000多名,仅1998年外流人才就达2600名,许多还是科技带头人。而且近年来我区考往区外的硕士、博士生学成归来者也不足10%。这说明我区的人才环境、用人机制、…  相似文献   

14.
正4月27—28日,第七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为期两天的人才博览会以"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助力贵州脱贫攻坚"为主题,突出"精准定位、精准对接、精准落地"特色,紧扣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以及卫生健康、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山地高效农业、国防科技工业、现代金融等重点产业和农村产业革命、"黔货出山"规模化生产等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正>县域总人口26万,人才口径3713人——这是沐川县当下"第一资源"的家底,人才"短板"显见。扶贫攻坚全面小康,人才是关键。地处乌蒙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区的沐川县,如何破解人才特别是紧缺专业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困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沐川走出了一条切合贫困山区实际的柔性引才新路。创业+市场:吸引多领域"高精尖"人才  相似文献   

16.
镇赉县把引进人才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几年来,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共引进域外人才300多人。 一是开放引才。把引进文教卫生人才作为加强教育、改善民生的一件大事来抓。通过面向社会招考引进177名特岗教师,充实农村教育;选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83名大学生充实进入镇赉一中、三中,改善了教师队伍结构,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3月,遵义市新蒲新区在第六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上成功引进11名硕士研究生,王进就是其中一员。"到新蒲新区已半年有余,现在在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工作。"王进说,选择新蒲,看中的是这里发展前景和人才成长环境,这为自己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新蒲新区着力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大力营造引才聚才政策环境,创造有为有位的载体环境,改善拴心留人的服务环境,着力打造人才聚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21,(7)
正嫩江市将加强人才"十大基地"建设作为抓手,积极创新人才引进举措,通过加强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挖掘大学生人才"富矿",加速青年人才"智汇嫩江",谱写出人才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强音。借"他山之石"助推"人才链"延伸嫩江市将人才基地作为引才"金巢"和育才"摇篮",通过与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7家省内高校院所签约合作,在大学生实习实训、人才培育、技术创新、产业合作上携手共进、取长补短,实现了"1+12"的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9.
《支部生活》2014,(3):20
为了从政策上吸引和激励高层人才来滇工作.我省从2004年起,先后出台系列引进人才相关政策,以实现高层次人才引进后"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其有效"。人才是发展之基、转型之要、竞争之本。近年来,云南省加大各类人才引进力度,在做好各类人才来滇创新创业服务工作的同时,以开放的姿态、宽容的胸怀、优惠的政策,努力实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创新引才政策实验室里,胡凯锋正忙碌地穿梭于各种仪器和玻璃器皿间。记者的突然来访,让他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单位对我们实验室的仪器平台  相似文献   

20.
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43万人;人才引领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150项(其中85项获省级科技奖励、3项获国家科技奖励);建成国家级高新区1家、省级3家,数量居全省第一位. 这些骄人成绩,源自于德阳市人才强市战略的深入推进.近年来,德阳市始终聚焦产业发展需要,坚持"以产兴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发展理念,探索出一条"人才引领产业强、产业跟着人才走"的新路子,人才智力势能源源不断转化为创新发展动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