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民币突然贬值,幅度又是20年来最大的,世界为之震惊。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刊出题为"中国宣布货币独立"的文章,认为"中国不再维持人民币紧盯强势美元的做法,允许其货币贬值",表明"中国实际上朝货币独立迈出了一大步"。当然,也有一些人担心人民币贬值可能会爆发货币战,英国经济学家网站文章称:人民币贬值"促使  相似文献   

2.
据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美联社报道,独立研究机构Medley Global Advisors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可能不会允许人民币在2007年的升幅超过3%。理想目标是3%有经济学家分析称,由于中国政府实际上不可能让人民币在一年里上涨5%,因此理想目标是将人民币在2007年  相似文献   

3.
肖鹏  宋炳华 《理论视野》2012,(11):74-76
一、陆海统筹的提出陆海统筹是海洋经济学家张海峰于2004年在北京大学召开的"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报告会上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应加上‘海陆统筹’……我们的和平崛起的强国战略,必须包含‘海陆统筹,兴海强国’战略。和平崛起,必须有海洋崛起作为重要的支撑,‘海陆统筹,兴海强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政论坛》2011,(3):53
西方堆砌的中国:不讲民主人权、操纵人民币汇率、信息不透明、一个自信得让世界不安的崛起中的大国。中国想告诉世界:中国永不称霸、中国走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5.
自称是一个"实验员",被媒体称为"用双脚做学问"——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在农村搞了20年的调查研究。今年11月1日,在他主持召开的"新农村建设:实践反思与展望"研讨会上,《半月谈》记者就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和战略意义,采访了这位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到"一顺一逆",从人民币汇率"单向升值"到"双向波动",扩大人民币资本输出渠道始终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任务。参与全球治理能够成为促进人民币输出的可取方式: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满足发展需要的投融资的同时,打通人民币国际供给渠道。部分国家对中国资本的猜忌和投资环境的不稳定,使中国需求国际组织为人民币投融资"背书",而现有国际金融机制的权力分配及其改革难以实现其目的,中国倡导和创设新机制就成为必要。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能够在机制设计上满足人民币投融资的基本要求,中国应据此促进两行在人民币国际供给方面发挥配合作用。此外,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的同时,也应对其行动的负外部性进行管理,从而确保其治理效果以及国际社会对其行动的认可。  相似文献   

7.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美国自成立时就是个共和制国家。其实在19世纪,美国出过一位鲜为人知的"皇帝",这位被称为"诺顿一世"的"美国皇帝"曾下令解散美国国会,还想建立"联合国",他可能还是马克·吐温笔下《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国王的原型。  相似文献   

8.
<正>人民币国际化不是一个纯粹的单边政策行为,而是需要得到其他国家政府的支持和配合。因此,人民币崛起为国际货币,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事件,同时也是一个外交事件。货币互换网络进一步扩大与他国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是中国货币外交最先开展、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中国的货币互换外交,主要是通过向对方央行提供人民币,来支持人民币在双边经济活动中的国际使用。不  相似文献   

9.
根据公布的“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计划,德意志银行的研究报告认为, 这是迈向资本账户可兑换的重要一步,并预期中国在今后会进一步放松其资本项目的管制。 QDII计划将有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10.
《求知》2007,(8):48-48
日前,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就中国经济热点问题发表演讲时称,“1998年亚洲发生经济危机,泰国受到的冲击最大.因为泰国的货币是自由兑换的”。他认为,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争取成为第六个硬通货。  相似文献   

11.
正法国非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写了一本新书《21世纪资本论》(Piketty,Capitalinthe Twenty-First Centur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4),震撼了陷于大衰退中六年至今难以自拔的西方世界。诺奖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的评论称该书引发了"皮凯蒂恐慌",《纽约时报》评论的标题是(皮凯蒂的书)"较劲斯密(和马克思)",美国《新共和》周刊把这位经济学家在西方的影响描写为新出现的摇滚歌星!皮凯蒂的书揭露了300年来资本主义贫富差距扩大的总趋势,犹  相似文献   

12.
张维真 《求知》2013,(5):13-14
创新是一个古老而宽泛的概念,早在15世纪,人们就开始运用这一术语,其原意是引入新东西和新概念。而创新作为一个规范性的学术概念,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率先提出来的。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中,他把创新界定为:"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以实现生产要素新的组  相似文献   

13.
《侨园》2017,(7)
正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安娜·卡列尼娜》的卷首语中说:"幸福的爱情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实际情况却是,这位世界大文豪的家庭生活就处于这种"不幸"之中。  相似文献   

14.
2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这10年,更是以令世人瞠目结舌的高速一路狂奔,GDP总量、进出口总额、贸易顺差和外汇存底大幅增长,使得中国崛起不再只是以往睡狮猛醒的想象,而日益成为一种可能。崛起论VS崩溃论但在成就与困境之间,涌现出了对中国问题的两种不同看法,尤其是在关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问题上,即使世界一流经济学家和财经分  相似文献   

15.
赵英 《瞭望》2004,(39)
国庆55周年就要到了,站在这一时点回首历史烟尘,最令人感慨的是崛起的中国工业化进程。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安格森·麦迪森在其著作《世界经济千年史》中指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一直是世界数一数二的经济体,但是它发展的节奏同世界通常的模式有着截然的不同。”“在1820年时,中国的总产出仍位居世界第三位,而它在世界人口中的比重还会更高一些,按照世界标准,它的人均收入水平是令人钦佩的。”  相似文献   

16.
正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力的日益强盛,许多人在大谈中国崛起,并充满了乐观主义的心态。然而,大国崛起绝非易事,充满了各种可变因素。因为,一个大国的崛起除了经济因素之外,还离不开多种条件的支撑。第一,大国崛起需要谦恭的民族性格。谦恭是医治强横最对症的良药。《道德经》就指出:"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上流传一种论调,说什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一贯思想僵化,反对改革。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可以列举许多事例证明:现在仍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是我国改革的最早倡导者。不过,他们往往不是市场塑造的“媒体经济学家”或“著名经济学家”,而是学界认同的“杰出经济学家”,如刘国光、于祖尧、苏星、张薰华、吴宣恭、杨承训等。例一:于祖尧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早倡导者和杰出贡献者。1979年4月,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的全国价值规律理论讨论会,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也是解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界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非常值得一提的…  相似文献   

18.
濠江中学是澳门第一个升起五星红旗的地方,接力守护国旗70年的两任校长获得"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2019年10月16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濠江中学举办了"印记·中国革命历史版画展"。展出的作品全部是澳门王海霞女士的个人收藏,这位爱国爱澳的版画收藏家有着怎样的情怀和故事?  相似文献   

19.
王永贵 《理论探讨》2004,3(6):12-14
把握全球化进程与中国和平崛起的时代坐标和历史方位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对全球化挑战的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是中国和平崛起的一面理论旗帜;在实践上,中国和平崛起是人类全球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代社会主义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20.
正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是中国人数千年治国理政的一个核心观念,是中国政治的最大共识。中国之所以能够这么快地崛起,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国家重中之重的工作就是大力推动民生的改善。西方政治文化中今天谈得最多的还是西方自己界定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他们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在世界上推广这些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