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身份作为一个"问题"受到关注是现代性在世界各地的展开以及全球化的后果.解构理论和后殖民理论分别从西方思想史和东西方文化关系史的角度质疑和颠覆了传统的固定的文化身份观,认为文化身份是依赖"他者"建构的.文化身份的建构特性也为分析中国在不同时期的文化身份建构提供了理论上的参照,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不同时期,中国建构的文化身份基本上属于守成型的文化身份;而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身份的建构则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就为依托并融合了民族传统文化,建构的文化身份则是开拓型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2.
张殿军 《理论探索》2012,(6):10-13,24
中国"文化走出去"对于促进中国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建设文化大国、提升国家形象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虽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和成就,但是仍然面临着国际文化保护主义、地缘文化影响力有限等问题和挑战。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既要树立理性的文化"主体间性"理念,也要根据既有文化资源和比较优势,针对不同国家的文化身份和国际文化交往格局,实行有重点、有差异的文化策略。这样,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同时,才能走得稳、走得快、走得远。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20,(7)
"寻根"是一种民族意识的觉醒,从审美中找寻历史的因子,是一种文化想象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自我投射和显影。20世纪的中国文学,是一个由古代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变的过程,也是知识分子在中西文化撞击中,探寻民族理想、形成民族意识,并最终确立民族身份认同的过程。以传统文明为参照反思现代文明的得失,在全球化到来之际寻找民族传统之根,弘扬民族文化,重构民族精神。当知识分子把"寻根"作为社会变革时期内心激荡的精神家园时,文学的"寻根"也被赋予了长久"在路上"的特质。寻根文学既接续传统,又面向未来,它已内化为一个文明大国的话语表述和价值体系,彰显着中华文明与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4.
<正>与其他古老的传统一样,对乡土的眷恋与热爱,已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有时候,中国人所有的边缘焦虑和生存痛感,不仅基于"生活在别处"的不习惯与不方便,而正基于文化身份的失落,包括由此引出的被"他者化"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国家文化主权是民族国家在实现国家文化利益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立自主的最高权力。由于不同的权力要素在国家文化主权构成中的价值地位不同,国家文化主权在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核心——外围"的结构态势,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发展的独立自主权是构成国家文化主权的核心要素。国家文化主权战略意识模糊、国家文化软实力不强以及国际文化霸权是中国国家文化主权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挑战。中国国家文化主权战略既要有以"安全论"为主导的防御性目标,也要有以"建构论"为主导的进取性目标。建构现代意义的中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深度融合、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秩序的重建,乃是中国国家文化主权战略构建的要点。  相似文献   

6.
今天,要坚守中国电影的文化身份,我认为 有六方面内容,或者叫六条标志:一是文化方 向,二是文化追求,三是文化标志,四是文化范 示,五是文化管理,六是文化理想。这是中国电 影发展到今天的理论积淀。 坚守中国电影的文化身份,首先表现在方向 感上。中国电影的文化方向就是“二为”方向,即 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其核心是以爱国主 义为动力,凝聚民族力量,振兴中华。这是中国电 影文化身份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坚守这个方 向和走产业化道路并不矛盾。所谓产业化,核心的 一点是面向市场。坚守“二为”方向,市场就成为 中介,成为桥梁。这就是说,你创作、生产的影片必 须经过市场的检验,能在市场流通,“二为”方向 才算得到体现,否则只能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7.
理念与智慧并存、气度与神韵兼具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然而,中国历史伴随着鸦片战争步入近代,中国传统文化也进入了"西学东渐"的转型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碰撞给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社会转型的有力推动者,相应地承担了推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开启了艰难的文化探索之旅。从陈独秀等人的"全盘否定"到毛泽东的"批判继承",再到习近平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旨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革新与重塑,再塑中国文化主体论,再创中国文化新辉煌,继而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作为文化强国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8.
公民身份表示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国家与个人通过交互的权利和义务联系在一起。它随着根植于其中的政治社会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内涵。西方公民身份理论经过四次转变,形成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两大传统和不同的发展模式。因此,公民身份理论要用来指导中国的政治实践和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必须实现公民身份理论的本土化转换。本文在梳理中国公民身份形成历程的基础上,探讨公民身份本土化的原则和路径选择。其中,尊重文化传统、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和立足中国现实是公民身份理论本土化的三原则,而国家主导的"自上而下模式"、公民抗争的"自下而上模式"和公民社会带动的"中间协调两边模式"则是公民身份理论本土化的三条适当路径。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公共文化服务经过"十二五"时期的持续发展,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开始呈现出由政府的"行政保护"向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立法保障"跨越的新特点、新趋势。一、中国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继续提升,东部地区表现出色在连续四年研究发布《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之后,根据对59个评价指标的计算分析,2015  相似文献   

10.
立足于思想史语境,现代文化政治冲突的实质是现代性思想与反现代性思想的较量,其根源可追溯至文明演进与历史实践所催生的现代英法文化与现代德国文化的博弈。立足于文化与政治互制情形,如果说西方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代表着当今世界三大文明,那么,TPP、以"伊斯兰国"为代表的激进主义和"一带一路"战略则分别表征着这三大文明最新的地缘政治博弈形态,也体现出现代文化政治冲突的最新架构格局,尽管这三者背后的理念根本不同。文化主体性并不一味耽于与时代同行的自我身份的确证与再造,更需要一种大视野下"心灵秩序"整合性存在意识的关照与攀缘。当代中国文化的主体性重建,应立足于文化与政治互为对象的双向建构层面,以中华文明的自我更新来实现民族复兴,并着力培植基于沟通理性的文明对话态度。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位夹在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之间的"奖学金男孩",理查德·霍加特在化解自身阶级身份认同危机的过程中,逐渐选择成为一名在中产阶级里替工人阶级发声的"边缘人",并创造了文化研究史上的第一种替代性话语——工人阶级文化话语,以自传性书写的方式实现了自我救赎和升华。在社会高度流动的今天,文化研究应该引导更多的"边缘人"走霍加特所开辟的化解与升华之路,挖掘"边缘人"所在群体未被开发的文化资源并以此建构替代性话语,推动文化向民主、多元和创造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吕妍 《学理论》2013,(15):189-190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价值取向也是多方面的,主要以儒家"仁义为上"价值取向、墨家"功利为上"价值取向、法家"君权为上"价值取向、道家"贵夫无为"价值取向等为主要代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这些内容不同,类型相异的文化互相激荡吸收,体现出了价值取向的交融与互补,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价值系统,其中很多精华部分对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起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初到中国之时,中国已有数千年的本土文化传统,这构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出场的文化基础。作为一种外来文化,马克思主义能扎根于中国大地,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源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具有相通的文化因子。"同"表现在它们对于未来社会的理想、世界本原、事物发展根本规律、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个人与集体关系、认识与实践关系、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物质存在方式等问题的观点高度契合。"异"则推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互补,从而实现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与乡土社会密不可分,乡土性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继承和扬弃中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传统社会的乡土特质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存续的基础;乡土化的儒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发展相对缓慢的乡土社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了庇护。在现代化和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只有深刻理解"传统文化在乡村"的要义,才能明白"乡愁回归"的社会事实,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真正坚持传统文化的自信。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低收入非正规就业者的研究发现,在该群体中存在一种特殊的"打工者文化",它是一种底层、非正规、不稳定、高流动与无计划的文化,与"非正规"的就业形态、"打工者"的身份认同、"岛屿化"的生活状态以及狭窄的社会网络有密切关联。这种文化蕴含的反抗的可能性很小,再生产出不平等关系的可能性却很大。  相似文献   

16.
孙建平 《学理论》2013,(5):235-236
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的思想教育内容与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有许多相同之处,不仅仅是儒家文化里"仁"的思想,四书五经里也有很多思想可以运用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把传统文化引入课堂是具有可行性的,并且是有可操作性的,它既能丰富思政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使枯燥的课堂焕发生机,同时在一定意义上也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3,(35)
精神文化决定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发展方向与性质,其生命观、价值观、道德知识和灵性品质是人类一切个人与社会活动所必需的精神法则,因此,精神文化是人类文明与福祉的基石。人类正迈向成熟期并呼唤普世和谐与安乐,在此时代背景下,提出"多元一体文化"构建框架,其核心是把人类视为一体,在尊重不同文化的多样性与独特性的基础上平等互动,以多重身份共同磋商并解决人类的事务,从而实现生命的双重目的和世界的和谐与大同。  相似文献   

18.
《行政论坛》2016,(6):83-87
现阶段中国农村社区并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多中心治理"格局,乡村精英之间的权力博弈、利益争夺与话语权竞争仍然存在,由此产生"团结建设村庄,分裂治理村庄"的悖论。拥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身份的"跨界精英"处于治理集团上层,只拥有某一种身份的"单一精英"则采取派系结盟的手段对抗跨界精英,这就造成乡村精英不同群体之间缺乏共识与信任,精英群体内部分裂是导致乡村治理"碎片化"的重要根源。全面深化农村治理体制改革,必须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共同体文化建设,在乡村精英层面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协同治理好经济新常态下农村社区面临的利益整合、权力重构、文化认同、社会和谐、生态治理等五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低收入非正规就业者的研究发现,在该群体中存在一种特殊的"打工者文化",它是一种底层、非正规、不稳定、高流动与无计划的文化,与"非正规"的就业形态、"打工者"的身份认同、"岛屿化"的生活状态以及狭窄的社会网络有密切关联.这种文化蕴含的反抗的可能性很小,再生产出不平等关系的可能性却很大.  相似文献   

20.
方熔 《民主》2010,(1):33-36
<正>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可以列举很多,如反对分裂的"大一统"意识、关心民生和邦国的理念、坚定不移的入世思想、奋斗不息的务实态度、修身内省的自强品格和百折不挠的社会责任感等等。我在这里主要讲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