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张世和:反腐倡廉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赖于政党、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审计机关、公民社会和私人部门等共同发挥作用。各国的经验和研究表明,一套高效、独立而权威的反腐败机构,一支精干而廉洁的反腐败队伍,越来越被认为是打击和预防腐败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2.
1949年到1952年中国的腐败处于高频状态。实际上,这一时期的腐败与反腐败斗争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与私人资本主义之间的限制与反限制斗争的表现。旧中国乃至几千年封建社会的腐败风气,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存在的严重问题,对于建国之初的腐败高频发作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小团体腐败 :中国反腐败的重点之一何谓腐败 ?国内外学者和民众对此是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仅较权威的《牛津英语词典》就曾列出腐败的 9个含义。一个为学术界相对容易接受的观点是 :从狭义上讲 ,腐败行为指运用公共权力来实现私人目标 ,这里涉及到权力、公职、职责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 ;从广义上说 ,腐败行为意味着一般政府治理意义上的败坏 ,这里不一定有人直接得到好处 ,但整个社会的利益受到损害。 (王沪宁 :《反腐败 :中国的实验》三环出版社 1994年 4月版 ,第6页 )在中国目前阶段 ,狭义概念突出出来 ,因为以权谋私的行为空前膨…  相似文献   

4.
邹薇 《瞭望》2007,(14)
腐败是在政府干预与市场经济体系不健全的缝隙中产生进而蔓延的制度性行为腐败源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彻底清除腐败痼疾要作长期而全面的制度性努力,即通过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制度变迁或制度创新,改变腐败活动的成本收益状况,把腐败活动的私人收益和惩治腐败的社会损失都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5.
按照世界银行给腐败下的定义。腐败是“为了私人利益而滥用公众所赋予的权力”,权力的滥用才是腐败产生的主要根源。贫困是可以逐步消除的,权力则是永远存在的,它的滥用也就不可能在短期内得以克服。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治贫困易,治腐败难。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我国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这是否会让部分官员因失去灰色利益而消极怠工?当然不会。最为理想的反腐败制度效果是使腐败成为一种"高风险、低收益"的行为,而让廉洁行为得到好处。一是改变我们的观念和认识,特别是要克服观念和认识上的误区。明确地说,就是要承认私是合理的,正像我们承认公是合理的一样。正确的做法不是试图去私留公,而是要做到公私分明,要承认千千万万人民公仆合理的私人需要是正当的,付给他们合理的、与他们的才能和贡献对应的报酬,让他们用这些  相似文献   

7.
《求知》2011,(12):46-46
庄德水在2011年第4期《中共中央党校学报》撰文认为,利益冲突是国家公职人员在公共行政的过程中,受私人利益的干扰,导致价值判断和政策取向偏离公共利益的要求.发生私人利益与公共职责相抵触。在本质上,利益冲突是公共权力的非公共使用.包括公共权力的递延化和期权化,是公共权力发生腐败的重要根源。当前,政府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公职人员更容易发生利益冲突问题。他们直接参与包括政府合同、政府工程、政府采购、公共事业招标等经济活动。在处理具体公务的时候,他们掌握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8.
利益冲突是公职人员的私人利益与其公共角色承担的公共职责之间的冲突,是产生腐败的一个重要根源。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建设被认为是预防腐败的有效制度安排。当前高等院校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建设正面临着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界定不清、缺乏利益冲突风险评估、缺乏独立审查和监督利益冲突机构、文化缺失等困境。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的新领域,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措施:要明确界定与高校管理人员及教师职责产生冲突的私人利益的类型和行为,合理介入教职员工的个人生活;制定科学的利益冲突风险评估体系,提高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的有效性;在国家层面建立防止利益冲突的伦理法规,完善整合现有防止利益冲突的法律法规;加强综合配套措施,完善利益冲突管理流程。  相似文献   

9.
腐败发生的重要根源在于公职人员的利益冲突,利益冲突的重要根源在于公职人员权力观的错位。树立“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从制度层面上规范和监督公共权力的运行过程,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使公共权力与私人利益相分离,从而阻断公职人员以权谋私的通道,最终达到预防腐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公众场合、甚至亲近的工作人员身边都始终作秀,表现得清正廉洁,同时极力培植有价值的私人小圈子,在其中予取予求、腐败透顶,这是从原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徐国健案件中表现出来的、腐败分子面对打击之后的腐败新动向。"圈子病"让腐败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提醒国人加快制度反腐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袁纲 《理论探讨》2003,(6):12-14
腐败现象的存在,在我国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什么我们党和国家对腐败现象的斗争态度越来越坚决,手段越来越严厉,然而腐败现象却久遏不止,且有不断增强和扩大之势?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腐败现象在现行的制度和体制下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自组织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呈现出一种自主性增强和不断强化的发展趋势,即腐败主体数量和腐败报酬(腐败价格)的增强效应,导致了腐败规模的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12.
防止利益冲突:预防腐败制度安排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止利益冲突”作为一个廉政概念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西方对“防止利益冲突”问题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际的制度安排上都已经比较成熟.“防止利益冲突”概念是预防腐败制度安排的逻辑起点,更能给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一个合理对话的平台.我们应借鉴国际经验,以“防止利益冲突”为核心,建立完善我国的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有效预防腐败.  相似文献   

13.
课题组从官方网络媒体上收集了改革开放以来到2013年底已经受到判刑、党纪政纪处分或免职立案调查的54位省部级一把手违纪违法犯罪信息①,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定量数理统计与定性逻辑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其腐败特点、趋势、风险点进行分析,探究风险防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省部级一把手腐败具有窝案串案近七成,索贿受贿超六成,带病提拔过半数等特点;呈现涉案金额越来越大,年龄越来越小,潜伏时期越来越短,腐败方式越来越隐蔽等趋势;腐败风险点集中在房地产、企业经营、生活腐化堕落、亲属贪利、买官卖官等领域;防控腐败风险在于创新权力配置、权力监督、民主选拔、干部交流、干部管理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纵观世界,腐败愈来愈成为各国所共同面临的全球性社会问题。不仅美国、俄国、意大利、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反腐败,韩国、新加坡、印度、菲律宾、墨西哥等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反腐败。中国从1978年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权力的市场化使得腐败现象迅速地出现并蔓延开来。腐败是什么?它是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吗?腐败的定义很多,但一般是指“为私人目的而滥用公共权力”。①简言之,腐败就是以权谋私。至于腐败的分类也很多,如王沪宁曾将其…  相似文献   

15.
国际组织对各国腐败状况的评价体系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腐败具有隐秘的特性 ,我们很难清楚地了解一个国家到底发生了多少腐败 ,腐败会引起多大的经济损失和什么样的政治后果 ,腐败的严重程度有多大。这一直是研究腐败问题的重点 ,也是腐败研究的难点。近年来 ,一些国际组织在评价各国的腐败状况方面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 ,建立了不同的腐败指标体系来对各国的腐败状况进行衡量和比较 ,他们的研究结果也逐渐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并越来越多地被用来作为评价一些国家腐败状况的重要依据。这里简要介绍几种比较重要的评价体系 ,以供国内的反腐败研究参考。由于腐败定义的不同和研究视角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据报道,云南某农村信用社组织38人到欧洲8国旅游,耗资公款176.4万元,经纪检部门严查后,钱款已经退回,涉案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湖北地矿厅98人公款到张家界“考察”,也受到了惩处。 公款旅游,一直是被严令禁止的腐败行为。随着节假日的增多,可供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人们的消费时尚更是多姿多彩, “假日腐败”不可不防。因为,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7.
亲缘腐败的典型特征主要表现为扩张性、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扩张性是亲缘腐败的首要特征,即腐败多为一种"裂变式扩散"的蔓延形态,必须警惕"亲缘腐败"模式制度化所带来的极大危害。其次,亲缘腐败中的利益共同体由血亲、姻亲等关系黏合而成,所以通常具有强稳定性的组织形态。最后,由于亲缘腐败的扩张性和稳定性,腐败规模必会越来越大,所积累的问题也会越来越严重,最终不可持续。从诱发因素来看,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是诱发亲缘腐败的深层原因,官员职业角色的错位通常是其直接诱因。遏制亲缘腐败,就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对症下药,形成一套作风建设与家风建设双管齐下、制度建设与思想建设双向发力的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腐败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出于私人目的而滥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的行为,也是政府组织整合失灵的一种表现。纠正这种失灵表现的根本思路是对公共权力的(范围)限定、制约和监督,因此,如何加强对公务员的管理,从制度上、法律上防止、打击腐败,保证公务员廉洁行政,是摆在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文章在分析了一些较为普遍、典型的反腐廉政工作的建议、方案后,进一步重点探讨了通过加强公务员奖惩制度来规制腐败行为、促进廉洁行政的设想,指出任何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公务员队伍都离不开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并从奖惩机制自身的特点、功能与意义角度入手具体分析了在廉政建设中的措施和体现。  相似文献   

19.
周耀虹 《党政论坛》2009,(19):45-46
一 近些年在党中央领导下反腐败工作取得很大成绩,防治腐败措施的实施和惩治腐败分子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腐败案件和腐败现象依然不断出现,反腐败的局势发展依然严峻。从反腐败的进程看,腐败与反腐败的博弈较量日益复杂,斗争也越来越艰巨。近年来查处腐败案件显示出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在党中央领导下反腐败工作取得很大成绩,防治腐败措施的实施和惩治腐败分子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腐败案件和腐败现象依然不断出现,反腐败的局势发展依然严峻.从反腐败的进程看,腐败与反腐败的博弈较量日益复杂,斗争也越来越艰巨.近年来奄处腐败案件显示出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