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毋庸置疑,2008年以后中国出口增速的快速下降与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部冲击有直接联系。从中国外部经济增长和外部经济进口增长两个维度看,金融危机前后呈现了趋势性的上升和下降。外部经济环境的周期性变化,部分解释了中国出口增长在金融危机前后的升和降,也因此部分解释了中国经济增长在金融危机前后的周期性上升和下降。  相似文献   

2.
1998年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异常,国际金融市场起伏不定。其基本态势是世界增长率明显降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199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仅为2%。“暗点”主要源于金融危机东亚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不断扩大。受金融危机狙击的国家,已从“景气减速”走向“景气衰退”...  相似文献   

3.
如果有一个度量消费物价和房价的综合通胀指数,它所描述的通张压力已很可能超过2008年。当前通胀的风险大于增长减速的风险2011年的经济增长不是一个大问题。经济学家多数预测中国GDP增长在9%左右或以上,这已经是达到甚至高于经济增长潜力的水平,足够创造保持社会所需要的就业机会。9%的GDP增长在中国劳动力供给正在明显减速(年度增长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情况下,甚至还会加剧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第一年,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和贸易明显 减速的情况下逆风前行,增长速度保持在7% 以上,实属难能可贵。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可能进入低迷甚至是衰退状态,中国将面临比亚洲金融危机更为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明年经济发展要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必须头脑清醒,沉着应对,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5.
《求知》2017,(2)
<正>一、经济增速回调初步触底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总体呈现平稳态势,第一、二、三季度GDP增长率均为6.7%,从10月、11月的经济数据看,第四季度预计不会低于这一水平,全年增速预计不低于6.7%。观察2016年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可以看到支持经济增速触底的因素明显增加。第一,消费持续保持10%左右的较高水平增长。2016年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相似文献   

6.
张立群 《求知》2023,(2):34-36
<正>一、2022年中国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2010年后,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降,2010—2019年,GDP增速从10.3%降低到6.1%;之后,又叠加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三年的冲击。2020—2021年,年均经济增速为5.1%;2022年为3%。总体看,2022年是中国经济受多重因素冲击持续下降的谷底。经济增速下降,从微观看就是企业营业收入增速下降,这也是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和财务收支困难的根源。历经十几年的经济增速下降,企业特别是众多小微企业,其累积的困难已经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疫情冲击之下,企业生产经营面对的困难更加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7.
<正>就在突然之间,中国的GDP增速下了一个台阶,从保持了十年之久的10%左右降到了8%以下。当下,徘徊中的中国经济正在苦苦寻觅走出谷底的路径。如何求解?近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教授道出了他的"解题思路"。求解经济突然减速背后原因中国的经济增速2012年之后猛然下降到8%以下,现在维持7%也出现困难。张军教授说,这个现象在文献中也极为少见,只有日本出现过。从中长期来讲,经济的增长速度会随着人均GDP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 环境出现巨大变化,美国 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实体经济减速趋势不断得到确认,欧洲经济增长后劲不足、日本经济继续在衰退的深渊中挣扎。美国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以及全球经济的放缓,作为继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又一场重要的外部冲击波,增加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国际资本流向出现新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世界经济前景严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经济目前正面临着亚洲 金融危机以来最严峻的挑 战。世界经济的三大火车头美、日、西欧同时出现故障,增加了世界经济走出困境的难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4月底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由于美国和西欧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以及日本经济处于停滞状态,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从去年的4.8%下降到3.2%。当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采取了刺激经济的措施,加上原油价格趋于下跌等有利因素,这次世界经济增长放慢将是相对温和而短暂的。但2001年已经过半,目前看来,这一预测可能偏于乐观。  相似文献   

10.
美国金融危机成因及警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金融危机过去了十年,美国金融危机又起,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说:这是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这是场源于次级抵押贷款,迅速升级为全球金融风暴的金融危机,而且,美国金融危机仍在进一步扩大,波及美国经济的各个领域及更多国家的态势.这不禁再次引发我们对现代金融危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张立群 《求知》2012,(3):14-16
2012年是中国构筑新一轮经济增长基础的关键之年。2011年宏观调控成效预计将继续显现,房价、食品价格和物价总水平同比涨幅预计将明显降低;出口、投资增幅预计也会下降,经济增长率预计将继续平稳降低,但受世界经济和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整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也存在发生较大波动的可能。稳定经济增长水平、稳定物价涨幅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这也将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创造有利环境,促进经济增长新基础的构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邱连波 《民主》2009,(10):34-36
从2007年4月美国一公司破产引发次贷危机开始到2008年9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一场百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正席卷全球。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每次全球性经济危机过后往往催生重大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创新,从而推进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当世界各国还在共克时艰,采取措施,恢复增长,防止衰退,维护开放,加强金融监管时,我们应该根据国情,抓住机遇,从更高、更广阔的文化视野上,思考现代化问题,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陈华  赵俊燕 《党政论坛》2008,(21):37-39
亚洲金融危机过去了十年,美国金融危机又起,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说:这是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这是场源于次级抵押贷款,迅速升级为全球金融风暴的金融危机,而且,美国金融危机仍在进一步扩大,波及美国经济的各个领域及更多国家的态势。这不禁再次引发我们对现代金融危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苏明 《理论视野》2008,(11):40-40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及财政的影响 当前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影响,对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及一些发展中国家都有影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非常明显,表现为对经济增长三大支柱特别是外贸影响明显。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和出口增长放缓,国内对一些重要生产资料如钢铁、煤炭、电力的需求在下降,价格也在下降。当然,中国经济目前不是衰褪,是增长放缓。  相似文献   

15.
王梓仲 《学理论》2011,(6):65-66
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一场金融危机,作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参与者,中国也肯定会受到影响,简要介绍了此次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探讨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的影响并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下半年中国经济走势分析之一.1999年时间已经过半,如果保持经我国经济增长势头,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本刊从这一期开始陆刊登“下半年中国经济走势分析”一组文章。第一篇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林兆木撰文,他提出,针对当前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种,下半年大刺激内需政策力度。通货紧缩的趋势仍在发展,预计会年下半年物价下降的势头还将继续。为了防止下半年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下滑,需要适当加大刺激内需政策的力度。再增发一部分国债;并可以允许有条件的省市发行一部分地方专项建设债券…  相似文献   

17.
赵玥 《理论视野》2012,(9):1-2,81
本刊讯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持续深化蔓延,受此影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多变。在这一背景下,中国金融业如何适应当前形势,应对金融危机,通过深化改革解决自身发展问题,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有许多问题需要进行探讨和研究。为此,中央党校中国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8.
一、2011年宏观经济运行趋势及面临的问题在平稳增长的基础上,今年我国经济可能转向较快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计可以达到9%—10%。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政策,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将减缓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但是,经济增速下降伴随着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在结构调整、外需不足、投资控制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增长速度实属不易。预计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会延续平稳增长趋势,如果国际经济恢复或国内需求增长较快,宏观经济可能转向较快增长。宏观经济运行将面临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经济新常态远不是经济减速《新京报》2014年11月18日刊登李稻葵的文章指出,新常态是本轮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近年国际上描述发达国家经济与金融状况的一个常用说法。"新常态"一词最早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提出,是对2008年—2009年发生"大衰退"之后世界经济政治状态的一种描述和预测,普遍形容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  相似文献   

20.
与世界市场紧密相联的中国制造难以避免地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考验着企业能否灵活调整抗风险能力 11月6日,第10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闭幕。尽管延长了会期,但本届广交会出口成交额仍比上届下降了17.5%,这是近五年来广交会成交额的首次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