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书记载,殷纣王用 象牙制作筷子,大臣箕子 为这事惶恐不安,担心殷朝将要灭亡。五年后,殷朝真的灭亡了。箕子认为,用上了象牙筷子,必然不肯用陶器装食物,一定要用犀牛角杯和玉碗;发展下去要吃象肉、豹子胎;再发展下去要穿锦绣良衫,游乐于高大楼台……奢靡之风由此而起,国家腐败指日可待,江山易主也在情理之中。畏其卒,怖其始;察其始,知其卒。箕子的这两句话,让我们知道了慎“始节”的道理。启示一:领导干部防腐拒腐要慎始。有个别的领导干部认为,行大事者不拘小节。经济发展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打点“…  相似文献   

2.
周末晚上聊天,谈起北京某县机关干部下基层,要乡村干部让他们吃"敲门饭",就是工作到哪儿就在哪儿吃饭,碰上什么就吃什么的话题.有人情不自禁地伸出拇指连称"好!新鲜事"! 吃"敲门饭"本来不是什么"新鲜事".记得在编写某市军事志的时候,见到一份材料里就记载着,解放初期的干部下乡都是吃"敲门饭".当时老百姓中还流传着一首打油诗:"事先不把招呼打,饭时碰啥就吃啥,加双筷子加个碗,不是一家胜一家."采访一些老人,他们都记得:"那时候,老百姓管干部吃饭是件光  相似文献   

3.
辛幸 《瞭望》1989,(50)
上海沿街的小面店里,过去灶上总是坐着两口热气腾腾的大锅。一口熬着骨头汤, 一口是滚动着的开水。灶边小桌上,并排放着一二十只碗,里面都有少许酱油和葱花。吃客一到,面丁锅即熟,捞起来放入碗中,浇一勺骨头汤,拿双筷子就可以吃了。一般人  相似文献   

4.
清明忆小弟     
正我的小弟出生于1974年。1973年冬天,伴着刺骨的寒风,迎着飞舞的雪花,我们全家从山青水秀的故乡,搬到干枯贫瘠的新地,家中的6个孩子(大哥在部队)中,大姐16岁,最小的妹妹还不会走路,弟弟还在妈妈的肚子里,我们一家8口在新的地方陷入饥荒。次年4月妈妈艰难地生下了小弟,那时,全家天天吃南瓜,仅有一点麦子,搓一下皮煮在南瓜上面,就算不错了。妈妈没有奶水给弟弟吃,父亲只好借来一点大米,泡涨后用白布做个小袋子,揉出米糊煮给弟弟吃,就靠那一小碗一小碗的  相似文献   

5.
董桥 《党政论坛》2014,(20):43-43
中年最是尴尬。天没亮就睡不着的年龄;只会感慨不会感动的年龄;只有哀愁没有愤怒的年龄。中年是吻女人额头不是吻女人嘴唇的年龄;是用浓咖啡服食胃药的年龄。中年是下午茶:忘了童年的早餐吃的是稀饭还是馒头;青年的午餐那些冰糖元蹄葱爆羊肉都还没有消化掉;老年的晚餐会是清蒸石斑还是红烧豆腐也没主意;至于八十岁以后的宵夜就更渺茫了:一方饼干?一杯牛奶?总之这顿下午茶是搅一杯往事、切一块乡愁、榨几滴希望的下午。  相似文献   

6.
送灯     
关加强 《侨园》2013,(3):39
正月十五是灯节,这天,人们最重要的一项活动是在晚上到已故亲人的坟上送灯,辽东民间也叫"点亮"。并已演变成一种特有的灯文化。天刚擦黑,进山送灯的路就已人潮涌动,比赶集还热闹。正月十五到了,我也忙着准备电池、红纸和灯笼。母亲在世时,正月十五这天她常要讲讲送灯的故事。民间有许多关于正月十五送灯的传说。早年,没有电池,又嫌蜡亮的时间短,在辽东山区便有做面灯的习俗。正月十五这天上午,庄稼院里家家户户就开始做面灯了。人们用面做成碗样的灯碗。这灯碗用苞米面做成的叫金灯,用白面做成的叫银灯,还有用荞  相似文献   

7.
<艾子杂说>里讲:一天,艾子散步,碰到两个人坐在路边高谈阔论.甲说:"我就是弄不明白:我们和那些当官的,同样都是人,怎么他们就那么有智慧,而我们却没有呢?"乙答: "这还不明白?人家每天吃的是肉,当然就有智慧.而我们每天吃  相似文献   

8.
“如果我不当市长,就不会犯罪”——前不久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的四川简阳市原市长王善武如是说.他的结论是这样产生的:我官小一点的时候还很谨慎,后来官越做越大,各方面的约束却越来越少……于是栽在市长职位上.由此使笔者想到最近去世的北京市副市长李润五.这位身在大都市,又主管经济工作的高级干部,组织上为他配备的车,他从不让家属坐,就是顺路搭乘也不行;女儿大学毕业,要他帮助联系工作,他说:“你要服从分配.”他家的家俱连一些普通职工的都不如,他下基层常常是在食堂里吃一碗面条……也正因此,许多北京市民为他的去世流了泪.  相似文献   

9.
老爸     
《侨园》2016,(12)
正"老爸,您身体好吗?"儿子在手机里问。"好!好着哩!一顿能吃两个羊肉馅包,喝一大碗蛋花疙瘩汤。"老骆说。其实他正在闹痢疾,油腻东西不敢吃,流食也是稍稍吃一点。老骆年逾六旬,越老越小心眼儿,越爱俭省,人送绰号"老抠"。比如有病,他从来不去看医生,在药店买点药对付。这不,痢疾刚好,他又闹起了感冒。中午,他服药后去厨房做  相似文献   

10.
人在倒霉时最清醒。胜利时容易冲昏头脑,也是人之常情。"人生得意须尽欢",面对美酒、鲜花、掌声、喝彩,就忘了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拿破仑在率领大军翻越阿尔卑斯山  相似文献   

11.
<正>哈贝马斯所言,"理性与批判并重才是最好的方式",面对社会问题时我们应当胸怀独立思想、理性思维,但言论和思想的自由探讨并不等于乡野里"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巷议。一味的批评和指责实际上是甩手掌柜式的不负责任。毛泽东曾强调"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相似文献   

12.
当你患了肝炎或痢疾时,医生常常会这样嘱咐:回家一定要注意隔离,用自己的茶杯、餐具,和他人分开就餐。有了病人,这样做当然必要,但是,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家家户户都实行分餐,聚餐宴会也设立公用的筷子和汤勺,始终防患于未然,岂不更好? 世界许多国家都采用分餐制,每人一份汤和菜。我国许多宾馆、饭店、食堂也已实行分餐,或在餐桌上预备公筷公勺。可是,我国千千万万个家庭仍普遍地习惯于一家人你一筷子我一勺地同食一席菜,共饮一碗汤,给传染病“大开绿灯”。 俗话说“病从口入”。不少传染病,如病毒性  相似文献   

13.
五六十年代,虽然人们在生活上还处于半饥半饱状态,“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也只是美好的幻景,他们却又发自内心地高唱“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到了八九十年代,当“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变成了现实,当碗里有了肉、仓里有余粮的时候,人们却“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人们物质财富虽然充裕了,但又出现了精神生活的空虚。人们对社会分配不公、对世风日下的痛恨甚至超过了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赞许。其实,经济发展带来的不良状况,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上升时期早就出现过的“二律背反”。商品经济一方面能为社会进步起推…  相似文献   

14.
天底下的人谁不会吃?可是,就是有些干部吃到现在仍然不大会吃。岂止是不会吃,甚至是在吃的问题上,常常要吃批评。文件说,只能吃四菜一汤。他就把盘子做的大大的,一菜胜过一桌。文件说,限制一顿饭的标准。他就把一顿吃的金额说成是一天吃的。因此,有人说几十个、几百个文件管不住某些干部的一张嘴。文件怎么管不住一张嘴呢?是干部不学习吗?显然不是。他们可以不读书不看报,但是红头文件要看——在他们眼里。这是一项政治待遇呀!他们为了钻文件的空子,  相似文献   

15.
规矩     
正"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孟子·告子章句上》【释义】羿教人射箭,总是期望把弓拉满,学的人也总是期望把弓拉满。高明的工匠教人手艺必定依照一定的规矩,学的人也就必定依照一定的规矩。  相似文献   

16.
怀念过年     
余芳 《侨园》2020,(1):50-50
春节将至,年味渐浓,家家户户忙着准备年货,小时过年的情景又浮现在脑海中:新鲜肥硕的大鱼在大盆子用盐腌上三五天,猪肉买来抹上盐,趁着腊月的阴冷天气,正是做腊货的好时节,各家院子里挂满了腊鱼腊肉,这边正忙着磨黄豆、打豆腐、烫豆皮,那边做糖米糕、包饺子、灌香肠、卤味飘香、鸡鸭鱼肉从炖锅里捞出来,真想吃上几口,油炸圆子香味四溢,豆腐里拌上一些荸荠、鸡蛋做馅,在油锅里打上几个滚就可以起锅。看大人炸圆子,小孩子贪嘴吃几个是不会挨骂的。  相似文献   

17.
前几天去青岛参观了海尔集团,对海尔“走向世界”有了更深感触。短短几年,海尔产品已销往近100个国家,在全球建了13个工厂和18个贸易中心。他们还在美国建起了海尔大厦,利用当地资本和人力资源来做海尔品牌。 有人提出:“我们既要追求GDP,更要追求GNP(在国内外新生产商品和服务附加值总和)。”如果把国内市场比作“碗”,把国外市场比作“锅”,所谓追求GNP,实际上就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不满足于争占国内市场份  相似文献   

18.
《侨园》2017,(12)
正小时候羡慕吃食堂。一次,家里没开伙,父亲给了我5分钱,我在食堂买了一盘雪里蕻腌菜炒青米豆。腌菜咸津津的,青米豆软糯酥香,比我们家水煮盐拌的菜好吃多了,菜里的油尤其厚。吃完饭,碗边上蜿蜒着几道黄黄的油花。一餐饭,吃得我心满意足。成人后,我进厂当了工人,单身汉,三餐吃食堂。食堂的菜每天也有十来样,用粉笔写在小黑板上,挂在卖饭窗口,众目仰视之下:萝卜烧肉1角2  相似文献   

19.
世上没有绝对笔直的路。所以人之一生,必然要走许多弯路。曲曲弯弯,正是社会发展和自然景观的常态。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许多旧有的“辙儿”不灵了,各行各业都在“转轨变型”,各阶层人士的人生之路,也常常需要拐点弯儿,这都是很正常的。 最近朋友相聚,品评周围人士时,往往要说到一句话:“他呀,太不会拐弯了,如今吃不开罗!”这也牵扯一个“拐弯儿”的问题。后来听人们说得多了,难免引发了笔者的思索。据我观察,许多不会“拐弯儿”的人中,细分起来,还  相似文献   

20.
去年"六·四"事件后,我们强调了四项基本原则,强调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但决不能理解为改革开放政策要改变了.来访的外宾就提出疑问,你们改革开放政策变不变?我们回答,改革开放政策绝对不会改变.说绝对不会改变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是要让我们的实践来说明,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现在开始有一定起色,这还要靠我们不断地用实际行动来表明.另一方面,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同时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