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每当那些曾经"风光"一时的官员因堕落成为腐败分子而受到应有惩罚之后,他们往往对"如今的下场"后悔不已,甚至"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表示忏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为时晚矣。无疑,走入歧途,知道后悔,总比冥顽不化好一些。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3,(35)
黑社会性质组织自其产生以来,以组织严密、规模庞大、手段残忍、目的明确等特征为社会所憎恶,其存在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而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定性研究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关注的热点,因此,科学界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是正确处理"涉黑"案件的前提和关键。通过阐述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概念和特征,对与其相关概念、罪名的区别,进一步对其进行科学界定,以更好地解决"涉黑"问题。这对于准确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维护我国的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央派出巡视组帮助理顺关系,化解矛盾,总结经验,是对"一把手"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解决,是对领导干部的保护措施。打招呼总比打板子好。巡视组监督客观超脱,可以解决群众监督鞭长莫及、舆论监督不便涉及、班子内部监督很难制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铁路建设加快发展、既有线路由全开放模式向全封闭管理推进期间的半封闭状态下,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的途径和重点是:抓住人、车、区段"三个要素"解决好"管什么"的问题,坚持依靠专业队伍、基层组织、群众自治"三个依靠"解决好"谁来管"的问题,做到明确管理方向、创建理念、工作重点"三个明确"解决好"怎么管"问题,从而确保实现线路治安"绿色通道"的核心——安全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5.
黑恶势力是指以暴力、威胁为手段,称霸一方,为非作歹,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秩序的违法犯罪群体.黑恶势力的形成原因,很多借助于寻求"保护伞".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充当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的保护伞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就是"保护伞",从已破获的许多案件中巳充分证明这一点,大部分黑社会性质组织与当地党政干部和公安司法人员有一定联系,后者有的甚至堕落为黑社会组织成员.不仅有利于壮大其自身的发展,而且腐化了很多机关、司法人员.如何打掉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就成了我们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人民公仆、时代先锋,必须将为人民服务的使命进行到底,既要跑好人生"上半程"更要跑好人生"下半程","将有限的人生投入到无限的伟大事业之中"。跑好人生"下半程",是初心使然、使命所在。既然是党的人,就应该明晓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除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国际上将黑社会犯罪视为一种最为严重的有组织犯罪形式。目前,我国存在不存在黑社会犯罪?对此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现在还仅只是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与当代国外、境外的那种黑手党类型的黑社会组织相比较,差的还很远呢;一种认为国外、境外的那种庞大的高度组织化的黑社会组织,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并不能做为界定黑社会组织的绝对标准,事实上我国已经存在黑社会犯罪。笔者赞同我国已经存在黑社会犯罪的观点,因  相似文献   

8.
作为资产阶级代言人的霍布斯,为资产阶级存在的正当性及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提供了理论依据.霍布斯认为,由于人性的自私自利,在自然状态下,每个人都要求按照自己的本性去生活,每个人皆欲实现自己的自然权利.在这里,不存在善良与邪恶,无所谓是非曲直,唯有力量与欺诈.在"自然状态"中,人人自危,工农业无人治理,科学文化更无人过问,一切都陷于混乱中.不存在是非、公正、正义,因为人类社会没有共同政府就没有公共的权力,没有公共权力亦就无所谓法律,没有法律的地方也就无所谓公平和正义.霍布斯在对自然状态下人性的表述中,推导出了"人对人是狼"的自然状态.脱胎于霍布斯的自然法及自由观的社会和谐思想,从三个方面系统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是如何达成和谐的.  相似文献   

9.
腐败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目前我国社会领域中同时存在的两种现象。为了增长实力、不断攫取经济利益,黑社会性质组织必须得到相关领域国家公职人员的支持与协助;而为了使权力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增殖,某些腐败分子甘愿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结成联盟。在腐败分子的支持和庇护下,黑社会性质组织不断发展壮大,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日益猖獗;在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持续的利益输送过程中,腐败分子的欲壑越来越难以填平,腐败行为越来越严重。于是在社会领域中,腐败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在利益的勾连下形成了彼此需要、互相促进的互利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0.
邵栋豪 《理论探索》2011,(2):131-134
产业垄断中的黑社会组织既有与非法交易中的黑社会组织的相同之处,又有其特点。其犯罪成因是:最大限度地攫取非法利益的动机,不良青年的竞相归属,基层执法不力,扭曲"亲情"的驱使,劳改释放人员的再社会化不足。产业垄断中的黑社会组织的防控对策是:加强对特定行业市场准入的监管力度,加强基层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加强对"两劳"释放人员的帮教和安置,用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占领人际交往阵地。  相似文献   

11.
淄博矿务局——这个资源枯竭、包袱沉重、被原煤炭部列为36家特困企业之一的百年老矿区,没有被变幻莫测的市场吓倒,没有被重重困难压垮。正如山东省副省长韩寓群同志在这里视察时所说:这里的人骨头特别硬,这里的人精神特别好。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他们春风化雨般的思想政治工作。 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说起淄博矿务局的困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面对资源枯竭的沉重压力暂且不说,单是“离退休26200多人、伤病亡职工遗属9800多人、人均收人不足100元的特困户2300多户”这一组沉重的数字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  相似文献   

12.
"除了人好,全南没什么好,但人好这一条就够了!"就像这里的客家围屋,龙南、定南、全南,这三个统称为"三南"的江西省南部的边陲小县,虽然毗邻发达的"珠三角",但在较长时间里却"得风不得雨",以往一直是落后封闭的代名词,不少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在江西排"谷底"。  相似文献   

13.
从去年年底开始至今,公安部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 “扫黑除恶”的专项行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范围的、针对带有黑社会性质犯罪的专项严打斗争。 据不完全统计,在各级党政机构的领导和支持下,全国共有约 100万名警察投入此次打黑行动,代号“猎狐”、“怒潮”、“零号”、“狂飙”的特别行动在广东、安徽、湖南、贵州等省的一些城市迅速展开,并且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广东省在“猎狐行动”开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东莞就侦破涉及港澳台黑社会的刑事案件 39宗,抓获疑犯 849人;深圳打掉了 30多个涉黑团伙,并抓获一批香…  相似文献   

14.
黑社会性质组织是1997年修订的刑法新创制的法律名词,认定某犯罪集团是不是黑社会性质组织,最关键的是看其是否完全具备“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范围内以暴力、威胁、滋扰等手段,大肆进行敲诈勒索、欺行霸市、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这一属性特征。黑社会性质组织已具备了黑社会组织犯罪的基本特征,从本质来看,应该属于黑社会组织范畴。黑社会性质组织是高级的有组织犯罪集团,从渊源和属性上看,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主要是由既相区别又有联系的流氓恶势力和帮会组织构成。  相似文献   

15.
社会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和谐的发展又必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以人为本,促进人性的和谐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性状态,应该是基于利己利他双重人性、具有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奉行互利主义行为准则的"道德经济人".在当前社会条件下,培育和塑造"道德经济人",要弘扬互利主义精神,塑造"互利性"人格;加强社会规则建设,培育道德理性;彰显和促进社会主体的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16.
解放军某炮兵旅教导员于锡财同志努力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事迹在本刊第九、十期上连续报道后,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尊重人、理解人、爱护人,这是思想政治工作一条最基本的原则;思想政治工作要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就得有点人情味;“扶起一个人总比打倒一个人要强”,于锡财同志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和体会说明了这个道理。他的这篇文章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5,(47)
从官方的表述来看,我国政府始终没有明确表示中国有真正意义上的黑社会组织,而是承认存在“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原因何在? 专家指出,人们目前对现今中国究竟是否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黑社会”意见并不一致。一是从犯罪问题的角度看。有的犯罪问题研究专家认为,黑社会性质犯罪是有组织犯罪的高级形态。当前中国所谓的“黑社会”只不过是极为恶劣的暴力刑事犯罪。有的专家则认为当前警方打击的黑恶势力就是“黑社会组织”,只不过与国外标准意义上的黑社会相比还处于低级形态。二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有的社会学  相似文献   

18.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一种社会危害性极强的犯罪。如何减少和预防黑社会犯罪,各国和地区都在作不懈努力。中国内地与香港法律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立法模式、黑社会组织的界定、罪名的种类及行为方式的规定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将两地的刑事立法进行比较和研究有助于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共同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12)
教育是人类发展史上必不可少的推动力。诗意的教育指的不是教育者或者教育领域局部的状态,而指的是教育的整个状态。何谓诗意?即身心自由的状态。人原本就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与大地和谐长存。海德格尔认为,作诗是"把人带向大地,使人归属于大地,从而使人进入栖居之中。"而作诗的本质则是"使人进入栖居之中",现下教育则是要在这个意义上做到"使栖居"的诗者,从而达到教育与本然的人生境遇相融合的诗意状态。  相似文献   

20.
建设完善的社情民意传导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党、政府必须反映民意才能保证执政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这就需要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保持经常的、有效的沟通,建立"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互信关系。社情民意传导机制是反映民心、民意,集中民智,保障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实现有效沟通的规则和程序,也是党和政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