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党政论坛》2011,(12):5
一是老年人口基数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1.19亿人,占总人口的8.87%。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二是老年人口增加快。据"国家应对人口  相似文献   

2.
《党政论坛》2011,(24):5-5
一是老年人口基数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月1日,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1.19亿人,占总人口的8.87%。  相似文献   

3.
《瞭望》2010,(36)
<正>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人口状况复杂,人口普查任务十分繁重作为我国唯一人口过亿、流出人口最多的省份,河南在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面临着空前的难度。河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副主任张曼平对本刊记者说,此次人口普查的难  相似文献   

4.
人口金字塔显示“底部萎缩” 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所绘制的我国人口的金字塔明显呈现“底部萎缩”.即20岁以下的人群大幅减少。与此同时,60岁及以上人口达1.8亿,  相似文献   

5.
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工作,已于7月10日在全国范围内顺利完成。中国人口众多,又属发展中国家,人口普查难度很大。准确的人口数据,不仅是国家决策的重要依据,也为国际有关人士所关注。 新中国成立后曾进行过三次不定期人口普查。国务院现已决定:自1990年起,每十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在年号末位逢“0”的年份进行。我国的四次人口普查有不少共同点,如:都规定以当年的7月1日零时为普查登计  相似文献   

6.
马安 《瞭望》1982,(12)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表以后,一位驻华外交官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对控制人口增长是否有信心? 我们说,从这次人口普查手工汇总的主要数字可以看出,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且清楚地显示出一些特点。我们将这次普查同一九六四年第二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字加以对比,就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经过加倍努力,是可以力争在本世纪末把人口控制在十二亿以内的。 一九八一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从一九六三年的千分之三十三点五,降低到千分之十四点五五。也就是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从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7.
王欣雨  吴何女 《学理论》2013,(17):58-59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比较为支撑,在此基础上对贵州省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劳动力的供给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政府提高对就业的重视、保证区域和谐发展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消除制度壁垒和保证必要制度的到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转变劳动者就业意识、加大城市化的力度,从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显示,黑龙江省人口流动呈现出几个显著特征:省内人口流动是黑龙江省人口流动的主要类型;省际净流出人口数量明显上升;跨省流出人口逐渐放弃依据地缘优势而形成的传统流向地,越来越多地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经济承载力不足、社会文化生活、气候环境、户籍等相关制度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着黑龙江省人口流动,要采取积极的对策措施解决人口流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3,(33)
以宁德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为主要依据,从人口结构和住房状况变化的角度,剖析人口结构变化对住房需求的影响,提出对宁德市住房需求发展的对策及建议。正确处理城镇化和住房需求的关系,尊重市场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口结构是指一个地域范围内,一定时间范围内,人口总体内部各种不同质的规定性的数量比例关系,其主要分为性别结构、年龄结构。通过对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和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天全县的数据分析表明;近年来控制生育率等计划生育政策对天全县的家庭结构影响明显,人口老龄化的比例不断增加,人口流动的比例在变大,县域常住人口绝对数量减少,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凸显,流动人口增加,农村劳动力缺失,性别比例由不合理到合理。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女性参与经济活动和就业,不仅是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的标志,也是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标志,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少数民族女性人口基本现状、就业人口特征、行业职业分布等,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都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金秀芝 《学理论》2013,(16):101-102
人口普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人口普查入户登记是普查的难点,是获得可靠普查基础数据、取得普查成功的关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变化频繁,人们的利益诉求也趋向于多元化,加之个人隐私保密意识的提高,使普查工作配合程度在下降。特别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登记从开始到结束仅十天时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如何解决人口普查入户难问题,关系到人口普查的成败,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人口普查入户难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人口的现状是数量过多,根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字,以1990年7月1日零时境内常住人口1133682501计算,近几年每年增加1600万人以上,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人口.人口过多已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许多困难,即产生了负效应.  相似文献   

14.
时政要览     
《求知》2007,(4):1-1
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月3日至3月1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3月5日至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3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40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  相似文献   

15.
陈剑 《瞭望》1990,(52)
近期公布的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表明,80年代我国计划生育成绩显著,但人口增长形势依然很严峻。更加稳健、卓有成效地继续推行人口政策,努力实现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仍是90年代一项艰巨任务。 公报提供的数据说明,目前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已得到控制。人民群众的婚姻、生育观念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育子女数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利益和幸福,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繁荣。  相似文献   

16.
正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达到2.6亿人。国际上对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是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依据此标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6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5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这样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产生了社会养老负担  相似文献   

17.
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普查。把世界近四分之一的人口状况查清,这是中国对世界的一个贡献。 这次人口普查登记中,重报人口仅占万分之七点一,漏报人口占万分之五点六。人口净差率只有万分之一点五。这说明我国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质量是相当高的。世界上评价人口普查质量时,认为人口净差率在百分之二以内是可以被接受的,在百分之一以内质量便是较好的。而我国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人口净  相似文献   

18.
杨勇 《学理论》2014,(4):137-138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逐渐加快,我国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立足于最新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出的人口结构性数据,深入分析目前我国养老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法律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从第五次人口普查到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0年间,陕西劳动力人口和就业人口无论总量还是结构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深究其因,既与劳动力人口的相对增速有关,也与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素质结构匹配度及城市化有关。面对经济新常态,陕西就业政策的选择既要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又要扩张数量、提升质量。  相似文献   

20.
婚姻挤压是由婚姻市场中可供选择的男女两性人口数相差较大、比例失调而形成的,反映了一个队列人口潜在的择偶压力。本文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利用队列要素法和婚配性别比法,测算我国初婚市场的婚姻挤压度及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989—2010年我国婚姻挤压突升突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轻度男性与女性婚姻挤压;2011-2030年,我国婚姻挤压度随着时间推移逐年增大,到2030年MR值高达119.86,为中度男性婚姻挤压,这期间会导致少数男性处于终身不婚的状态。现实中夫妇婚龄差、通婚圈的逐渐扩大以及"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未来婚姻市场的潜在择偶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