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好书推荐     
《理论导报》2014,(11):62-62
正《摆脱贫困》习近平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本书初版于1992年7月,收录了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自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的重要讲话、文章,共29篇,121千字。全书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如何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制度、理念、观点和方法,例如摆脱"贫困"的意识和思路、"滴水穿石"的精神、"弱鸟先飞"的意识、"四下基层"的工作作风等,深刻回答了推进闽东地区经济社  相似文献   

2.
书评     
正《摆脱贫困》1992年7月,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习近平同志的《摆脱贫困》一书,深受干部群众的欢迎。近日,福建人民出版社经批准重印了《摆脱贫困》。该书收录了1988年至1990年习近平同志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的重要讲话、文章,共29篇。全书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如何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提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四下基层"等许多富有创见的理念、观点和方法,深刻回答了推  相似文献   

3.
郑文凯 《求是》2014,(20):42-43
<正>《摆脱贫困》一书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文笔清新,紧紧围绕闽东地区脱贫致富主题,提出了一系列极富创见的战略思想,充满了真知灼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认真研读此书,对于我们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具有重要意义。贫困地区发展要在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中增动力。习近平同志2012年12月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治贫先治愚","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这些思想与他在宁德工作时提出的"扶贫先要扶志",摆脱  相似文献   

4.
<正>披读《摆脱贫困》,我被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讲求实际和极富前瞻性的观点,精辟的论述,深邃的思想所深深震撼。《摆脱贫困》全书共2 9篇,收录了1988年至1990年习近平同志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的重要讲话和文章。全书从不同视角围绕闽东地区如何早日脱贫致富这一主题,提出了"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要淡化贫困县意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提倡经济大合  相似文献   

5.
<正>《摆脱贫困》收录了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自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的重要讲话、文章,共29篇。该书1992年7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2014年重版。书中收录的讲话、文章,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如何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提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四下基层"等许多富有创见的理念、观点和方法,系统回答了推进闽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提供了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6.
《求是》2014,(20)
<正>《摆脱贫困》一书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如何脱贫发展这一主题,提出了许多内涵丰富、谋划深远的理念和观点,深刻地阐述了推进闽东地区脱贫发展的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同志担任党的总书记后,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先后深入河北、甘肃、湖南等省的贫困地区开展实地调研,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做出了重要指示。这些重要讲话和指示,与《摆脱贫困》一书中的重要论述一脉相承,对于做好当前的扶贫开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尤权 《求是》2014,(20):41-42
<正>最近。福建人民出版社重印了习近平同志的《摆脱贫困》一书,受到广大党员干部的高度关注。全书收录了习近平同志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的重要讲话和文章,围绕闽东地区加快发展、脱贫致富这一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广泛涉及闽东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内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读《摆脱贫困》一书,仁言利博,受益匪浅。全书收录了习近平同志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的重要讲话和文章,围绕闽东地区加快发展、脱贫致富这一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广泛涉及闽东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内容,集中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抓紧思想脱贫:弱鸟先飞习近平同志说:"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  相似文献   

9.
正李君如在7月21日的《北京日报》撰文说,《摆脱贫困》是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出版的老书。然而就是这本老书,吸引了我的眼球。这本书收集的29篇文章,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任宁德地委书记的时候写的一些文章。宁德在福建属于闽东地区,是一个贫困地区。从习近平的简历中,我们知道他在宁德工作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求是》2014,(20)
<正>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物质贫困、思想贫困和信念贫困三个概念,并对这三种贫困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从而为摆脱贫困找到了思路和路径。研读全书,体会深刻。"贫困"的首要含义是指物质财富的匮乏。闽东是革命老区,也是全国知名的贫困地区。因此,习近平同志上任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发展经济,解决老百姓的温饱。但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脱贫致富不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脑袋"。即将步入"后同步小康"时代,如何构建不返贫的长效机制,实现从"短期脱贫"到"长效脱贫"的转变,亟须重视治理精神贫困。本文在系统梳理精神贫困与返贫风险的关系基础上,探索构建精神贫困的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2.
1988年-1990年间,习近平同志任职福建宁德地委书记。围绕如何帮助闽东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这一主题,他提出了"党对农村的坚强领导,是使贫困的乡村走向富裕道路的最重要的保证,""脱贫致富的核心就是农村党组织",要发挥好农村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的核心作用;党员干部必须清廉从政,加强理论学习,学会经济规律、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是"党组织一切工作的主旋  相似文献   

13.
《求是》2014,(20)
<正>《摆脱贫困》一书立足宁德实际提出的发展思路着眼于全局和长远,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推进经济社会的整体变革是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解决贫困问题不能只"输血"不"造血",而是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推动经济社会的整体变革,这是本书深入论述的一个重要理念。在书中,习近平同志一再表明,摆脱贫困不仅仅是增加人民收入,也不仅仅是硬  相似文献   

14.
正《摆脱贫困》一书,是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从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的重要讲话和文章的汇编,共29篇,是对习近平同志亲民、爱民、为民情怀的具体诠释。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富有创见的理念、观点和方法是摆脱贫困的制胜法宝。在《提倡"经济大合唱"》一文中,习近平同志讲,每首歌,每支乐曲,都有它的主旋律。一个合唱团,要做到异口同声,就得讲究一个主旋律、一种节奏。经济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这篇文章语  相似文献   

15.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就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指导闽东人民摆脱贫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让闽东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梳理1988—1990年"五大发展理念"在闽东的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正彻底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经过全党共同努力,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下,我国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创造了世界减贫史的奇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深深的牵挂;摆脱贫困,一直是他思考的重大问题,"花的精力最多"。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的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指出: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主政宁德期间,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就帮助宁德越过了贫困线,其成功实践被称为扶贫开发的"宁德模式",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典范。从习近平《摆脱贫困》专著中,分析"宁德模式"的生成及其所蕴含的执政理念对于各级领导干部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摆脱贫困》这部写于二十多年前的著作,记叙了习近平同志1988年—1990年在宁德工作时期的想法、意见和思考,反映了习近平在宁德工作的方方面面。其内容之丰富、观点之精辟、思想之深刻,今天读来仍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而其中展现的"滴水穿石"的精神、弱鸟先飞的意识、联系群众的观点、崇尚行动的品格、造福人民的愿景,无不凝聚着他当年的执政思想和执政理念。而这不仅为闽东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我们今天了解和学习习总书记的执政思想、执政风格和执政方略提供了难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李佳楠 《世纪桥》2020,(3):84-8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要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当前脱贫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扶志和扶智层面的精神扶贫是解决难题的切入点,更是彻底摆脱贫困的根本。思想政治工作是提升人们思维水平、加强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从观念导向、凝魂聚气、精准服务、维护稳定的四个作用点出发,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脱贫攻坚的全过程,着重探讨思想政治工作助力脱贫攻坚的五个发力点,为摆脱"精神"上的贫困这一根源性问题发挥独特优势,有效推动全面脱贫目标的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