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无论是原有村所属下以农民集中居住地为单位,还是采取彻底的撤村建居形式,新建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党组织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不仅不同于原行政村党组织,而且也有别于成熟的城市社区党组织,其设置的组织基础是原行政村党组织,发展形式则是社区党组织性质。优化上海市郊农民集中居住区党组织设置的思路是:以实现全覆盖、增强凝聚力、促进组织化为目标,加强农村党的先进性建设,  相似文献   

2.
金捷 《党课》2010,(9):70-71
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围绕“组织设置全覆盖、组织领导属地化、组织管理双重性”的要求,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建设和谐文明社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努力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他们突破以往“单位建党”模式,按照便于党员参加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要求,重点依托经济园区、特色商圈等,积极推进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相似文献   

3.
《奋斗》2018,(8)
正中共绥芬河市阜宁镇阜华社区基层委员会坚持以城市党建为龙头,带动各领域党建工作全面发展,突出了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核心地位,打造了基层党组织坚强战斗堡垒。延伸触角,构建互联互通的工作格局一是成立社区党委,优化组织设置。为了适应农村城镇化不断推进发展的需要,社区党委将本辖区的村党支部并入社区大党委,搭建了农村党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两新"党组织共同组成的城市党建的基本格局,逐步实现公共服务资源整合。二是推行党建服务点,实现组织全覆盖。社区党委建立的  相似文献   

4.
基层党组织身处社会管理最前沿,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只有健全组织、扩大覆盖,才能为社区党组织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基层群众打下坚实基础。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党组织覆盖机制从微观到宏观全面建立。微观上,凸显"网格化管理"。全省根据自管小区、物业管理小区、散住小区的不同特点,科学划分社区网格,使党组织设置和网格区域相整合。目前,以社区党委(总支)—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为基础的党组织架构全面形成,党建工作无缝隙,覆盖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5.
去年以来,我们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调整社区党组织体制进一步推进社区党建全覆盖的意见》精神,将全区11个街道党工委调整为社区(街道)党工委,分别设置行政组织党组、综合党委和居民区党委,形成“1+3”社区党组织新模式。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构建一个面向全社会、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这为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  相似文献   

7.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的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创新体制机制,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目标要求之一。近年来,各地通过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全面提高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了社区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但是,随着城市建管体制的调整和管理重心的下移,  相似文献   

9.
《学习月刊》2010,(6):85-85
近年来,蔡甸区蔡甸街党工委以第四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坚持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积极实践,以改革的精神推进社区党组织设置方式的创新,通过完善设置、建设队伍、开展活动,真正实现了党的组织、工作、活动“全覆盖”,进一步发挥了社区各类党员在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扩大了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市南区各级党组织针对街道社区中不同行业和领域基层党组织的职能定位,针对不同党员群体的岗位特点,针对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完善、探索实践社区党的工作全覆盖的新模式,努力做到了组织覆盖、制度覆盖、工作覆盖,有效提升了基层社区的组织化程度,为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一五规划”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一、抓体系建设,实现组织覆盖。为进一步适应新体制下城市工作重心的下移,增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执行力度,一是在全区实施“三建”工程,优化社区组织结构,在61个社区建党…  相似文献   

11.
创新体制机制,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目标要求之一。近年来,各地通过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全面提高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了社区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管理体制的调整和管理重心的下移,如何进一步提高社区党组织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水平,发挥其领导核心及组织协调作用,显得十分迫切。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大社区党建工作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力度。实践中可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党建信息     
《先锋队》2011,(23)
祁县:创新党组织设置在网格上建立党支部为适应社会管理网格化对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要求,祁县创新党组织设置,以农村和社区为重心,在辐射非公经济、新社会组织和重点项目等各领域设置网格。县委把农村、企业、社区、机关、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党建资源全部纳入网格,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网格,就要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山东省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社区党组织的组织设置、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和工作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创新社区党组织设置形式,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15.
石景山区积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在八宝山街道远洋山水社区推行了"社区联建门店"党建新模式,将社区中分散的底商和小门店组织起来,使之成网格状纳入社区党建范围,扩大党的影响力,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相似文献   

16.
宁波打破城乡界限,跨越所有制类型,建立覆盖城乡的区域性组织网络,推行“1+N”区域党组织设置方式。“1+N”中的“1”为区域性综合党组织,“N”为区域内的单建和联建的村、企业及社区党组织。区域性综合党组织主要负责企业中的零散党员和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以及对未单独建党的企业进行培育“孵化”,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等方面的要求,这为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指明了方向。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两新”组织)作为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新领域,党组织在其中没有制度化或法定性的安排,这就意味着传统意义上以单位为基础建立党组织,即“支部建在基层单位”的模式已不再适应“两新”领域。党要在这一领域实现组织全覆盖和工作全覆盖,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无疑是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本文结合近年来上海“两新”组织党建的实践,就该领域党组织设置模式创新谈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杨业玲 《世纪桥》2009,(15):18-19
社区党员管理是社区党建工作的一个难点,社区党员管理存在党员构成复杂,管理难度大、社区党组织的应对机制不够健全、社区党组织与相关党组织协调不到位、“重管理、轻服务”等问题,要通过摸底清点、加强“组织覆盖”工作、服务先行,分类管理、强化管理措施等加强社区党员管理,形成社区党员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孙德元 《学习月刊》2010,(20):86-8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相似文献   

20.
郑迎 《求实》2010,(Z1)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国有集体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等传统党建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