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湘潮》2016,(5)
正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举,对于我来说,最初是从对《长征组歌》的吟唱中了解的。我从小爱唱《长征组歌》,每每唱起它就有一种昂扬和振奋的力量。这不仅仅缘于《长征组歌》的魅力,还由于受《长征组歌》的首任指挥唐江表叔的影响。我珍藏了唐江表叔送给我的3个版本的《长征组歌》:一是1965年《长征组歌》公演时的原创版本;二是1975年拍摄1976年上映的《长征组  相似文献   

2.
《长征组歌》是一部大型声乐作品,由晨耕、生茂、唐诃、遇秋作曲,取材于肖华的组诗。题目为《长征》,又名《红军不怕远征难》,作于1965年.1934年—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由江西到陕北的战略转移二万五千里长征震惊中外。为纪念长征胜利30周年,肖华创作了《长征》组诗。《长征组歌》描绘了长征的壮阔图景,展现了工农红军的英雄形象,使组歌成为一部主题鲜明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全曲共分十个部分:  相似文献   

3.
莫伟鸣  何琼 《共产党人》2006,(19):48-51
《长征组歌》作为中国合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创作于1964年10月,首演于1965年8月,迄今已40余年了。40多年来,《长征组歌》历演不衰,创造了中国音乐史和演出史上的奇迹,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时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回顾《长征组歌》创作、演出的历程,有着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长征组歌》又名《红军不怕远征难》,是在纪念长 征胜利30周年时创作的一部史诗性声乐套曲,全曲10 个乐章,以恢宏的气势、精湛的音乐语言和深刻的思想 内涵,再现了长征这一中国革命与人类历史上的艰难 壮举与奇迹。40年来,令人荡气回肠的《长征组歌》唱响 华夏,影响了几代人,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红色经典。 肖华创作《长征组歌》歌词 肖华出生在江西兴国县东街肖屋村一个贫苦的  相似文献   

5.
舒云 《党史博览》2019,(1):18-23
正1965年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8月1日,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在北京民族文化宫礼堂举办的首都纪念八一建军节音乐会上公演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引起巨大轰动。之后连演50多场,还在周恩来的安排下,应邀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苏联等国演出。1966年初,笔者有幸在京西宾馆看过《长征组歌》的现场演出,留下了深刻印象。鲜为人知的是,《长征组歌》词作者、开国上将萧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亲历者的周恩来,举世闻名的长征在他一生中意义非凡。当年,他领导红军出生入死,一路艰辛,九死一生。周恩来深深的长征情怀,更直接、充分地反映在他情系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和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长征的篇目上。周恩来对《长征组歌》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曾亲自指导过它的创作、排练并多次观看演出;对创作和演出人员,他同样关怀有加。悉心指导《长征组歌》《长征组歌》是一部主题鲜明、风格独特、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大型声乐套曲。  相似文献   

7.
《长征组歌》,是一部热情讴歌红军长征精神的颂歌. 200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了纪念这个有历史意义的日子,最近,笔者慕名来到位于北京市西郊八里庄的北京军区政治部干休所,找到了《长征组歌》的曲作者之一--76岁高龄的李遇秋老人,对他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8.
正1965年,一部革命经典史诗《长征组歌》横空出世,迅速传遍大江南北,街头巷尾、男女老少无不争相传唱,可谓风靡一时。《长征组歌》是怎样炼成的?写作这部史诗的是谁?周恩来总理在弥留之际还想再听一听哪首歌?"诗人萧华和《长征组歌》"将告诉你红色经典史诗背后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梦圆西子湖畔说起萧华,大家都知道他是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的开国上将。但你可知道,这位战场英雄  相似文献   

9.
《长征组歌》,是一部热情讴歌红军长征精神的颂歌,在这部作品创作演出40周年之际,笔者慕名来到北京军区政治部干休所,访问了《长征组歌的曲作者之一、75岁高龄的李遇秋同志。李遇秋,也许是叫着顺口或便于记忆的缘故在长征组歌的四位曲作者,《》之中,被简称为遇秋,即:“晨耕,唐诃,生茂,遇秋。”提起这四位曲作者,遇秋老人说:“我们这几个人都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长期在战友歌舞团担任作曲,一直合作得很好。不过,晨耕前几年猝然去世,唐诃居住在青岛,生茂目前深居简出,现在还能活动一下,恐怕就是我了。回忆起《长征组歌》这部“红色经典的创…  相似文献   

10.
正在历时两年、艰险无比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作为重要领导成员之一的周恩来,领导红军出生入死一路艰辛走来,而且在以后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对长征印象弥深,眷念不忘,深情回顾。这不仅是因为他在长征中曾经重病垂危、九死一生,更主要的是由于他对长征的意义及长征精神、长征中的战友情深的切身透彻体会。《长征组歌》是他晚年病中最爱听的歌周恩来对《长征组歌》充满了感情。1975年10月,身患癌症的周恩来做过第5次手术后就再也没能下病床。半个多世纪以来,  相似文献   

11.
李遇秋是我国著名作曲家、被誉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长征组歌》的曲作者之一,离休前任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副团长。2006年的一天,笔者慕名来到北京军区政治部第一干休所,采访了李遇秋。毫不夸张地说,与李遇秋接触,你不会感觉到他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他思维敏捷、精力充沛、腿脚灵便、话语铿锵有力。回忆起《长征组歌》这部“红色经典”的创作过程,老人打开了  相似文献   

12.
一组歌唱了40个春秋,至今传唱不衰;在国内外巡演上千场次,观众多达百万。作曲家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李遇秋,也许是叫着顺口或便于记忆的缘故,在《长征组歌》的曲作者之中,被简称为“遇秋”。75岁高龄的人了,谈到担任《长征组歌》中大部分合唱和全部器乐总谱的创作,遇秋老人仍那么兴奋。  相似文献   

13.
萧华是解放军高级将领中有名的儒将,因创作音乐史诗《长征组歌》而名声斐然,成为妇孺皆知的将军。这部史诗在中华大地广为传诵,周恩来在弥留之际还在吟唱着《长征组歌》和《国际歌》。萧华17岁就成为少共国际师政委,抗战时期是有名的“娃娃司令”。1955年授上将军衔时年仅39岁,是最年轻的开国上将,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迄今为止最年轻的上将。1950年,34岁的萧华担任了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64年起继罗荣桓、谭政之后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直至被林彪、江青一伙迫害而身陷囹圄。《儒将萧华在总政治部》一文着重叙述了萧华在总政治部工作期间的主要业绩及遭林彪、四人帮迫害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贵州》2008,(10):I0002-I0002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肖华创作的《长征组歌》中这段歌词,生动而真实地反映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于红军取得长征胜利所起的重要作用。而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相似文献   

15.
萧华抱病写诗篇1938年,时任八路军343旅政委的萧华托人把24幅有关长征的漫画带给上海的文人阿英,以《西行漫画》为题出版印刷了2000册。直到1961年,他才知道这是黄镇在长征途中的即兴创作。萧华为黄镇重印的《长征画集》作了序。1964年2月,萧华到杭州疗养,正值纪念红军长征30周年,文艺单位向他约稿。萧华抱病写出了12首完整反映长征的诗词。《长征组歌》的神来之笔1964年9月,萧华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11月中旬,萧华将他的长征诗词送周恩来总理和在京的老帅们传阅。在周恩来的关心下,萧华的长征诗词经广泛征求意见,做了大小1…  相似文献   

16.
《湘潮》2016,(10)
正从《告别》《突破封锁线》到《祝捷》《大会师》,从甘肃兰州一路向西前往会宁,长途汽车里车载电视机循环播放着《长征组歌》,乘客们陶醉在激荡的歌声中。"6月29日,甘肃省政府专门组织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活动,就是为了教育孩子们铭记历史,珍爱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岁月。"40多岁的西固商人老刘充满自豪地介绍说,"这些(歌)从小我就会唱,那天我带老婆孩子一起去现场看了演出。"笔者注意到,《长征组歌》从革命影视作品中精心挑选的经典片段,生动重现着一个个史诗般的故事,"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红军在甘肃的那段峥嵘岁月"。  相似文献   

17.
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曾经参加过长征的总政治部主任肖华回顾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时,创作完成了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长诗。随后,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总团的晨耕、生茂、唐诃、遇秋4位作曲家选择了其中的10首诗谱成了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  相似文献   

18.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再次观看了激动人心的《长征组歌》,又沐浴了一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洗礼。我边看边思考,在那样空前艰苦的条件下,红军却能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胜利完成长征,创造了历史奇迹,原因何在,动力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宋键 《红岩春秋》2022,(2):14-18
1964年,长征亲历者、开国上将萧华在创作《长征组歌》时,用歌词"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生动概括了毛泽东在1935年遵义会议后,指挥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时,展现的卓越军事指挥才能.通过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和机动灵活的战术运用,中央红军一举跳出蒋介石处心积虑用近40万军队编织的包围圈,在惊涛骇浪的血火考验中,趟出了一条开创新局、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20.
正1975年10月,身患癌症的周恩来,在做完最后一次手术后,让邓颖超找来《长征组歌》的唱片,在熟悉的旋律中与病魔相搏。长征,就是以这样丰厚的典藏和精神的光芒,给人以追忆、启迪和力量。80年前,我们党领导红军将一次危机四伏的被动撤退,变为一个开创革命新局面的起点;将一段险象环生的艰难跋涉,变成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如果说长江是中华民族的自然摇篮,长城是中华民族的文明象征,那么长征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