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唐朝武则天时期有一宰相叫苏味道,是一个处世圆滑、模棱两可的人,遇事不点头,也不摇头,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凡是有争议的事情,他从不出头露面,直陈己见,能躲则躲,躲不掉就装疯卖傻,表面上看谁也不得罪,实际有他自己的老主意。因为他为人做事首鼠两端,见风使舵,众朝臣都叫他“苏模棱”。虽然此人工于心计,巧于周旋,但时间长了,还是被武则天察觉出来,终究丢了官。  相似文献   

2.
《瞭望》2001,(28)
生老病死,人生的四大必然;谁也跑不了,谁也躲不掉,于是谁也离不开医院。无论你是中国人,或是外国人,也无论你是黄种人,或是白种人黑种人,吃五谷杂粮,就难免不招灾惹病,于是你就得求医问药。俗话说的好,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最害怕这两样碰头:病魔缠身,分文没有。但从来是“福不双至;祸不单行”,漏船偏逢连阴雨,人若倒霉,喝凉水都会噎着,一场大病让一个小康之家变成赤贫,此类事并不少见。为了社会的安定,为了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建立完善的基本医疗社会保障制度,就成了每个国家都必须充分重视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3.
开罗专电 舒尔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是他今年第四次在中东穿梭。很多人纳闷:舒尔茨明知不会取得突破,为何偏要四访中东?何况这位美国国务卿并非闲人。 同两个月前舒尔茨三访中东时相比,阿拉伯—以色列冲突各方的立场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谁也不让步。舒尔茨方案内容,有关各方都知道,它们的立场美国也知道。西岸和加沙巴勒斯坦人民起义斗争之火,燃烧了整整6个月,炽烈如故。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重要领导人阿布·杰哈德遭以色列特务暗杀,双方对抗进一步激化。以色列总理沙米尔告诫舒尔茨:此行必败。舒尔茨自己也说:此行不会有突破。 那么,如何解释舒尔茨明知不果,偏要四访中东这种“热情”呢?  相似文献   

4.
我打谷志有     
王克明 《各界》2010,(6):18-21
为了让自己觉得打一个被批斗者没错儿,我曾经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警惕他,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疏远他,在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不敢面对他。三十多年来,我十几次回我插队的余家沟,想靠帮村里做些事,来减轻心底的负罪感。但这种罪责压着卸不掉,一直沉重。直到我觉得必须清算自己,才走进他的窑洞,为了那一拳,向他道歉。  相似文献   

5.
《瞭望》2002,(22)
记者:你说“美国是将反恐行 动置于其全球战略之下 的”,这是否意味着美国是以对方具有发展潜力的存在,而不是以对方是否侵害自己来判断敌人的?为什么? 山民:要了解这个问题,必须了解美国特有的安全观。在官方,美国国防部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提出  相似文献   

6.
我们镇有一家企业,进口德国设备,招待对方负责调试安装的一名德国小伙子,厂方当天炒了三个菜,一个米饭,小伙子基本全部吃光;第二天厂方认为小伙子没吃饱,加了一道菜,这时小伙子通过翻译向厂方说明,昨天我肚子已经撑了,今天又加一道菜,我实在吃不掉。翻译说,吃不完不要紧,厂方是客气。  相似文献   

7.
北京王府井全聚德烤鸭店怎么也没想到,停车位不足会成为影响生意的最主要因素。该店负责人说:“我们每天有四五百客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开车来的,由于没有车位,他们只好把车停在附近的王府饭店、台湾饭店那儿,然后再走回来。有的客人于脆就不来了。”他说,目前即使在就餐高峰期,该店的上座率也只有50%。受停车场困扰的并非仅此一家,也不只是商家才有强烈感受。实际上,只要你生活在城市之中,不管你有车没车,因停车场问题而带来的烦恼,想躲也躲不掉。有人用几句简单的话描述了这种状况:有车人愁(无处停车),没车人厌(乱停乱…  相似文献   

8.
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本月十一日和十二日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的会晤以失败而告终,不欢而散,会晤后双方互相指责。这再一次表明当前两个超级大国对抗的尖锐性和对话的复杂性。 戈尔巴乔夫和里根在两天里先后举行四轮共长达十一个多小时的会谈;两国外长举行数小时单独会谈;双方的高级助手十一日还组成两个小组,分别就军备问题以及“人权、地区性冲突和双边关系”通宵达旦举行会谈。但结果不仅未能就军备控制与地区性冲突等问题达成协议,而且连原定戈尔巴乔夫今年访美举行两国首脑第二次正式会晤的日期也没有定下来。 在这次会晤中,双方在裁减战略武器和中程导弹问题上曾一度达成协议,但是会晤还是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9.
王青汉 《学理论》2012,(18):140-141
基督教传教士在近代中国传教的过程中,非常重视科学的传播,文章对他们这么做的动机进行了探究,一是为了打破当时中国人盲目自大的心态;二是为了打破当时中国盛行的迷信;三是为了推动中国文明进步;四是希望通过科学让中国人认识和接受基督教,去和和他们一样信仰上帝。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区际婚姻家庭法律冲突的存在,理论上主要是研究如何制定或运用冲突法去解决,忽略了实体法解决该领域法律冲突的重要性。在提出该命题及分析该问题存在原因的前提下,对我国四法域现行有关离婚法律规定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制定相同或相似实体法,解决中国区际离婚法律冲突:一方面能完善中国内地离婚法律制度;另一方面又能与其它法域离婚实体法律规范逐渐趋同或协调,最终达到避免或消除该方面法律冲突。  相似文献   

11.
人生隽语     
《民主》2019,(5)
<正>冰心: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在了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冯骥才:人生很奇特。你小时候,母亲照料你保护你,每当有外人敲门,母亲便会起身去开门,绝不会叫你去。可是等到你成长起来,母亲老了,再有外人敲门时,去开门的一定是你;该轮到你来呵护母亲  相似文献   

12.
<正>如果说中美冲突1.0指的是"军事力量+美国价值观"层面的显性冲突,那么,中美冲突2.0就是"互联网技术+美国价值观"的隐性冲突。相同的是,依然有美式的自由民主价值观在作祟,不同的则是,1.0时代,美国依仗的是硬实力;  相似文献   

13.
7月30日,也就是黎以冲突进入第19天的日子,有两件事引发全球媒体的空前关注:一是加纳村事件,二是黎巴嫩总理西尼乌拉拒见美国国务卿赖斯,让希望推行美国新中东计划的国务卿赖斯吃了个闭门羹。赖斯遭拒,清楚表明黎巴嫩人对美国及其新中东计划的失望和愤怒。事实上,自7月12日黎以冲突爆发以来,尽管黎巴嫩平民伤亡严重,大量基础设施顷刻变成废墟,布什政府却一直纵容以色列,并一再阻止国际社会致力于“立即停火”的努力。作为主管美国外交的赖斯还在7月22日公开支持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声称这是“一个新中东诞生前的阵痛”。  相似文献   

14.
美国蓄意挑起对华贸易战,在世界范围内处处打压中国正常的交流与合作,不仅破坏了全球经济的秩序,破坏了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甚至也违背了美国人民的利益,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分析这些现象背后有四个深层次的原因,第一,美国从维持其全球霸权地位出发,无法接受对中国科技产品进出口逆差和中国科技能力的提高;第二,美国面临着世界性"去美元化"倾向和美债危机的严峻挑战;第三,美国社会分裂越来越严重、各种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第四,美国在政治上存在着制度性矛盾。  相似文献   

15.
李佳丽 《学理论》2012,(35):271-272
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幼儿和教师是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对立的异质的两极,不仅仅只存在有合作、和谐的一面,也存在冲突甚至对抗的一面,师幼冲突是教育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试对一些师幼冲突案例进行探讨,以期从这一哲学视角找到构建良性师幼关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涉民族因素社会冲突既不关乎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又与宗教问题无涉,通常表现为民事纠纷或刑事问题等,冲突的目标既不是为了改变法律规则,也不是为了颠覆现行政治体制,因而与民族问题存在本质差异。在治理实践中,地方政府偏好使用政治为主、法治为辅的手段加以解决。这种政治优先策略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也在客观上模糊了涉民族因素社会冲突的范畴,后果是将单纯的法律关系替换为政治关系。在社会治理的角度,法治对策是现实选择,具体有:培养群众对法律的信仰,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作用;统一法律体系,尤其迫切需要完善程序性法规建设;做好政策与法律的协调、衔接工作;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等。  相似文献   

17.
郭爱芳 《学理论》2012,(3):73-74
法律信仰是源于美国学者伯尔曼的一句话: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中国随着法治社会的进步,法律信仰也被很多学者逐渐重视,于是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法律信仰。但法律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却不被信仰,这与我们内心世界中对法律必须被信仰又不时发生着冲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法律信仰危机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法治社会,法律信仰的培养有它的必然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农民抗争事件的分析已经形成了多种解释框架,但却不同程度忽略了对事件发生过程中冲突背景的分析与探索,对征地类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及演化解释力度不足。通过三组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发现,征地类群体性事件是一个从冲突积累到冲突激化再到冲突缓解的过程,其中利益损益是主要的诱发和累积因素,基层政府、企业与农民面对冲突时的应对策略和互动方式是决定冲突强度和走向的关键变量,制度压力则贯穿始终。针对冲突的演化过程及不同阶段的主要激化因素,需要将短期性的策略组合和长期性的制度安排相结合。制度层面的措施着力于解决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非制度(策略)层面的措施则侧重解决冲突过程特别是激化阶段的问题,在面对冲突扩大时,需要采取理性的退让策略和合作策略,避免激化策略和对抗策略。这一分析模型对今后治理农村征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杰 《侨园》2015,(1):31
去美国黄石公园旅游是我们这些留学生早就有的愿望,去年夏天终于"美梦成真"。黄石公园是美国也是全世界第一个国家公园,它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国家公园之一。黄石公园成立于1872年,位于美国中西部怀俄明州的西北角,并向西北方向延伸到爱达荷州和蒙大拿州,面积达7988平方公里。这片地区原本是印地安人的圣地,但因美国探险家路易斯与克拉克的发现,而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公园。1978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上午我们沿黄石公园南缘,来到黄石公园最重要的老忠实喷泉。老忠实喷泉是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它周期性的间歇泉喷发,至今未曾间断过,让人不禁赞叹大自  相似文献   

20.
艳华 《侨园》2013,(5):31-31
<正>我回国探亲时,亲友曾问我:美国有没有乞丐?我回答:有。尤其是在大城市,经常会看到乞丐。美国人通常将乞丐叫做无业游民、流浪汉。美国的乞丐,未必是为了填饱肚子。行乞,中国很久前叫讨饭,确实主要是为了填饱肚子。但在美国,吃,绝对不成问题。美国的食物非常便宜,只要愿意干活,一天的工钱,最低60多美元,足够吃一个星期了。美国各城市都有许多"食品库",让穷人去领取免费的面包、火腿肉、花生酱、果酱、饮料、奶粉、蔬菜、水果等。此外,庇护所也提供住处和食品。政府还给符合条件的穷人发放食品券,可以在超市买食品。但是,"食品库"没有烟酒。食品券也不能买烟酒。所以,一些乞丐会在行乞"广告"上坦诚相告:"干嘛要骗?我要啤酒。"有的则"含蓄地"地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