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们这个国家历史悠久,文化很了不起,我搞了一辈子外交,去过世界上不少地方。有一次去大学讲演,有一个学生很厉害,他一下子把麦克风递到我面前,他问我:"您搞了一  相似文献   

2.
我们这个国家历史悠久,文化很了不起,我搞了一辈子外交,去过世界上不少地方。有一次去大学讲演,有一个学生很厉害,他一下子把麦克风递到我面前,他问我:“您搞了一辈子外交,觉得最自豪的是什么?”我回答:“是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3.
正现在我们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这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国家有了巨大的发展。因为我们国家和过去相比,已经抬得起头来了,挺得起胸来了。因为我们国家已经对自己的前途有了自信,所以才有了文化自信,你如果连对你自己的前途都没有自信你还谈什么文化呀?对旧中国、旧文化  相似文献   

4.
一月·外媒     
《侨园》2012,(9):7-7
为什么他们要离开中国?前不久,一位长期居住在中国,娶了中国太太,并在中国生意很成功的英国人Mark Kitto在英文媒体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中国人为什么我要离开我热爱的中国?》的文章。他在文中说,在中国学习工作居住了十多年后,中国的变化让他最终决定要带全家离开中国。像他这样热爱中国却要离开的洋人不止一个。不光"永远无法成为中国人"的老外开始考虑离开中国,  相似文献   

5.
一 在家中小小的工作室兼会客室里,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兴致很高地对我说:“现代化与中国文化这个题目,我很愿意谈谈。” 他顺手拉开抽屉,取出两份材料,递给我说:“不久前,我正好在香港参加了一个这方面的研讨会,前些天才回来。这两份材料,供你参考,有些情况,我已经写在上面。” 费孝通教授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并非偶然。他今  相似文献   

6.
正我在乌镇参加了全球互联网峰会,在这个会议上有马云,也有苹果公司的高级副总裁。主持人抛出了一个问题,说:"雷军,你说你有一个目标,要用5到10年的时间,做成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全球第一。"我忙点头。但是他没有再问我,他去问苹果公司的高管,说:"你怎么看?"这个苹果公司的高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陆的企业不太善于海外发展,因为我们自己的地面实在太大了。从上海到乌鲁木齐,坐火车得几天几夜,从哈尔滨到海南岛,乘飞机也得几个时辰。再加上人口密度在全世界数一数二,13亿人口的衣食住行,那得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市场需求!外国人称,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全世界顶尖的跨国公司纷纷到大陆投资,看中的都是中国这个大市场。洋人从全球的角度找投资机会,他们看好中国,那么中国人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更没有理由不重视国内市场。此事不言自明。 洋人到中国投资,对他们而言就是走出国门,就是海外发展。但洋人看好大陆市场并不意味着他们只偏爱这一个,中国不过是跨国公司庞大发展计划的其中一个部署,在洋人眼里,全世界都是市场,东方不亮西方亮,哪里有机会哪里就应该有他们的存在。正是在这种全球化意识指导下,跨国公司越做越大,世界500强越做越强。 全球化早已成为世界潮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将更全面更深刻地融入其中。但是得承认,与洋人相比,我们企业的全球化意识明显不足,全球化经验就更谈不上了。但让人着急的是形势不等人。几十年的发展实践证明,单靠国内市场,万事不求人的发展模式走不通。远的不提,尽管海外投资时中国庞大的市场垂涎三尺,但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实行积极的  相似文献   

8.
一傅众咻     
《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战国时期,宋国大臣戴不胜为使宋君受国人拥戴,很希望他明礼义,做善事。因无良策,便向孟子请教。孟子对戴不胜说:“你想让你的君王做善事吗?我先问你一个问题。有个楚国大夫在这想让他的儿子学会讲齐国话,那么是让齐国人教他呢?还是让楚国人教他呢? 戴不胜回答说:“让齐国人教他。”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许多楚国人干扰他,这样,尽管天天鞭打他,逼他学会齐国话,也是办不到的;要是把他领到齐国临淄城中庄街岳里这样的闹市住上几年,那么你就是天天鞭打他,逼他讲楚国话,也是办不到  相似文献   

9.
庄子曾假托孔子说了这样一件事: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渊对孔子说:我曾经渡过一个名字叫觞深的深渊,看见摆渡的人,划船技术太高明了,简直是"操舟若神",如有神助一般。我就很羡慕地问他:操舟可以学吗?他回答说:可以。但是他又透露了一个秘密,如果你要是会  相似文献   

10.
薛田 《党政论坛》2012,(10):57-57
相声大师侯宝林到美国去访问,记者自然不会放过他,提出一个很刁钻的问题:"里根是演员,当了美国总统。你也是演员,你在中国也可以这样吗?"侯宝林稍微一思索,回答道:“我和里根不一样,他是二流演员。”  相似文献   

11.
于丹 《党政论坛》2011,(14):52-52
庄子曾假托孔子说了这样一件事: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渊对孔子说:我曾经渡过一个名字叫觞深的深渊,看见摆渡的人,划船技术太高明了,简直是“操舟若神”,如有神助一般。我就很羡慕地问他:操舟可以学吗?他回答说:可以。但是他又透露了一个秘密,如果你要是会游泳的话,  相似文献   

12.
领导活动的显著特点是"统揽全局",也就是要把自己分管的工作作为总体、全局来看待。县委书记的这个特点就更突出。尼克松到中国来谈判中美恢复外交关系。毛泽东说,那个事情你跟周恩来去谈,我不感兴趣,我也不懂,  相似文献   

13.
(一) 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作为民族理论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争论一直在进行着。去年,《民族研究》杂志第4期发表了苏联学者刘克甫与熊锡元先生再谈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问题的通信,又发表了贺国安先生的《斯大林民族理论模式驳议》,其中也涉及到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看法和认识,拜读之后,颇有感触。首先,我觉得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这个问题值得深入探讨研究。当今民族意识的增强已成为一种趋  相似文献   

14.
学会打比方     
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惠施,曾任魏国的宰相。有人对国君梁惠王说:“惠施这个人讲话喜欢打比方,你要他不打比方,他就说不出什么来了。”第二天,梁惠王对惠施说:“我听说你说话爱打比方,往后,你讲什么就直截了当的,不要打比方。”惠施笑了笑,回答说:“要是现在这里有人不知道弹弓是什么样子,他来问我,我就回答他说:‘弹弓就是弹弓那个样子嘛!’那么,您想想这个人会明白吗?”梁惠王听了说:“这  相似文献   

15.
正读书是一件很安静的事情。要是论教养,你真的是读书人,你不要讲出来。读书也好,画画也好,不能弄成一种身份。这是我到国外才学会的。国外很"牛"的人都害羞得要命,躲着不讲自己挺在行的那些事。出国之前还没有人说我是读书人,是知识分子,回来后听到不少人说我是做学问的,是艺术家等。我很害臊,这怎么好意思说出来?陈寅恪先生周游列国,通晓二十多种语言,可是他在清华填  相似文献   

16.
正有一天,儿子安德烈问龙应台说:"我几乎可以确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一个最最平庸的人,你会失望吗?龙应台说:"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假如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最近,拜读了上海社科院院长尹继佐在新民晚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承认文化评价系统的差异性”文章后,颇受感触。尤其对文章中明确提出的当前文化评价系统有两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一个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现代化问题,另一个是世界优秀文化的本土化问题),很有同感,也引起了我对人才文化环境建设的一些断想。  相似文献   

18.
正大家现在很关心这个问题,我也很关心这个问题。我在许多报纸上都写过文章。我说咱们现在汉语的水平在降低,已经没法办了。把简体字还原成繁体字以后,笑话百出。"王后",就是现在这个"王后",他干脆还原成繁体字双立人那个"後",就是后边的"后"了,王后成了国王后边的。用错了的字是一塌糊涂。国家语委规定的字,"出妖蛾子",北京话,我不知道山东有没有。出幺鹅子这是从推牌九上来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处于现代文明的初期阶段 ,这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只要这个国情没有改变 ,中国的首要问题就是发展问题 ,不管你谈政治、谈经济或谈社会问题 ,实质上就是谈发展的问题。就这一点来说 ,在当今中国 ,“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是不可动摇的。如何快速、健康、持续地发展 ,特别是如何和谐均衡地发展 ,也就成为各级领导干部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为什么到 2 0世纪末 ,我们要特别提出和谐均衡发展的问题 ?和谐均衡的发展模式对今天的深圳有什么现实意义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近代以来人类发展观的进化…  相似文献   

20.
正我的名字叫蔡澜,为什么叫蔡澜呢?因为我是南洋出生的,我爸爸说:"你就蔡南吧,南方的南"。但是我有一个长辈,这个名字也有个"南"字,所以说不好、忌讳,就改成这个波澜的"澜"字。古语也有云:"七十而不逾矩","不逾矩"就是不必遵守规矩,一下子就活了。这个人生真的不错,真的好玩啊。有两种想法,你如果是认为很好玩就好玩,你认为不好玩就不好玩。就像你走过去一出门,满天乌鸦嘎嘎嘎地叫。这个很倒霉,但是你想,乌鸦是唯一在动物中间会把食物含着给爸爸妈妈吃的,这种动物很少,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