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五四运动后,学术界喊出"整理国故"的口号,即用科学的方法整理和研究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学术,也就是国学。1925年2月,清华学校(即后来的清华大学)在此背景下创办了国学研究院。筹办之初,就确定聘请"国内硕学重望"者设帐清华。王国维正是这样的学术大师。3月,王国维受聘入国学研究院为导师,至1927年6月2日自  相似文献   

2.
杨琳 《党史纵横》2007,(10):44-45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各方期待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将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作出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3.
秦裕出生在上海普通工人家庭,于1981年考取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哲学专业,之后读研、留校任教。当初的秦裕,不善交际,更谈不上钻营。在6年教师生涯里,秦裕发表论文数篇,出版专著,并有多部译著。  相似文献   

4.
戈辉 《党建文汇》2002,(12):3-3
于光远。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社会活动家。长长的头衔,掩不住童真与智慧。他是一个大玩家。  相似文献   

5.
国学经典     
《党建文汇》2014,(5):17-17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语出时代刘基《拟连珠》。大意是,东西苦甜,尝到的人知道;道路安危。走过的人知道。说明获得真知就要亲自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灵感.  相似文献   

6.
国学经     
《党建文汇》2014,(8):17-17
有容乃大——出自《尚书·君陈》。原文是“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大意是,要有忍耐,才会有补益;懂得包容,德行才算伟大。中华文化具有超常的包容能力.不仅善于创新涵化本民族优秀文化,而且善于吸收包容其他优秀外来文化。  相似文献   

7.
国学经典     
《党建文汇》2014,(10):17-17
从削藩到“推恩令”——西汉王朝一直在探索既能维持刘家天下,又不伤害汉朝筋骨的两个之计。针对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汉景帝采用晁错“削藩”主张,直接把大诸侯王的封地收归朝廷,但触动了藩下利益,引发了“七王之乱”。  相似文献   

8.
国学经典     
《党建文汇》2014,(3):17-17
丈夫不逆旅。何以及苍生。语出明代俞大猷《秋日山行》诗。大意是,大丈夫如果不通过南征北战磨练自己,又怎么能做对百姓有用的事情呢?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相似文献   

9.
国学经典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这是民族英雄林则徐1842年被充军伊犁时写下的诗句。表达虽然自己蒙冤受屈被谪贬边疆,但只要做对国家有利的事,将不顾个人生死祸福为之奋斗。这一诗句是林则徐不屈压力.封禁鸦片,舍身报国的生动写照,凝聚着为国家、为信念、为正义舍生取义的精神。今天,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依然要用这种精神捍卫理想和信仰,并为之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0.
国学经典     
《党建文汇》2014,(11):17-17
知足不辱——在《红楼梦》第二回中,写到因贪丢官的贾雨村每日都盘算着怎样才能重得富贵。一日偶人一深山古刹,见一楹联云:“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贾雨村立刻觉得当头一棒,此联仿佛是对自己的一种警醒和暗示。奈何此时利欲熏心的他一心攀爬富贵权势。虽然警醒一时,却又很快忘记,最终落了个“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的下场。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就是说,做人当知满足,这样才不会面临屈辱;  相似文献   

11.
国学讲坛     
正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离娄上》离娄,相传为黄帝时人,目力极强,能在百步之外望见秋毫之末。公输子,即鲁班。师旷,晋国音乐家。规,圆规;矩,曲尺。六律,古代音乐分声音清浊  相似文献   

12.
国学经典     
《党建文汇》2014,(4):17-17
厚蓄而缓发,熟计而迅成。语出明朝徐祯稷《耻古》。大意是,长时间地积蓄,缓慢发挥出来,计划越成熟,取得成功就越快。 善琴弈者不视谱,善相马者不按图.善治民者不泥古。语出清朝魏源《默觚·学篇》。大意是,善于琴棋的人不会死盯谱子。善于相马的人不会按图寻马。善于治国的人不会因循守旧。  相似文献   

13.
国学经典     
《党建文汇》2014,(6):17-17
孝养父母还须敬——《论语-为政》子游问孝说: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孔子认为,真正孝敬父母的人,不仅要在物质层面上供养,还必须在精神层面上敬养。如果只养不敬,与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相似文献   

14.
国学经典     
《党建文汇》2014,(9):17-17
“无功就是过”——清代文学家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过一则寓言故事:一名官员在阎王面前自称生时为官清廉,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清水,可无愧于鬼神。阎王笑道:设官是为了兴利除弊.如果不贪钱就是好官.那么在公堂中设一木偶.连水都不用喝,岂不更胜于你?官员不服.辩解道:我虽无功,但总无过。阎王说:你处处只求保全自己.该办的事不办.该断的案不断,岂不是负国负民?无功就是过啊!可见,庸官之害.祸国殃民。  相似文献   

15.
国学经典     
《党建文汇》2014,(2):17-17
短不可护,护短终短;长不可矜。矜长则不长。语出明代聂大年《座右铭》、大意是.短处不可遮掩,遮掩住还是短处;长处不可夸耀,夸耀便不是长处了。  相似文献   

16.
国学经典     
《党建文汇》2014,(12):17-17
古人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被问什么是“死而不朽”。他回答:“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意思是,最高是树立德行,其次是树立功业,再次是树立言论。这些东两,即使在人的肉体死去后很久也不会被废弃,比起俸禄家财、子孙祭祀,这才是真正的不朽。  相似文献   

17.
此文是根据苏联学者杰柳辛和A·C·科斯佳耶娃所著《中国1925—1927年革命:问题和评价》一书中的“苏联历史著作对革命结局的评价”一节(莫斯科1985年版第227—234页)编译而成。文中介绍了苏联学者对中国第一次大革命时期一些重大问题的不同看法,反映了苏联史学界对中国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的现有研究水平。作者杰柳辛系苏联东方学研究所中国研究室主任、历史学博士;科斯佳耶娃系该所历史学副博士。本文的大小标题均为译者所加。  相似文献   

18.
正国学文化经传承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国内外兴起了国学热,大中小学教育增加了更多传统文化内容,孔子学院在国外也遍地开花。在此背景下,国学并没有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进入党校课堂,党校课堂偶有国  相似文献   

19.
段春娟 《理论学刊》2006,(8):115-117
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美学范畴,散见于我国古人的言论中,在内涵上具有情景有机统一的本质规定。至近代,王国维对意境范畴作了不同的阐发和充实。王国维的学术生涯涉及哲学、美学、文学、史学等领域,这种广泛的涉猎与他对人生诸问题的孜孜探求密切相关。作为在美学领域的探究成果,境界说实则是理想人生境界与高远艺术境界的叠合,深深打上了王国维人本追思的烙印,体现出近代中国东西方文化交流融会的最初征象。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大陆开展的第一次大规模镇压反 革命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针对反对人民政权的 敌人而打的一场特殊的大仗,这场大仗的胜利,使新中国人 民政权得以巩固。历史证明,毛泽东作为打这场大仗的决策 者和最高指挥官所做出的决策是正确的。 毛泽东看到反革命猖狂破坏,十分气愤,但他更 生气的,是一些领导干部存在麻痹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