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我党历来都十分重视党群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密切联系群众,是共产党的胜利之源,安邦之基。实践党的根本宗旨,推进党群关系发展,特别需要强调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密切党群关系,必须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第二,密切党群关系,必须清除腐败现象。第三,密切党群关系,必须疏通、拓宽党同群众联系的渠道。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实际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当前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社会新阶层的我国社会阶层构成新变化及其对党群关系的影响,剖析了新时期党加强与不同社会群众联系的基本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深层原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新形势下进一步密切党同各阶层群众联系的对策建议。文章对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社会阶层新变化及其对党群关系的影响,切实加强党同群众密切联系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密切党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村级党组织作风建设的核心.这是由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以及加强作风建设的目的所决定的.要进一步密切这一联系,必须增强党同农民群众的感情,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接受农民群众的监督,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加强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4.
群众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执政基础,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执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党抵御执政风险的重要保证。必须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执政党必须善于整合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探索扩大党的群众工作的新路子,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5.
基于逻辑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现实性和典型性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性和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而进行的党脱离群众危险程度的问卷调查所得出的调查结果较为全面、客观。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危险因素的群体认同性和危险因素的严重性,这为引起我们党的重视及我们党采取消除危险因素的相应措施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群众的地位是党密切与群众联系的重要因素,因此,尊重群众、服务群众也是强调群众地位的客观结果和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现实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还要以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为指导,着力消除各种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法宝 ,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与群众同甘共苦 ,保持最密切的联系 ,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 ,凌驾于群众之上。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密切联系群众 ,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胜利之本。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 :“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 ,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 ,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 ,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 ,就一定要失败 ,就会被人民抛弃。”我们…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党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执政条件下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极端重要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大力弘扬这一优良传统和作风,对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肩负的历史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一、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1、密切联系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变…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强调必须"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实现党的执政目标、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一项基本要求.群众工作的重点在基层,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也在基层.因此,在基层工作中应引进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广泛吸纳社会工作者,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实效,不断提高党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提高党对人民群众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9.
回顾我们党走过的八十年的战斗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出这样一务脉络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历来就是我们党排除万难、克敌制胜的法宝;相反,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工作中,凡是遭遇挫折和失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违背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实践证明是否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是决定我们党各项事业兴衰成败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0.
弘扬延安精神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群众与党心连心,这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党员干部应切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延安精神,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苏联演变和解体的根本性原因是苏共"砍倒"了马克思主义旗帜,没有从政治上正确认识和处理一些重大问题,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并在解决自身问题上步入了岐途.党中央吸取东欧剧变、尤其是苏联演变和解体的深刻教训,倡导并开展"三讲"教育,是新形势下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强化政治意识和提高讲政治的具体能力,坚持党的宗旨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依靠自身力量和科学方法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创造性探索.  相似文献   

12.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前期,毛泽东主要致力于打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三次军事“围剿”,没有直接参与筹备工作,但是,1931年11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后,毛泽东为中央苏区的政权建设、法制建设、经济建设、教育文化建设以至民生建设和政府机关作风建设都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中央苏区局部执政时期的创造性工作,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3.
苏联共产党惨遭解散的教训表明,保持先进性是共产党生死攸关的大事。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开展党的先进性教育,应该吸取苏共的教训,进行一次党的性质、理想、指导思想和宗旨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中央苏区在进行大规模的政权建设的同时,对法制建设也十分重视。虽然中央苏区并不存在系统地对法制进行专门性研究的机构,但从既有的立法、执法和司法实践中,可以发现中共早期的一些重要的法学观。中央苏区的制度文本和法制实践反映着当时中共高层对作为政权建设中重要一环的法制建设的初步想法和计划,中央苏区的法制理念与实践为此后陕甘宁边区政府和人民共和国的法制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党风建设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前苏联共产党如何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必须科学理解党的先进性的本质内涵,按照党的先进性要求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被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知识的百科全书,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典文本之一。该文本的编撰,彰显了联共(布)"为政治而党史"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期待,其鲜明的话语艺术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及俄国革命和建设经验大众化的重要前提,而该文本独具时代特点的话语风格与话语"陷阱",则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话语构建提供了有益镜鉴。  相似文献   

17.
中央苏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局部执政的尝试,新生的工农民主政权通过法制建设、民主选举、发动群众监督政府等形式推进苏区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群众的民主权利,中央苏区成为当时中国最为民主的地区。中央苏区时期的成功探索为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苏联共产党的党内民主怎样被破坏殆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制度是在列宁领导下建立起来的 ,但苏共在斯大林执政时期逐步演变成为个人集权制政党。苏共的消亡 ,其主要根源在于过度集权的体制积重难返 ,难以寻求、开拓一条从发展党内民主着手 ,取得体制内改革成功之路。可以说 ,苏联东欧各国共产党即是因为缺失党内民主而消亡的。  相似文献   

19.
苏联剧变是20世纪影响世界的大事,其根本原因在于苏共的社会主义实践出了问题。经过70多年的探索,苏共并没有找到适合苏联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因此,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发展成改向,在抛弃斯大林模式的同时,也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教训值得共产党人深刻总结,但把苏联剧变的主要原因归为信仰虚无主义危机,是本末倒置。苏联剧变不是信仰虚无主义的问题,是放弃对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的信仰,转而信仰其他选择的问题。发生这一切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公开性、民主化,而在于原有的信仰空洞无物,未给民众带来实惠。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苏联领导人逐步抛出错误的改革路线,引发信仰虚无主义危机。指导思想的人道主义化瓦解马克思主义信仰合法性,经济建设的私有化浪潮摧毁社会主义信仰基石,政治改革"新思维"引发自由主义信仰泛滥,自由化舆论宣传滋生多元理想信念。信仰虚无主义的催化剂效应,形成一股又一股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浪潮,最终促成苏联解体。苏共在处理意识形态问题上教训深刻,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