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凡钊 《传承》2009,(6):84-85
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试论文化内涵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化和旅游关系密切,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一般情况下,文化在旅游产业经济中的延展主要体现在旅游工艺品方向、人文景观、特色旅游产品等方面,民族文化在民族旅游产业经济中的表现也是如此。多样化的途径为文化在旅游产业经济中的价值实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延展并非通行无阻,民族文化在旅游产业经济发展中的延展要受到文化多样性保护需求、民族文化的私密性、民族文化的时限性等多种要素限定。  相似文献   

4.
刘勇 《当代广西》2010,(23):45-45
文化旅游产业是崇左市"四大建设"之一,对宁明而言最有可能发展形成主导产业。宁明县紧紧围绕花山岩画这一核心品牌,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工业旅游是旅游与工业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型旅游业态,在我省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格局。提升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工业旅游发展的总方向,对于丰富工业旅游内涵,健全工业旅游产业链,进一步助推旅游经济和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志远 《新东方》2009,(5):8-13
一、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内涵和目标 什么是国际旅游岛,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内涵和目标是什么?国际旅游岛是岛屿旅游目的地在参与世界经济发展分工合作中形成的特殊经济体。根据其发展条件和比较优势,选择旅游产业作为其主要的产业,并依托此产业功能体系产生强大的国际客源聚集能力而形成的岛屿经济文化发展形态。国际旅游岛包含两个基本要件:  相似文献   

7.
方敬华 《今日浙江》2013,(14):42-43
工业旅游是旅游与工业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型旅游业态,在浙江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发展成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的产业格局。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将是我省工业旅游提升发展的阶段,丰富工业旅游内涵,健全工业旅游产业链,助推旅游经济和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恩施州各地围绕"生态恩施州、土苗风情园"的形象定位,大打旅游牌,旅游产业正在努力成长为支撑恩施州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为使该产业旺盛持久,必须统筹谋划,实现旅游经济发展与特色发展主题、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民族文化繁荣相统筹。  相似文献   

9.
正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府办发〔201 4〕4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渝委发〔2013〕14号)精神,进一步加快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努力打造都市旅游经济核心区、渝西旅游经济带、渝东北旅游经济带和渝东南旅游经济带(以下简称"一心三带"),助推全市五大功能区建设,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建立区域旅游协作发展机制、推进"一心三带"旅游经济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0.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具有关联度高、涉及面广、辐射力强、带动性大的特点。作为地处长三角地区的仙居,山清水秀,历史悠久,发展文化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仙居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  相似文献   

11.
进一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旅游产业是通过旅游推广宣传,以文化内涵为内容,吸引国内外旅客到北京体验消费,带来经济收入,创造就业,推动创意,再从而提高对国际的文化影响力。北京要把握机会,构建和打造完整的文化旅游产业链,以全方位、多层次、跨行业的角度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世龙 《今日民族》2013,(12):55-55
一、科学制定旅游文化发展规划。把各类文化资源的整合与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通过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建设,依托东川“铜、石、江、山、地”旅游资源,努力将“乌蒙牯牛寨”、“泥石流汽车越野赛”、“铜文化博物馆”等打造成国内外知名,  相似文献   

13.
刘训华  ;王兆峰 《求索》2008,(9):78-79
产权保护是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区域经济,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产权保护对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并结合湘西民族地区分析了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产权保护的视角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旅游社群主义是指将旅游发展置于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总体框架中,使旅游发展服从服务于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兼顾各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现旅游发展综合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指导思想.基于对旅游社群主义的经济学分析后认为,由于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与社会环境互相"嵌套"并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要实现旅游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就要建设旅游社群主义,并遵循信息沟通、为已利他、稳定的结盟博弈等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旅游产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  相似文献   

16.
李卫英 《创造》2013,(8):60-61
近几年,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云南"两强一堡"战略,按照丽江市委、市政府努力把丽江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窗口和国家生态安全重要屏障,"一体两翼"建设和宁蒗"旅文强县"发展战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泸沽湖景区及景区内各景点的开发建设力度,完善服务设施,开拓客源市场,加大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旅游产业发展步入新阶段。截止目前,全县有旅行社1家,旅游在公司1家,  相似文献   

17.
关于山西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银珍 《前进》2010,(3):45-46
<正>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日前,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实施意见》,山西省委九届十次全会把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转型发展的一项战略支点。这一部署赋予旅游和文化部门新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本文就如何促进我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中部旅游产业可以促进整体经济增长、促进地区和谐发展。中部旅游产业发展对策与措施主要包括:树立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旅游观念;科学规划,保护资源与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整合旅游产业,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开发具有中部特色的旅游产品;积极深化中部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旅游产业法制化建设;加快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  相似文献   

19.
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已经由景点竞争、项目竞争和线路竞争发展到区域体育旅游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联合竞争阶段。因此,发展区域体育旅游是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合作各方多赢的必然选择。湖北体育旅游产业资源丰富,发展势头良好。政府应努力使圈内各地区放弃门户之见,打破行政区域分割,建立开放、统一、繁荣、有序的充满活力的旅游大市场。以资金、品牌为纽带,在圈内实行规模扩张,做大做强体育旅游企业,并以此支撑湖北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处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阶段。旅游业作为一项产业已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很多城市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或重点产业来发展。旅游业的效益一般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明显的经济收入和创汇能力,二是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三是具有乘数效应,能够带动其它产业如建筑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农业等行业的发展,提高城市经济实力。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规划也逐渐地向成熟、完善和稳定迈进。我国以发展旅游为目的的旅游规划始于80年代初,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旅游规划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反映出旅游规划思想在我国发展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