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紧紧把握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企业改革和发展中,要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与“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关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概括起来为“不新:不深;不全”: “不新”,认为“三个代表”没有什么新东西,理由是第三个代表原来党章中就有;第一、二个代表,在毛泽东、邓小平的著作中也早有这样意思的话。我们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那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什么关系呢?叫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但是,又要充分了解一个时代背景:当时,邓小平理论是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一个重新恢复和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阶段;而  相似文献   

3.
加快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和本质内涵,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加快发展就是要坚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人才为第一资源,处理好物质、政治、精神三大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维护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国有企业要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就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面推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闻出版工作改革的关键在于抓好四项工作,即积极推进新闻出版行业的管理体制改革与加强对新闻出版业的领导管理;积极推进新闻出版业的人事制度改革与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积极推进新闻出版行业的投、融资体制改革与坚持新闻出版业国有经济主体地位;积极推进新闻出版行业的经营机制改革与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关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深刻地反映了以人才为载体的知识、科技、信息等获取性要素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是我们党对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层次上的把握。人才工作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管人才是人才强国的组织保障,创新人才管理制度是实现党管人才的关键。其思路可以归纳为三句话:更新观念,改革体制,创新机制。首先是更新观念,用“三个代表”人才观克服不合时宜的人才陈腐观念。“三个代表”人才观是“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内容,它深刻体现了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其核心是反映中…  相似文献   

7.
魏民洲 《理论前沿》2003,(22):41-42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不仅强调了发展在当代中国的突出地位,也进一步科学地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里庄严而神圣的历史使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以发展这一主题来贯穿的。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突出了发展这一主题。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检验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  相似文献   

8.
十六大以来,国际局势进一步发生新的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两个先锋队”、“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的总目标,突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进一步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科学阐述党的先进性建设思想,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实践。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线,是党执政的基石和发展的根本,是党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根本条件,是党的建设和全部工作的永恒主题。为…  相似文献   

9.
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发展为基本线索,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关系,对于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于指导新的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出了“四新归一新”的评价和概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一系列有关执政党的建设和治国的重大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这为我们进一步系统深刻地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