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对中东地区民族与宗教问题造成巨大冲击。战争的结果使该地区 各种力量对比进一步失衡,加速民族与宗教矛盾和冲突的发展,以及其极端势力和国际 恐怖势力的结合。伊拉克正成为宗教极端思潮和运动的新策源地。美国推行改造中东的 计划,将催化伊斯兰教世俗力量和极端势力的逆向发展,引发激烈冲撞。该地区民族和 宗教冲突将进入新的活跃期。防止大国插手,警惕民族自决原则的嬗变和滥用,对我国 反对民族分裂的斗争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伊拉克战争与中东新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正在改变中东地区的力量对比 ,拉开了“整合中东”的序幕。中东地区各类国家间开始酝酿新的分化组合。如何稳定伊拉克战后局势、平衡各方各派的利益要求 ,是美国面临的棘手问题。这场战争同时触发了自冷战结束以来大国间最激烈、最复杂和最深刻的外交较量和利益角逐 ,它对中东地区战略格局的影响将会在形势的后续发展及战后各方利益的摩擦与切换过程中逐步显现。尽管中东地区力量对比和格局因“倒萨”战争而发生有利于美国的变化 ,但美国以“倒萨”为突破口“整合中东”的企图难以彻底实现 ,并将为此背上沉重包袱  相似文献   

3.
2006年黎巴嫩战争和中东局势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万光 《西亚非洲》2007,(10):25-31
2006年7月爆发的黎巴嫩战争,是美以蓄谋已久、由以色列发动、以色列投入最大规模兵力、以色列建国以来经历激战时间最长的战争。其根源在于美国布什政府的全球战略目标和美国"大中东战略"。这场战争反映出中东更加错综复杂的矛盾。黎巴嫩战争连同伊拉克战争已经并将进一步对中东局势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促使世界多极化进一步发展。当前,美国面临的种种矛盾异常突出,难以阻遏其不断衰败的趋势。人们在看到当今世界总体发展趋势的同时,也应充分估计到发展过程中的严峻挑战,必将经历尖锐反复斗争、激烈分化组合与曲折起伏的较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9·11之后美国霸权下的中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过去的十年,美国主导下的“稳定与和平”可以说是中东地区形势的主要特征。一方面,在中东几乎所有的重大问题上,美国的态度与立场至关重要;另一方面,美国的力量与影响也不是万能的,国际与地区盟友的支持、大国的协调与谅解依然是美国中东政策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然而,9·11事件、阿富汗战争对中东地区形成了巨大冲击,尤其是各国围绕国际反恐战争所展开的政策调整更是对中东地区格局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当前,我们隐约看到,一个美国主导下的中东正在迅速转变为美国霸权下的中东。  相似文献   

5.
今年2月2日,布什发表的国情咨文显示,中东地区将继续成为美国的对外战略重点。未来4年,美国对中东政策所失将远大于所得,美国在推进中东“民主改革”、武力对付个别国家、推动巴以和谈以及控制伊拉克局势等方面,都面临重重挑战和困难。从近几年中东局势可以看出,美国本可以采用非战争手段在中东达到它的诸多战略目标,但布什政府班底却选择了不恰当的战争方式。美国的实力受损,甚至可能将引发一段时期内美国国力的衰落,其中东政策确有些易放难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东局势持续动荡,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即多点地区冲突同时爆发,互相呼应,互相影响;地区政治力量出现新的消长变化。政治伊斯兰势力上升,传统大国地位下降;美国对中东新战略严重受挫。在可预测的未来,中东热点问题将持续成为地区动荡之源。其中伊拉克政局的走向将对未来中东形势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伊斯兰势力与世俗政权之间对权力与影响力的争夺将更趋激烈,地区内激进势力将更趋活跃,极端思潮蔓延,并有向地区外扩展的趋势。同时,美国在中东影响力下降,难以完成对中东地区进行民主改造的使命。国际和中东形势的变化,使中国和中东国家分别面临新的不同的国际环境,对中东和阿拉伯国家的内政、外交产生深刻影响,也给中国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肖克 《西亚非洲》2003,(1):69-70
20 0 2年 1 1月 1 8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召开本年度中东形势研讨会 ,该所中东研究室和国际关系研究室的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 ,并主要就下列专题进行了讨论。现将与会者在这次研讨会上提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1 美国反恐战争对中东地区形势的影响中东地区在美国反恐战争中的战略地位非同一般。目前 ,美国正在准备的“倒萨”战争将对该地区的战略格局和国家间关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是美国与该地区国家的关系会因美国的战略调整而出现某些变化 ;其次是该地区国家间关系的调整 ;再次是该地区一些国家可能将根据…  相似文献   

8.
伊拉克战后中东国际关系的地缘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伊拉克战争后 ,中东国际关系的地缘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 6点 :伊拉克成为美国在中东的“支柱国家” ;沙特、埃及和土耳其等国与美国处于一种“无所适从国家”的关系 ;伊朗、叙利亚是美国的“潜在敌意国家” ;法、德与美国盟友反目 ;俄罗斯和美国矛盾重重 ;“多强”合作的趋势加强。中东地区大国同美国的关系将进行新一轮的分化与组合 ,世界强国针对美国的单边主义进一步加强合作将是一种长期的发展趋势。伊拉克战争后的中东国际关系生动地展现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利益理论、合作理论和权力 (实力 )理论。未来的中东国际关系将是这样一幅图景 :国家利益为主轴 ,国家实力为决定因素 ,冲突与合作共生、霸权与反霸权、均势与反均势共存、多角色多层次博弈。  相似文献   

9.
布什第二任期的中东政策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地区是美国反恐谋霸的重要舞台,新一届布什政府将继续推行"改造中东"的计划,并针对中东地区出现的新形势,加大对该地区的整合力度。美国将通过重建伊拉克、推动巴以和谈、打压叙利亚和伊朗及在该地区扩展自由民主等,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对中东的影响与控制。中东地区各种矛盾复杂多变,布什政府的中东政策也将命运多舛,难以一帆风顺。一、全力稳定伊拉克安全形势,扶植亲美政权伊拉克战争"后遗症"持续发作,美国重建伊拉克面临挑战。美国未经过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以伊拉  相似文献   

10.
二、美国与伊拉克的关系如果从世界的大视角看,全面清剿阿富汗境内的“基地”组织和推翻塔利班政权,既是全球反恐战争的第一阶段,也是美国重塑伊斯兰世界和改造“大中东”的第一步。如果从地区的视角看,改变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的意义更为重大,既是反恐战争的第二阶段,更是美国实施重塑伊斯兰世界和改造“大中东”战略所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正是就其重要性而言,美国学者称伊拉克战争是布什政府改造中东战略构想的第一步。(一)美国与伊拉克关系简史。美国与中东全面发展关系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与伊拉克接触的时间则更晚。在小布什政府决…  相似文献   

11.
国家安全领导体制的变革与东北亚地区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家安全委员会为代表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是现代国家安全决策、协调和咨询的最核心机构。从理论上讲,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关系到国家安全战略的每个环节,可以结合外交政策分析的不同视角,同时又具有比较政治研究的重大意义。从实践上来看,美国、英国、法国等世界上主要大国都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国家安全领导体系,而东北亚中、日、韩三国从2013年开始也相继进行了国家安全领导体制的变革,建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及其常设机构。尽管从人员构成、战略目标、运行模式等方面来看,三国变革后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还有差异,但是国家安全领导体制的变化对东北亚局势还是造成了深远影响。中日关系、朝鲜半岛问题、东北亚地区的安全架构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同时,各国国内安全问题,特别是非传统安全问题已成为新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的主要涉及领域。东北亚地区国家安全领导体制改革是全球范围内国家安全转化和重构的一部分,未来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建设要从理论上探讨如何规避其中的官僚政治特别是小集团思维因素,在理念上要与国家安全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上要充分考虑其长期性、复杂性,并为体制变革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2.
After the Cold War ended,former traditional security threats withered while non-traditional ones sprouted.More recently as both traditional and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threats bloom,concern spreads over wheth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governance can be effective.Worse still,major Western countries' zeal for global governance has cooled,while they turn from being advocates of global governance to obstacles,making the future dimmer.  相似文献   

13.
国家政治安全在内容构成上包括国家政治思想安全、国家政治制度安全、国家政治活动安全三个部分。包括国家政治权力归属在内的"权属问题"是国家安全的根本问题,"国家权属安全"是国家政治安全的核心。在内含"人民主权"观念的社会主义国体中,政治安全最核心的内容是全体国民政治权利的安全。在国家政治制度和国家政治思想不适应社会发展和国民需要时,特别是在国民具有变革现存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普遍要求时,政治变革便成为国家政治安全和整个国家安全的重要条件和保障,从而也成为国家政治安全和整个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和构成要素。虽说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本质,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但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条件下,只有国民安全才是国家安全及其所包括的政治安全的核心,是包括政治安全活动在内的一切国家安全活动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的十多年来,中国和平崛起的速度在加快,经济上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政治影响力继续稳步提升,特别是在亚太地区更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同时,相应的军事实力,特别是远程海空军力量同样今非昔比;随之而来中国的利益也向海外不断扩展,国内资源需求也在持续增加。在实力与利益扩展的同时,相应的利益维护,特别是基本的安全需求也必然增加。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安全形势都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中国在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后,又颁布了《国家安全法》。新的《国家安全法》涉及总体国家安全的各个方面,太空、国际海底区域和极地等"战略新疆域"的安全保障需求被纳入进来。其中作为"极地"重要组成部分的北极地区特别是北极通道的安全对中国总体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攸关中国的军事安全、经济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与生态安全等问题。中国应当积极参与到北极地区总体安全的维护中去,以多种手段确保中国在北极地区的权益,进而维护中国的总体安全,并让北极通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化安全中的重要要素是汉字安全。汉字安全是指:汉字系统这项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处于没有危险的,即既没有外部的威胁又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在中国国家文化中不失去其主导地位;保持合理的纯洁性;不给人民带来不便和害处;中国人使用汉字的权利不受外部强权的威胁和侵害。目前,汉字在中国媒体以及社会生活各领域中的应用方面存有潜在危机,人们对汉字安全问题的认识存有误区,不重视汉字应用的合理性、纯洁性和规范性,出现了汉字系统的混乱和疾患,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便和害处,汉字安全的危机由此萌生。中国大众传媒过度使用英文字母缩略词对汉字安全构成外源性的冲击。海峡两岸以及港澳地区汉字字形不统一、中国人书写汉字能力下降以及不雅汉字的滥用,形成对汉字安全的内源性冲击。正视汉字安全的潜在危机,积极应对,维护祖国汉字体系的安全、完整和稳定,对于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和定力,提升文化软实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nsatlantic security relations after 9/11 remains the subject of extensive scrutiny. Academics and practitioners alike continue to seek an explanation for the stark divergences in national security policies that transpired in the period between 2001 and 2003.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existence of national strategic cultures in shaping states security policies and perspectives towards the use of force in particular is crucial to any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ransatlantic security. Furthermore, only when the perspectives of states from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are brought more centrally into analysis can a clearer prognosis of the longer term consequences for both transatlantic security and Europe’s own ambitions to become a secruity actor be reached.  相似文献   

18.
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为应对核恐怖主义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的严峻威胁,提升国际社会应对核安全威胁的能力,重塑美国在核领域的领导地位,积极推动由各国首脑参加的核安全峰会。经过四届核安全峰会,国际社会在促进凝聚核安全共识、设定合作重点并推动核安全全球治理的建章立制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但也面临着在后峰会时代保持国际合作势头、明确和完善核安全全球治理范畴以及进一步完善均衡的核安全全球治理机制等挑战。为确保核安全全球治理在后峰会时代的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应在治理范畴方面分清主次,在治理模式方面坚持全球合作治理与国家治理相结合,发挥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心作用。拥有大量核材料与先进核安全技术的大国在全球治理中负有特殊责任,理应发挥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The security situation in western China has been attracting the concern of neighboring countries.Transnational ethnic groups,Kazakhs and Mongolians,are located in western Mongolia and western China.Although Mongolia has not yet witnessed any acts of terrorism and even though the Mongolian-China border is peaceful,the two countries need to be alert to terrorist attacks,given the growing cross-border trade,direct exchanges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s,and communications between border residents.The two countries should therefore take note of the changes in the security situation when they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